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张弼士 清末南洋首富张弼士 民国时期南洋华侨商人发家史

导语:晚清南洋首富张弼士,民国时期南洋华侨商人的历史他曾经因为逃离祖国而离开家乡,却成为晚清广东潮和商人创业的楷模;他曾经是下南洋的穷小子,却成了富裕南洋的华侨领袖。他曾被称为“中国洛克菲勒”、“中国酒业之父”,孙中山先生也曾为他写过“广告词”。中山大学校园里还有一栋以他命名的建筑。张弼士大厅的角落张弼士(1841-1916)红色地标是

晚清南洋首富张弼士,民国时期南洋华侨商人的历史

他曾经因为逃离祖国而离开家乡,却成为晚清广东潮和商人创业的楷模;他曾经是下南洋的穷小子,却成了富裕南洋的华侨领袖。他曾被称为“中国洛克菲勒”、“中国酒业之父”,孙中山先生也曾为他写过“广告词”。中山大学校园里还有一栋以他命名的建筑。

张弼士大厅的角落

张弼士(1841-1916)

红色地标是张弼士馆,现位于中山大学西南区486号,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等单位

张弼士馆位于广州中山大学南校区梁丘馆和中山大厦附近。它建于1922年。最初是作为岭南大学附属的华侨学校,方便华侨子女来华留学,并弥补缺课转入岭南大学及其附属中小学。

1922年私立《岭南大学报周刊》对张弼士堂和华侨学校的介绍

由于张弼士会馆建筑面积大,有四层楼,可以在里面设置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甚至华侨学校的教工宿舍。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飞机轰炸广州,岭南大学一度将上课地点改为张弼士馆地下室。

《岭南大学报》张弼士馆地下室改建为班级部报道

建筑不仅仅是实体,在空之间也有感情。今年是张弼士逝世一百周年。暴雨期间,当我们手里拿着书走过张弼士音乐厅时,一排落在瓦当上的雨滴散开成一个屏幕,屏幕上展示了一个爱国华侨帮助祖国和一个18岁男孩出海在南阳建立商业王国的故事。

家园与距离

张振勋(1841-1916),广东省潮州市大埔县(今梅州市)人。父亲张兰宣在家乡教书行医。张弼士有一次听父亲的《货殖史记列传》,感叹家里穷,想做生意。

1858年,当他的家乡发生饥荒时,张弼士有了去南洋谋生的想法。他曾说:“君子不能通过文学表现自己,不能为自己扬名,不能表现自己的亲人。他也要突破千里浪,造一个遥远的地方,造一个繁荣的产业,给外国华侨增色,给祖国添彩,在村里住久一点?”当我父亲看到他已经下定决心时,他不得不同意。

据郑所著《君生平简介》记载,在打掉他父亲的孩子后,几次回头,舍不得离开。他走到家对面的边缘,虚弱的父亲靠在屋前观看。张弼士站在同一个地方,回头看了很久。这是一段充满希望的距离,但回头是在饥荒中挣扎的家园。

离别的一幕让父亲张兰轩意识到,儿子以后永远忘不了自己的故土!儿子走后,张兰轩对其他人说:“看着这个儿子远行,你就暴露了真相,以后再也不出国不回自己的家乡。”。

季风和季风气流促进了南阳和大陆之间的联系

如期而至的季风不仅造就了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也让南亚的青少年们充满了对未来航行的期待。在甲板上,第一次看到大海的张弼士可能还不知道。此刻,他的父亲为有一个像他这样的儿子而自豪。那一年,张弼士只有18岁。

南洋商业王国

1858年,张弼士从汕头乘船到达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将食物送到大埔会馆,后来在米杭谋生。因为他的聪明和能力,他的老板让他做簿记员,并把他唯一的女儿许配给他。几年后,老板快死了,临死前把所有的财产都托付给了喜欢的年轻人。

巴达维亚的中国人

当时,巴达维亚是荷兰领土,张弼士仔细调查商业情况,结交了广泛的朋友。1866年,他创办了雨荷公司,开垦荒地,种植谷物和椰子。因为擅长管理,年仅二十多岁,曾涉足地方种植、酒业、税收承包、典当、锡矿开采等领域,财富积累迅速。

后来他开创了航运业,使清朝的龙旗在南洋诸岛之间、南洋与香港之间的船只上飘扬。后来觉得“虽然华商越来越红火,但是汇率波动是外地人造成的”,于是和张耀轩一起成立了日本银行。

清代黄龙旗帆船(光绪六年油画)

此时,张弼士已经从一个弃土为食的年轻人成为南洋群岛华商的领袖,并在南洋创建了一个涵盖多个领域的庞大商业王国。据估计,清光绪年间,张弼士的财产已达七千万两白银(此时清政府一年约赚七千万两白银),比江南首富胡雪岩的财产多五千万两。

由于他的纳税优点,当地政府想授予他一个官职。他朝北看了看,拒绝说:“我中国人应该为祖国服务。”。

我的中国人也为祖国服务

1892年,清廷派英国公使龚到槟榔屿询问致富的秘诀。令人惊讶的是,张弼士脱口而出的“成功之道”,竟然是他几十年前从父亲那里听到的《史记·货殖列传》中李恪和白圭的故事。

之后,龚向李鸿章推荐,随后被任命为槟城总领事,并很快接替黄遵宪出任新加坡总领事。从此,他不断往返于大陆和南洋之间,并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号召南洋华侨投资祖国建设。

派遣

王魁

帅,张象帅(1896)6月13日

新加坡领事张振勋致信称,伊拉克已向龚大使请假,前往上海和宣勉出差,但未获批准。请试着为他做点什么。张世是南洋华商巨头,张来泽追随者众多。能不能征求一下台电的意见送回国内,养养路?越快越好。

-盛宣怀

(注:王奎帅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张象帅为湖广总督张之洞。)

1897年,在李鸿章的推荐下,张弼士参与筹建了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中国国际贸易银行。次年,张弼士成为该银行的首席董事。

中国商业银行老照片

1898年,李鸿章打电话让他回国。次年,任粤汉铁路办公厅,兼佛山铁路办公厅。此时,他把自己在南阳的生意交给了合伙人,广东省梅县的张荣轩(取名郁南)和张耀轩(取名洪南)。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同年,黄河决口,张弼士受命监督赈灾捐款。由于国家大事的刺激,目睹水灾难民的悲惨境遇,他悲愤交加地回到南阳筹款。此外,他很高兴这一次,他仍然用胳膊打了个电话,回答者聚集在一起。不一会儿,他就筹到了一百万两银子,寄回了中国。他们知道,只有祖国富强,民族振兴,南洋华侨才有真正的尊严。

回国后,张弼士利用慈禧太后召见他的机会,提出了吸引海外华商兴办铁路、通过实业收回权益等一系列实业强国措施。他奔走于大陆与南洋之间,赎回粤汉铁路,在爱国华侨中筹集巨额资金,并大举投资扩建广汉铁路支线广三铁路。同时非常关心家乡粤东地区的发展,并说服自己在南阳的重要合作伙伴张荣轩,在国内建立潮汕铁路(1906年通车,詹天佑负责勘测设计)。

清廷多次召见他,授予他侍郎的头衔,等着牛肚精汤,并很快加了高帽,补充太仆寺卿,监督闽粤的农、工、路、矿大臣。

张弼士从政时的相关官方文件

民国元年,受命考察南洋商业,筹备内地开埠。后来,他成为全国商会联合会主席和华侨联合会名誉主席。民国年间,袁世凯入选元老院参政。同年,他应美国总统威尔逊的邀请,率团赴美考察业务。

张弼士和孙中山

为了筹集革命经费,孙中山先生去南洋华侨那里筹款。通过收回粤汉铁路等事件,很多爱国华侨逐渐对清廷失去信心,开始支持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

1910年,孙中山在槟城住了四个多月,准备在广州发动另一次起义(后来的黄花岗起义)。他应该听说过张弼士在槟榔屿建立学校来团结海外华人的故事。

张弼士支持他的长子张智焜加入该联盟,并暗示南洋的企业支持活跃在海外的革命者。据说回国后,曾通过胡暗中帮助孙中山先生30万元。武昌起义爆发后,张弼士和张耀轩以南洋中华商会和他自己的名义向孙中山捐赠了一大笔钱,他还向福建军民捐赠了7万元。

1912年8月22日的宣言

1912年8月,已退任临时主席的孙中山乘船到烟台,专门拜访了张弼士创办的张裕公司,并题词“品中礼泉”作为礼物。

孙中山先生为张弼士创办的张裕酿酒公司题词

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买地开葡萄园,成立张裕公司。1915年,张裕葡萄酒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世博会上获得金牌。

在庆功宴上,张弼士说:“唐人真了不起。只要他们愤怒,强大,祖国的产品一定要成为世界名牌!”以张裕公司为代表的民族企业的成功,激发了中国人兴办产业的热情。民国初年,这些公司在“实业救国”、“崇尚国货”的号召中,成为国人骄傲的象征。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裕酒窖

张弼士去世后,孙中山的特别代表送来一副对联:“酒得金牌,香气四溢;怪英雄得民心,长生不老。”

埋葬故土

1916年中秋节,张弼士在巴达维亚因病去世,60年前他第一次踏上南洋。张的家人按照他们的意愿被葬回了自己的家乡。

李主席同意将的生平事迹传递给国家历史博物馆

张弼士的灵柩从巴达维亚经新加坡运往香港,英国和荷兰政府降半旗。港督和港大校监亲自前往拜谒。灵柩到达大埔后,次年,李主席派广东巡抚朱公兰到他的家乡大埔祭祀。

总统的悼词

1921年,按照他的遗嘱,张嘉仁捐赠7万元在岭南大学修建校舍,取名“张弼士堂”,培养华侨子女。据中山大学历史系余老师研究,在中山大学康园早期建筑中,个人捐款最多的学校建筑是最早推广堂的。2002年,张弼士馆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在康园的早期建筑中,有许多南洋华侨捐赠的建筑。红砖绿瓦之间的感情很难读懂太多。当我们望向大海,回忆起他们节俭和富有的历程时,我们应该看到,也许每一块砖都是一滴汗水,每一块瓦都是一件新奇的东西。

民国十三年(1924),侨务杂志封面:张弼士堂(岭南华侨学校)

作者注释:

下南洋,是清末张弼士所在的闽粤交界地区潮州客家人谋生的出路。当祖国需要帮助时,他们会尽其所能提供各种帮助。孙中山先生为了推翻帝制,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进行了长期的革命活动。这些活动的资金很大一部分来自南洋华侨。作为一所由孙中山先生创建的大学,我们应该记住张弼士和南洋华侨在不同时期为国家的繁荣和复兴做出的巨大贡献。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马克龙访问乍得 2019荷赛入围作品精选(图片)下一篇:美国胖男29岁去世 肖恩米利肯:美国胖男29岁去世 我的600磅人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