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吴桥杂技的历史沿革 吴桥杂技的历史沿革

导语:吴桥是中国的杂技之乡。1984年开始,吴桥杂技进入了快速发展的繁荣阶段。1985年,吴桥建立了中国第一所省级杂技中专学校。随着杂技的发展,吴桥杂技艺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1991年,吴桥人民提出了“开发杂技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创建“吴桥杂技世界”,实现“杂技立台,唱戏经济”的伟大构想。

吴桥杂技历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吴桥已发展成为60个大型杂技马戏团,472个三五人杂技团,90个布袋戏,2500多名演员,400多名外地从事杂技的老艺术家。

20世纪50年代,周总理出访西欧14国,所到之处,海外华人中不乏吴桥杂技演员。周总理欢欣鼓舞,称赞:“吴桥真是杂技之乡!”因此,“杂技之乡”得名。

1984年11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对吴桥杂技艺术给予了高度评价,激起了吴桥人民弘扬杂技文化、发展吴桥经济的巨大热情,杂技进入了快速发展的繁荣阶段。

1985年,吴桥建立了中国第一所省级杂技中专学校。

学校自成立以来,先后向山东、山西、江西、新疆等省区杂技团体输送了26名优质、优秀、犀利的杂技新秀,在国内外重大比赛和演出中获奖19次。

由于办学成绩突出,1990年被吸收为世界马戏学校联合会会员;1991年、1992年被文化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儿童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1987年,文化部和省政府在省会石家庄举办了第一届以吴桥命名的“中国吴桥杂技艺术节”,已成功举办五届,使我省成为仅次于巴黎和摩纳哥的世界第三大国际杂技舞台。

随着杂技的发展,吴桥杂技艺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这种影响力很大程度上仅限于艺术的发展和交流。

1991年,在邓小平同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下,吴桥人民提出了“开发杂技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创建“吴桥杂技世界”,实现“杂技立台,唱戏经济”的伟大构想。

设计方案总体规划面积3000亩,投资1亿元。由杂技旅游区、商品流通区、人才培养开发区三部分组成,集旅游、博物馆、艺术交流与竞赛、人才培养、商品流通、对外开放六大功能于一体。

奠基于1992年4月28日。

它于1993年11月建成并向公众开放。

完成了十多个景点的建设。

南面是江湖文化城、鲁祖庙、孙公庙、泰山宫等仿古建筑。宏伟的中央广场被北方的现代建筑环绕,如杂技奇观宫、魔幻迷幻宫、杂技酒店、餐厅等。南北由16个高耸的大理石杂技历史图腾柱连接。高空鸟瞰是杂技独轮车的造型,既反映了吴桥杂技的发展历史,又显得不凡、雄壮。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baike/27832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李善长功成身退年逾古稀 李善长功成身退年逾古稀 为何还会被朱元璋诛灭九族下一篇:雍正皇帝是如何成功将自己毒死的 雍正皇帝是如何成功将自己毒死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