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清帝退位 民国建立 优待清廷条款的始末

导语:清朝皇帝退位,民国建立,清廷优待。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隆裕太后 袁世凯进宫之后,隆裕太后问他是否把优待清室的事情通知了南京政府,袁世凯回答没有。太后凄然地说:「 ”现在这个局面,共和是难免的了,还劳烦你发电报过

清朝皇帝退位,民国建立,清廷优待。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隆裕太后 袁世凯进宫之后,隆裕太后问他是否把优待清室的事情通知了南京政府,袁世凯回答没有。太后凄然地说:「 ”现在这个局面,共和是难免的了,还劳烦你发电报过去商议一下。”袁世凯于是说:「 ”事关重大,还是先把附近的王公大臣们请过来商量一下再做定夺吧?”隆裕太后答:「 ”附近的那些人多半都已经逃走了,还有什么好商量的!”袁世凯马上给南方的伍廷芳发电报。 伍廷芳 在南京临时参议院上,伍廷芳上交了袁世凯发来的优待清室的电报,议员们把其他事情搁下,集中精力先处理这个事情。电报内容如下: 关于大清皇帝优礼之条件。 议员们一看这十几个字,立刻议论纷纷起来:「 ”清帝退位了,清朝都要灭亡了,还有什么大不大的。按道理说,这优礼的‘礼’字都不合适。”接着一个议员说:「 ”干脆改成‘清帝退位后优待之条件’好了。”又有一个议员说:「 ”‘退’字不如‘逊’字,还是给他留点颜面吧。”大家都赞成这个建议,最后主稿员拿纸把新条件写了下来:关于清帝逊位后优待之条件。 第一款,大清皇帝尊号,相承不替,国民对于大清皇帝,各致其尊崇之敬礼,与各国君主相等。 看完第一款,大家又有意见了:「 ”这不妥不妥,都退位了百姓还尊崇他干什么?”经过讨论改成了:清帝逊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以待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第二款,大清皇帝岁用,每岁至少不得短于四百万两,永不得减额。如有特别大典,经费由民国担任。 大家商量着,把四百万两改成了四百万元,于是就变成了:清帝逊位之后,每岁用四百万元,由中华民国给付。 第三款,大内宫殿或颐和园,由大清皇帝随意居住,宫内侍卫护军官兵,照常留用。 议员们又有话说了:「 ”清帝都退位了,大内宫殿也不该给他住了。”话音刚落,就有议员附和道:「 ”颐和园规模宏伟,景色优美,还给他住岂不是便宜他了!”最后,议员们还是觉得既然是优待,也该留点余地才行。于是改成了:清帝逊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照常留用。 第四款,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民国妥慎保护,负其责任,并设守卫官兵,如遇大清皇帝恭谒陵寝,沿途所需费用,由民国担任。 议员们还是有意见:「 ”清帝祭祀陵墓的费用凭什么要民国承担?如果以后他借着这个由头到处游玩,我们民国承担得起这些钱吗?这一条前半部分还可以答应,最后三句要删掉!”最终第四款改成了:清室逊位后,其宗庙陵寝,由民国妥慎保护。 第五款,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敬谨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经费,均由民国担任。 大家对于这一款都没有异议,只稍微改了几个字就通过了,是为:清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支出。 第六款,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均由大清皇帝留用。 议员们讨论说:「 ”清朝宫里的奴才都是太监,我们民国尊重民权,当然不准有这种腐朽的习俗,这款还需要考虑。”于是最后改为了: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得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 第七款,凡属大清皇帝原有之私产,特别保护。 这款也没有异议,只是改为了:清帝逊位之后,其原有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 看到第八款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同意,协议都快要作废了。 第八款,大清皇帝有大典礼,国民得以称庆。 从情理上说,清帝已经退位,中国人民已经不归皇帝管辖,那么那些典礼跟国民还有什么关系?这款必须要删掉。看到第九款,大家又抗议起来,只见原稿上写着: 第九款,禁卫军名额俸饷,仍如其旧。 原来的禁卫军是为了保护宫廷设立的,如今清帝退位移居到了颐和园,禁卫军也应该裁掉。但是这帮军人一直领着军饷,这时全部裁掉难免会造反,可能还会成为土匪强盗。于是议员们讨论后改为了:原有之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 宣统 这份「 ”甲”篇电报中的九个条款改为了八款。接下来是「 ”乙”篇: 关于皇族待遇之条件。 第一款,王公世爵,概仍其旧,并得传袭。其袭封时,仍用大清皇帝册宝,凡大清皇帝赠封爵位,亦用大清皇帝册宝。 大众议决,皇族的「 ”皇”字,改作「 ”清”字。条文中只用前两句话,后面的全部删去。 第二款,皇族对于国家之公权,与国民同等。 这款经大众讨论,改为:清皇族对于中华民国国家之公权及其私权,与国民同等。 第三款,皇族私产,一体保护。 第四款,皇族免兵役之义务。 这两款不加删改,只把「 ”皇”字改为「 ”清”字。 统计乙篇共四款,这就是「 ”乙”篇的内容。接下来是「 ”丙”篇,共计七款: 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 与汉人平等; 保护其原有之私产; 王公世袭,概存其旧; 王公中有生计过艰者,应设法拨给官产,作为世业,以资补助; 先筹八旗生计,于未筹定之前,八旗官兵俸饷,仍旧支放; 从前营业居住等限制,一律蠲除,各州县听其自由入籍; 满、蒙、回、藏原有之宗教,听其信仰自由。 七款都不需要更改,只是第四款中删一个「 ”应”字,第五款中改「 ”官兵”为「 ”官弁”。通过全体决议之后,记录员又重新誊写了一遍,袁世凯看了之后就呈给了隆裕太后。隆裕太后召集王公和国务大臣询问了关于优待条件的事情,应召的人很少,王室也只来了载沣。 谈论了半天,有的说:「 ”皇室的经费必须要四百万两,一分都不能少!”有的说:「 ”必须把‘帝号相承’这几个字加进去!”有的说:「 ”所有的条件都应该改改。”隆裕太后怒了,她唏嘘不已地说:「 ”如今大势已去,还纠结这种小事有意义吗?列祖列宗苦心经营的江山,没想到传到我们这一辈竟然要拱手让人了!”说完已是泪流满面,载沣也是一脸的惭愧。 载沣 隆裕太后又问:「 ”庆亲王去哪里了?怎么这个时候都还没来?”话音刚落,就看见庆亲王慢吞吞地走了进来,他拿着优待条件看了看,表示没有意见。于是太后转告袁世凯,要他通知南京政府,必须把「 ”帝号相承”四个字加进去,不然不同意这些条件。 但南京政府怎么也不答应,袁世凯到太后那里复命的时候,太后只好无奈地说:「 ”如果为了这四个字破坏了议和,那就会生灵涂炭呀!这不更是罪过吗?唉,还是依了他们吧!”袁世凯说:「 ”还是跟他们先商量商量再决定吧!”太后说:「 ”他们也多半不在北京了,就是在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不妨你就做主答应了,以后肯定不会有闲话。”袁世凯点点头,然后告退了。 后来拟定懿旨的时候,袁世凯认为逊位的「 ”逊”字实在有碍清帝的体面,斟酌之后改为了「 ”辞”字,在得到南方的应允后,袁世凯就拟定好了三道懿旨交给太后过目。宣统帝不懂这些,由太后含泪盖了章。清宣统帝三年十二月二十五号,即中华民国元年二月十二号,懿旨颁布,上面写道: 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 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各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组织临时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内乂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另外还有两道谕旨,一道是颁布优待条件,一道是警告文武官员,要他们各司其职。当天,北京城内外挂满了五色旗,民国得到了统一。存在了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成为了历史。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最后提出了五条协议,由伍廷芳转给北京,协议上写着: 清帝退位,由袁同时咨照驻京各国公使,请转知民国政府,现在清帝已经退位,或转饬旅沪领事转达亦可。 同时袁世凯须宣布政见,绝对赞同共和主义。 孙文接到外交团或领事团通知清帝布告后,即行辞职。 由参议院举袁世凯为临时总统。 袁世凯被举为临时总统后,誓守参议院所定之宪法,乃能授受事权。 袁世凯接到这份电报,自然是心满意足了。接下来天变了。 袁世凯:「 ”中国华盛顿”的第一天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黑龙江省的哪些资源较为丰富下一篇:快活王和李媚娘有何关系 快活王武功高强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