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丸一大炮 为什么二战时期有的大炮不需要用药包

导语:二战期间的火炮基本上和现在是一样的,都采用定装弹和分装弹,通常来说105毫米以下口径采用定装弹,也就是炮弹的弹丸和发射药弹壳在工厂内结合完毕,整体装箱运到前线,战斗的时候直接从弹箱里拿出来,拧上引信装进炮膛击发...比如说:图片上的德军88毫米高炮的炮弹,它就是定装弹。另外一种是大口径火炮用的炮弹,比如图片上的德军SFH–18型1

二战期间的火炮基本上和现在是一样的,都采用定装弹和分装弹,通常来说105毫米以下口径采用定装弹,也就是炮弹的弹丸和发射药弹壳在工厂内结合完毕,整体装箱运到前线,战斗的时候直接从弹箱里拿出来,拧上引信装进炮膛击发...比如说:图片上的德军88毫米高炮的炮弹,它就是定装弹。

另外一种是大口径火炮用的炮弹,比如图片上的德军SFH–18型150毫米榴弹炮,它的150毫米炮弹用的是分装弹,也就是弹丸和发射药弹壳是分开存放的,运到战场上使用时先将弹丸推进弹膛,再把发射药弹壳放进发射药室,关闭炮栓后弹丸和弹壳就被挤压结合在一起了,然后击发...。

那为何会出现两种不同形式的炮弹呢?首先:就是重量和射速问题,通常来说105毫米以下的炮弹重量在15~16千克左右,这个重量装填手能拿得动,可以较快速的装填进行急促射击,口径更小88毫米高炮炮弹在12千克左右,高炮必然要用到定装弹,打击飞机再用分装弹显然是速射更慢,根本打不着飞机,所以中小型炮弹为了提高火炮的射速都采用定装弹;而大口径火炮炮弹的重量很重150~155毫米的炮弹重量都超过了40千克,这个重量要是再使用定装弹的形式装填手装填2~3发后就拿不动了,所以为了提高大口径火炮的射速要采用分装弹

SFH–18榴弹炮很明显采用的是分装弹。

第二个问题就是火炮在射程内有多个打击点,比如说:105毫米榴弹炮最大射程15千米,在这个范围内根据不同的目标距离要有8个以上的打击点,火炮在打击这些点时靠“俯仰机”的上下角度调节射击就可以将炮弹打击到目标;而大口径火炮由于射程更远只使用“俯仰机”调节射程是不够的,还需要将发射药进行编号,编号代表着发射药量,比如说:1号装药它的最佳仰角射击距离8公里,在这8公里内再通过“俯仰机”的角度调节可以实现射程内所有目标的覆盖,2号装药最大射程12公里...以此类推,所以大口径火炮需要分装弹是因为射程远,射程之内要打击的点更多。同时发射药量的多和少也影响到了弹丸的初速,初速越大弹丸飞行的距离就会越远,炮弹的穿透力也更强,打击远距离的地下掩体目标必然要装填全装药量。

陆军大口径炮分装药量,海军炮也是一样的,图片上是美军“衣阿华级战列舰”上用的406毫米炮弹,涂成蓝色代表它的训练弹,即便是训练弹它的重量也接近了900千克,靠人力去装填是根本力所不及的事情,只能是由半自动装弹机来完成,这也让MK7型舰炮的射速更慢,发射一发炮弹需要2分钟的时间。

而它的发射药则采用发射药包的形式,因为根本制造不了它所用的金属弹壳,即便是制造出来了由于它的装药量太多产生的能量过高,会让弹壳在击发过程中严重的变形!弹壳要是变形卡在发射药室内后果很严重的,所以战列舰的巨炮使用发射药包要采用高档的蚕丝编成外包装,这样既有很高的韧性不让发射药包变形,同时在发射过程中发射药的高温可以让蚕丝烧成灰烬,不会残留在发射药室当中,那为啥不用棉线呢?是因为强度不够,其它纤维也替代不了...406毫米炮弹的价格非常昂贵,一枚在1940年代成本价5000多美元,而B–29轰炸机机长月薪才200美元,所以当时的陆军大口径尽量用金属弹壳,只不过里面的发射药量是有标准,不可能都用蚕丝,价格太贵了原料也非常缺乏。

二战时期的炮弹可以分为定装弹和分装弹两种,定装弹顾名思义就是炮弹在出厂的时候,发射药和弹丸便已经连接到一起,不需要在发射的时候再进行分开填放,只需要拧上引信就能够装弹发射。分装弹指的是炮弹在出厂的时候,发射药和弹丸分成两个部分,在发射的时候先把弹丸放到弹膛里面,然后再将发射药放到发射药室,通过关闭炮栓把弹丸和发射药连接到一起,然后才能够进行发射。

题主提到的没有药包的炮弹,就是二战时期的定装弹。因为二战时期没有自动装弹的火炮,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定装弹的装弹速度要比分装弹更快。当然定装弹也不是没有任何缺点,定装弹的炮弹是一个整体,装弹手想要装填定装弹,必须要拥有一个好身体。如果大口径的炮弹做成定装弹,那么装弹手根本无法装填炮弹。因为小口径炮炮弹的重量比较低,所以二战时期的大部分小口径炮,都采用了定装弹。

相比于简单易操作的定装弹,分装弹也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分装弹的弹丸和发射药分开,更加适合装弹手搬运炮弹,二战时期的大口径炮弹一般都采用分装弹。装弹手在发射分装弹之前,将弹丸和发射药分开搬运,就能够搬动一些口径较大的炮弹,除了能够降低装弹手的体能要求外,分装弹还能够调整炮弹的射程,提高炮弹的打击精度。

小口径炮能够通过调整炮的角度,来打击不同位置的目标,大口径炮调整角度的难度比较高,只能通过调整发射药的数量,来打击不同位置的目标。采用分装弹的火炮,则可以通过换装不同型号的发射药,改变炮弹的落点来打击敌人。实际上一直到现在为止,定装弹和分装弹的地位仍然不分高下,两种炮弹在不同用途的情况下,各有各自的优缺点。

我来回答:一般大口径火炮要用药包,因为炮弹太重所以要弹头和药包分开,象海岸炮,大口径舰炮,要塞炮,重型榴弹炮都是要用药包发射的,而坦克炮,小型加农炮,高射炮,步兵野战炮,都是定装炮弹,也就是弹头和弹壳予先装在一起的,火药包出厂时都是固定装药,如果要增加射程就在装入弹丸后再增加药包数量即可,如要近射就减少药包!这种操作现在也是一样的!

炮弹的击发种类目前所知有四种:第一种自击发 迫击炮,炮弹丢进炮筒靠惯性击发底部引信。第二种外击发 中小型炮弹带有炮壳,后装填堂,尾部击发。第三种 重型炮弹 弹头跟药包分开填堂。第四种 就是现在比较先进的电磁炮,后堂无需放药,直接电磁推出去弹头,缺点充电速度慢,这个不属于二战。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摩纳哥是哪个国家 摩纳哥是怎样一个国家 什么是公国下一篇:黄埔军校校长 蒋介石当年是如何当上黄埔军校校长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