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赫哲族简介 赫哲族历史 赫哲族历史渊源简介

导语:赫哲族是一个古老的东北民族,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7000年前,与清朝军民联合抗俄入侵,曾遭受日本野蛮统治,现有约4600人生活在中国。

赫哲族中国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其祖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7000多年前密山的新苏神文化时期。先秦称苏深,汉魏称鼓楼,南北朝称布吉,隋唐称黑水岳,明末称东海女真、野人。公元1608年,东海女真抵抗建州女真的征服,一千多人围攻宁古塔这一重镇,给建州女真联军以沉重打击。公元1651年,乌扎拉村的赫哲族及其附近的满族八旗和齐尔人与宁古塔张静海色合作,对抗哈巴罗夫为首的哥萨克。揭开了清朝军民联合抗俄入侵的序幕。公元1657年,俄国侵略者斯捷潘诺夫等哥萨克入侵松花江流域依兰县附近的上建黑。赫哲、满清八旗、齐尔与宁古大章京沙虎达合作,带领清军打败侵略者。今年,斯捷潘诺夫在松花江口被杀。

“赫哲族”一词最早见于公文《清圣父录》:“康熙二年,归茂...3月,仁臣命库里哈四姓贡貂,并以赫哲族等国为例,收于“宁古塔”,这里的“国”是女真各部,而不是今天国家的概念。后金至清初,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赫哲族部陆续编为户、旗。计划生育始于天命二年,即根据血缘和地域原则,赫哲族分为若干姓,每姓设若干乡,再由姓和乡管理。顺治二年,编旗,赫哲族部直接并入满清八旗总部,称“车易满洲”。

直到19世纪初,从牡丹江到黑龙江下游的乌恰拉村,赫哲族部的22个氏族全部被清廷按其氏族和分布区域纳入满清八旗总部,行使有效的管辖权。清代,赫哲族与内地和当地民族的产品交换关系日益发展,赫哲族的渔猎工具逐渐完善,生产力逐渐提高,原始社会逐渐分解。到清末,它已经从原始社会进入了阶级社会。辛亥革命后,三江平原发展加速,赫哲族与汉族共同生活。渔猎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与汉族及周边其他民族在政治、经济上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日本入侵东北后,对赫哲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部落实行野蛮统治,甚至公开推行种族灭绝政策,进一步减少了赫哲族的人口。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前,它处于灭亡的边缘。

解放后,赫哲族一分为二,一部分并入满族社区,一部分脱离满族八旗,成为今天的赫哲族。俄罗斯人过去常称赫哲族为“高尔间谍”、“黄金”、“乌德格”、“阿坚”和“阿齐扬”,或称“那多奇斯”和“纳奇”。在翻译中,“纳乃”常被称为“高尔特人”。

在中国清政府印制的《清朝皇帝贡图》中,今天的赫哲族有三个支系——“骑驴”、“七姓”、“赫哲族”。“齐冷”的含义和来源包括“与鄂伦春族同源”和“同姓”。“七姓”是赫哲族的七个氏族,不是氏族名称。“赫哲族”的意思是“东方”和“下游”。都自称“赫哲”。“和者”来源于“和者”,和“和者”同为“黑进”、“黑进”、“黑进”、“黑者”、“黑者”、“河津”、“河津”、“河津”

俄罗斯东侵后被分为跨国国家。生活在俄罗斯的约2万人被称为“那乃人”,生活在中国的约4600人仍被称为“赫哲族”。2010年,全国共有4个赫哲族聚居地,分别是通江市街金口赫哲族乡和八岔赫哲族乡、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和佳木斯市敖奇镇敖奇村。

由于历史原因,赫哲族是一个跨国民族,在俄罗斯有一万多人口,当地人叫他们纳乃人。他们的民族历史、民族语言、宗教礼仪、歌舞、服饰、民俗、中国赫哲族都具有北方内陆渔猎民族的生产生活特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baike/30914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俄罗斯过圣诞节吗 俄罗斯族节日 俄罗斯族是怎样过圣诞节的下一篇:蔡徐坤是什么梗 蔡徐坤什么梗,蔡徐坤为什么被黑的这么严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