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如何促进新疆文化产业发展为主题1500字论文 如何促进新疆文化产业发展为主题1500字论文

导语:如何促进新疆文化产业发展?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加快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摘要:新疆具有独特的地域、民族和多元文化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稳步增长,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随着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新形势下,要大力挖掘和整合文化资源,解放文化生产力,发挥优势,形成特色

如何促进新疆文化产业发展?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加快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摘要:新疆具有独特的地域、民族和多元文化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稳步增长,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随着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新形势下,要大力挖掘和整合文化资源,解放文化生产力,发挥优势,形成特色,推动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积极探索新疆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新疆文化产业发展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古丝绸之路的重点。古代中国、印度、伊斯兰教和希腊四大文化体系在此交汇,形成了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风俗的新疆特色文化资源。

进一步加快发展新疆文化产业,不仅是有效提升民族文化内涵和群众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增强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是维护国家文化战略安全的重大举措。

一,新疆文化建设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一样,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新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文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通过加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繁荣文化市场,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护程度,新疆文化建设走上了前所未有的全面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文化艺术事业蓬勃发展。

新疆有90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平均每年演出9000多场。

艺术门类从各民族歌舞音乐发展到戏曲、话剧、京剧、秦腔、豫剧、新疆曲子、儿童剧、杂技、曲艺、交响乐的均衡发展。

一大批突出时代主旋律,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在国内外舞台上展现风采的优秀剧目。

维吾尔歌剧《木卡姆先锋》、歌舞《我们在新疆的好去处》、话剧《吴》等20多部作品获文化部“文化奖”等多项大奖。

“High 空 Wire”等杂技获得全国杂技比赛、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狮奖”、“银狮奖”。

新闻出版业一片辉煌。

新疆有13家出版社,比1978年多7家。大约有3000种书籍、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以六种语言出版:维、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族和锡伯族。

650多种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获国家、省部级奖励。

报纸98种,比1978年多58种,42%是少数民族语言,包括中国唯一的柯尔克孜族报纸克孜勒苏和世界唯一的锡伯族报纸察布查尔。

新疆有新华书店96家,其他书店1500多家,是1988年的7倍。

印刷企业4000多家,印刷业年工业产值近11亿元。

广播影视行业纷纷出精品。

新疆有1个省级广播电台、1个电视台、1个兵团电视台、1个教育电视台,5个地级广播电台、9个电视台、8个广播电视台。

推出广播节目121套,用维、汉、哈、蒙、柯五种语言播出52万小时,综合覆盖率93.54%;电视节目141个,用维、汉、哈、蒙、唐珂、英语六种语言播出57万小时,综合覆盖率93.48%。

2003年以来,新疆共有328部广播影视作品获国家级奖项,其中6部获中宣部“五·一工程奖”,26部获“中国新闻奖”,栏目《新广播热线》获全国十大栏目。

天山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四部影片获得中国电影“中国守望奖”,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将《马马特2008》确定为迎奥运贡献奖影片。

与外国的文化交流一直在扩大。

自1998年以来,新疆出版物先后进入中亚、欧美、东南亚、港澳台市场,其中《幸福与智慧箴言选》、《新疆自然保护区》等40余种图书进入中国外文图书推广计划目录。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和美国好莱坞电影公司联合制作的《神秘的中国——丝绸之路之谜》正在全球网上播放,其DVD销往欧美。

仅2000年至2006年,新疆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就有425个对外文化交流项目。

自2004年新疆广播电视“走出去工程”实施以来,中央政府和新疆的广播电视节目已在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蒙古和土耳其播出。

文化产业发展加快。

2001年,新疆成立了文化产业管理机构,文化产业的管理、服务和规划有序启动。

2002年以来,新疆先后组织歌舞团、戏曲团等演出单位和民营企业文化产品参加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和第一、二届中国文化博览会。2007年,48家参展商参加了第三届文化博览会,涉及文化、广播电视、出版、旅游等领域。展品包括和田玉、民族手工艺品、精品书籍、影视作品、歌舞表演等方面,并与国内外客商签订合同

新疆各地文化部门也积极组织协调,督促产业项目与市场接轨。

随着新疆文化领域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就业人数不断扩大,文化资源开发和管理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产品项目投资日益活跃。新疆的文化市场有很好的发展趋势。

据统计,2008年,新疆文化产业增加值近14亿元,同比增长35%以上。商业文化产业机构1万余家,从业人员近3万人,基本形成了国家、集体、私有制、个体所有制、演出、娱乐、音像、网吧等并存的文化市场运营格局。品种齐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丝绸之路、龟兹乐舞、和田国宇等文化品牌声名鹊起。

当然,新疆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各族人民文化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渐呈现出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不仅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显示出文化产品的供需矛盾。

一是认识不足,资金投入少,文化体制改革滞后。

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对文化重要性的认识相对不足,传统思维观念导致对文化产业发展潜力的认识不足。

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大幅增加了对新疆文化事业的投入。但由于基数小,历史债务多,投资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

政府在文化产业管理中仍然使用职业生涯管理制度,一些改革措施难以实施,效果难以显现。

目前的文化产业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政企不分、职能重叠、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概念模糊等。

文化企事业单位长期以来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商业模式,员工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文艺单位“等、靠、要”问题突出,市场适应性弱。

二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人才短缺严重。

目前,新疆的文化基础设施普遍处于落后和老化的状况。人们的休闲娱乐场所有限,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一些民间文学艺术、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亡,急需抢救、修复和传承。

但由于自然环境、生活条件、发展空等因素的制约,文化事业人才流失严重。

第三,文化资源产业化不到位。

目前,新疆文化建设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传统文化管理体制的制约,文化资源难以整合,文化企业单一规模小,导致文化产业总产值小,整体竞争力弱,文化产品市场影响力小。

四是缺乏优质文化产品,“走出去”能力有待提高。

文化产品在新疆的传播与其地理优势和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不相称。

主要表现在一些文化产品的展示上,如杂技、歌舞、音乐等。,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主要局限于搭建经济平台或宣传形象的层面。

二、新疆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和潜力

新疆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它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和各种表现形式。

地理位置极佳。

新疆位于亚洲腹地,是世界著名的“丝绸之路”的枢纽。它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接壤,是中国与邻国接壤最多的省份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欧洲的“咽喉”。

目前,民航、铁路、公路形成南北贯通、东西横向贯通的环状布局,交通网络格局不断完善。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为新疆文化的大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自然资源丰富。

新疆地域辽阔,地理形态复杂多样,自然风光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多彩,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是世界闻名的“果蔬之乡”。

它孕育的文化博大、原始、古朴,处处显示着文化的独特性、神秘性和魅力。

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新疆是多种宗教的聚集地。原始宗教、萨满教、祆教、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在新疆广泛传播。

古代文化遗址、丝绸之路、基齐尔千佛洞、蛟河古城、尼雅遗址、楼兰遗址等丰富的文物在国内外都很有名。

十二木卡姆获联合国“世界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英雄史诗《玛纳斯》等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优秀的文化遗产是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石。

多民族异国风情。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的地区。多元包容的文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十三个土著民族使用十种语言。新疆有三大史诗:玛纳斯、江格尔、格萨尔。

多种文化载体和形式,包括语言、宗教信仰、自然崇拜、神话传说、歌谣和歌曲、舞蹈、服饰、建筑、手工艺、礼仪和习俗,以及生存观念、生活和生产方式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都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地域和多元特征,民族文化绚丽、独特而神秘,具有无限魅力。

第三,加快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

新疆独特、丰富、淳朴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大力挖掘和整合民族文化资源,解放文化生产力,形成规模,深度开发和保护产业和品牌,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第一,转变观念,多渠道发展文化产业。

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从传统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创新观念,注重市场需求,培育和扶持文化企业。

加大国有文化企业改造力度,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之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文化企业。

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积极吸引外资参与相关领域的文化产业管理,将文化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逐步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相互促进、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第二,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政策支持。

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设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制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配套政策。

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阶段性目标的实施和建设。

加快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文化产业群,支持其做大做强。

重视文化产品的销售和推广,加大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帮助企业加强文化产品在目标市场的营销,开发市场潜力。

建立新疆文化产业网站,搭建快速、便捷、现代化的宣传营销网络平台,利用文化资源和品牌最醒目的闪光点,宣传新疆的文化形象和产品,扩大对外影响力和吸引力。

三是形成特色,打造品牌。

鼓励和支持发展特色文化产品,深度挖掘和提升文化资源内涵,探索适合产业发展的方式和模式。

聚焦何仪玉文化、伊犁酒文化、新疆民族风情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民族歌舞、民族珠宝开发、民族饮食等主题。,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和深化创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市场潜力的知名文化品牌的努力。

积极推动文化企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不断向静态文化资源注入生活因素,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表现手法激发文化资源的释放和创造力,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表现力和吸引力,突出地域性、保持民族性和反映时代性,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努力实现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统一。

第四,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环境文化内涵。

文化素质决定劳动力素质。

努力建立公共财政文化事业投入与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相适应的机制,不断夯实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设立新疆文化建设专项资金。

保护和支持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保护和传承,加大对优秀文学艺术原创作品的支持和奖励力度,鼓励各民族文学艺术工作者创作更多优秀文化作品。

鼓励各地充分挖掘当地民族文化,大搞异域风情,提升文化内涵。

比如在城市建设、环境绿化等方面。,突出新疆的地域和民族特色。

在建筑风格上,力求将民族风格与现代美学相统一,形成具有不同民族风格的特色建筑景观带。

在环境绿化美化过程中,将新疆的胡杨树、沙枣、红柳等特色植物与现代城市绿化景观植物相结合,形成具有新疆特色的环境绿化美化景观,创造出独特的城市景观植物环境。

第五,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

文化产业本身就是一个内容产业,其核心和源泉是创造、创新和原创,这一切都依赖于人类的智慧。

文化产业的大发展要求实施人才兴文化战略。

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拓宽人才选拔途径,培养和引进一批管理人才、文化经纪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逐步建立一支懂政策、会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立吸引、留住、用活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

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和企业参与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参考文献:

1.张运得:以先进文化引领新疆文化产业发展,《新疆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3期。

2.文化产业政策汇编,文化部文化产业司,2004年。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筹备委员会办公室:《新疆5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4.《新疆统计年鉴》,2007-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罗艺为什么反李世民 隋唐大将罗艺怎么死的 罗艺为什么反李世民 隋唐大将罗艺怎么死的下一篇:三一八惨案段祺瑞的善后处理 三一八惨案终结段祺瑞政治生命 三一八惨案段祺瑞的善后处理 三一八惨案终结段祺瑞政治生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