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高刘 国内首部《高岗传》:高刘矛盾其实是毛刘矛盾

导语:《高岗传》是中国第一部公开出版的高岗传记,填补了研究的空白,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资料翔实丰富,系统客观地描述了高岗的传奇一生。

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克服“三大困难”,写出中国第一部高岗传记

高岗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特殊人物,他传奇而复杂的人生经历一直吸引着历史学家和公众的关注。曾被称为“西北王”、“东北王”。曾任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总后勤部”长官,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六大副主席之一;他也是该党第一位因“反党联盟”被开除党籍并最终自杀的国家领导人。

多年来,学者们对高岗和“高饶事件”的研究逐渐深入。但是,相关资料的收集是非常困难的,如何评价高岗和“高饶事件”又是极其复杂的,所以尽管有学者的努力,对高岗和“高饶事件”的研究还是有一些论文和描述的,但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是片面的、个案的、片段的,甚至有一些是道听途说、影射的。直到现在,关于高岗、高饶的系统研究和客观论述的专著还是空白色。

最近,由戴茂林、赵晓光撰写、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岗传》填补了研究的空白空。这本书不仅是中国第一部公开出版的《高岗传》,也是党史人物研究领域的一部成功之作。

这部传记共50余万字,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资料翔实丰富,运用现代历史研究方法,系统客观地描述了高岗的传奇一生。作者把高岗49年的人生历程,用西北崛起、东北闪光、红墙骤落三个时期,尽收眼底。

高刚出生于陕北衡山县。1926年,他在玉林中学读书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开始跟随刘志丹和谢子长参加革命,从事军事运动,建立游击队,在西北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刘、谢相继去世,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高岗逐渐成为西北根据地的代言人。曾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第三届边区参议会议长,被称为“西北之星”、“西北人民领袖”。

解放战争开始后,他来到了东北。年仅40岁的高岗担任北满军区司令员,成功地建立了根据地和剿匪,开辟了东北新局面。半年后,他成为东北局副书记,在黑土地上掀起了一场土改风暴。林彪、罗荣桓率军入关后,掌管东北,领导恢复东北经济建设,率先发动“三反”运动,多次受到毛泽东的赞扬。他还是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被誉为“东北王”。同时,他还当选为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并出席了成立仪式。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作为战争前线的东北首长,成为抗美援朝战争志愿者的“后勤官”。当彭接受朝鲜政府授予他的勋章时,他曾说:“这枚勋章不适合我,首先应该给高麻子。”。

高岗研究的基础数据由于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很难收集和查阅。后记中,作者还感叹:“高岗难传。信息收集难,论证评估难,发布难。”因为这“三难”,作者的写作长达15年。笔者走访了高岗家乡高家沟村70多岁的老人、高岗就读中学的校友、长期与他共事的同志和同志、高岗的妻子和亲戚、高岗的秘书等多方人士、圈内人士、老同志及相关专家学者。书目近百种,包括选本、编年史、传记、回忆录、相关人员档案,以及专家研究报告、报刊、采访等。考察的足迹遍布西北、东北、北京。好好学习,可以窥见一斑。可以说,这部作品,没有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没有作者的辛勤劳动,是写不出来的。

用最新史料解答一些历史疑惑

因为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特别是因为作者的史料工作扎实有力,作者可以轻松地解决一些历史疑点和争议问题,并有效地说服他们。

比如“高饶事件”后,有老同志在1955年召开的西北史座谈会上提出,高岗在与林镇的战斗中“脱险”。真相呢?笔者在恒山县党史资料收集处保存的陕北游击队第九支队创始人之一高朗廷的记忆资料中发现了高刚的“踪迹”。1932年上半年,刘志丹领导的陕甘游击队接连取得重大胜利,但在与林镇的战斗中,严鸿彦率领五个支队为主攻,而高岗率领两个旅占领镇东山,掩护主力。由于敌人的猛烈进攻,高岗率领部队未能守住东山,并率领十多人撤出战斗。那么,高岗退出战斗后做了什么?根据数据记录,高岗带领19名已经退出战斗的人寻找大部队。途中,高岗遇到了九支队的高郎亭部,高岗动员他们找到了刘志丹的大部队。于是两队合编为一个旅三个中队,从林镇以南到潘珂塬去刘志丹与被追击的敌人作战。

又如,1949年6月至7月,高岗同刘少奇、王稼祥一起访问苏联。围绕高岗的苏联之行,后来产生了很多“故事”:有人说高岗尊重自己,取悦苏联,斯大林也特别赏识高岗,把他专业化;有人说高岗建议斯大林宣布东北为苏联第十七共和国,把国家交给外人;还有人说,高岗在苏联公然顶撞刘少奇,刘少奇在毛主席提前召回高岗之前向毛主席作了报告。而这些“故事”在市场上广为流传。那么作者如何看待和评论这些“故事”呢?据新华出版社翻译出版的《斯大林与中国》一书作者、俄罗斯历史学家、现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A·M·勒多夫斯基在苏联访问期间发表中共代表团六篇文件,结合苏方出版的资料和国内有关文件,作者明确回答了关于“故事”的真相。这次苏联之行,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成立,中共代表团以“东北商团”的名义访问苏联。双方达成贷款协议后,高岗访苏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即将召开的东北人大还有一系列高岗需要回来谈判的重要问题,党中央决定高岗提前回国,刘少奇留在苏联讨论双方的其他问题。根据事先约定,高岗回国后第二天,苏联真理报就“东北商业代表团”访问莫斯科一事发表了报道。报道称:“不久前,高岗先生率领东北民主政权代表团前往莫斯科讨论商业问题。谈判进展顺利。”。同日,《人民日报》题为《东北人民政府商务代表团与苏联谈判达成贸易协定》的报道还称:“以高岗为首的中国东北人民民主政府商务代表团近日从东北抵达莫斯科,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经过顺利谈判,中国东北与苏联达成了货物交换协议。...代表团于7月30日离开莫斯科回国。”高岗的来访只是代表团成员之一,负责人是刘少奇,但最终出现在媒体上的是高岗。但是,这个时候的这种安排,并不是因为高岗有多特殊。当时因为中苏外交政策需要,以高岗的名义发布消息,也是两党达成共识的结果。

12

高刚夫人回忆:陈云,他们逼我分到高刚

毛泽东抛弃了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高岗

为什么高参帮的势力迅速超过周恩来和刘少奇

高钢集团“五虎上将”的沉浮

1952年,中央书记处书记调到北京高岗,拒绝出差

高岗当刘少奇向斯大林建议中国东北加入苏联

TAG: 高岗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baike/30158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满清酷刑 最变态满清十大酷刑,剥皮抽筋残忍至极下一篇:章伯钧 1957年刘少奇欲行两院制 托章伯钧在党外提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