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大国崛起:美国建国初期与大清帝国的贸易往来 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导语:大国崛起:建国初期美国与清帝国的贸易,被遗忘的历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2019年往前推235年,一艘远航的商船,从一个建国不到十周年的国家出发,目的地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的古老帝国。 船上的人说他们代表

大国崛起:建国初期美国与清帝国的贸易,被遗忘的历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2019年往前推235年,一艘远航的商船,从一个建国不到十周年的国家出发,目的地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的古老帝国。 船上的人说他们代表一个新生的国家,诚心想跟老大哥做贸易。 当今世上两大强国的故事,始于这一年:1784年。 ▲17世纪西方人绘制的中国地图。 1 1784年2月,在一阵强风暴的袭击后,北美大陆气温骤降,从缅因到弗吉尼亚的海港结起一层薄冰。 「 ”中国皇后”号船长格林为此坐立不安,他和船上42名船员原本计划2月初就从纽约起航前往中国,却由于天气原因而被迫延迟。 自上一年9月独立战争结束后,美国人就亟待开辟前往远东的贸易路线。 独立战争掏空了殖民地多年来积攒的财富,战争中发行的大量纸币造成美国通货膨胀,国库空虚,战后市场凋敝,百废待兴。 战争还打破了北美大陆与英国的经济联系,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为了扼制美国发展,对其实行贸易禁运,切断了美国与英属西印度群岛的贸易往来。 新生的美国犹如迷失在黑暗森林中的猎手,对外贸易困难重重,随时面临着经济崩溃的危险。 此时,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笔下那个遥远的中国,「 ”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富裕、土地最肥沃、耕种最先进、工业最发达、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自然成为美国人向往的宝地。 为了追求财富,美国人开始了一次海上冒险。 曾参与签署《独立宣言》的大陆会议最高财政监督官罗伯特•莫里斯,是最早提出与中国开展贸易的美国商人之一,也是「 ”中国皇后号”的投资人。 莫里斯是费城的富豪,托尼·史塔克式的人物,有钱又任性。 莫里斯是殖民地时期最大的走私者,当时费城消耗的茶叶中,有九成是通过走私贩入。他也是独立战争中的军火商,在福吉谷和约克敦战役中,华盛顿急需现金和供给扭转战局,全靠莫里斯雪中送炭。 战争结束后,莫里斯与其他投资者筹集资金,在波士顿购买了一艘船只,命名为「 ”中国皇后”号,聘请有着丰富航行经验的格林担任船长,计划绕过好望角,前往中国。 ▲美国富商莫里斯。 莫里斯在给友人的信中自豪地说:「 ”我的船队将前往中国,激励更多人投入追寻财富的冒险之旅。” 不过,让人不胜唏嘘的是,这个中美贸易的领头者并没有因此走上人生巅峰。 在资助「 ”中国皇后”号出航的几年后,莫里斯转而投身到席卷美国的土地投机风潮中,购买了大量边境土地。这些投资很多不尽如人意,最终使他债台高筑,被捕入狱,在贫困中去世,此是后话。 2 1784年2月22日,气温回暖,在计划推迟近一个月后,「 ”中国皇后”号在纽约港扬帆起航,开始美国对华贸易的首次航行。 「 ”中国皇后”号船底包铜,通体漆黑,船身长100英尺,宽28英尺,载重360吨。船上货物包括32吨铅、50吨木材、12桶酒、一箱毛皮、2万西班牙银币和近30吨西洋参。 这一天,正好是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的生日,「 ”中国皇后”号寄托着美国未来的希望,也似乎在向古老的东方帝国宣告一个新国家的诞生。 轻风拂过海面,港口的围观群众目送孤帆远影,渐渐航向大洋彼岸。 一家美国报纸骄傲地宣称:「 ”船长和水手们……意气风发、精神饱满,自豪地作为第一批使者,在上帝的眷顾下,将合众国的商业版图扩展到遥远的东方和我们从未涉足的国度。” 此时的美国人,对中国一无所知,即便是在殖民地时期,也只有极少数人曾经踏足中国,他们只知道那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帝国,那里有着无尽的财富。 由于遭到英国的贸易封锁,不是所有美国船只都像「 ”中国皇后”号那样宛如锦鲤附身,成功到达目的地。 在「 ”中国皇后”号还停泊在港口张罗货物时,由塞勒姆商人投资的另一艘美国船只——50吨位的单桅帆船「 ”哈里特”号已经出发航向广州。 但是,「 ”哈里特”号很不走运,在非洲南端的开普敦,该船受英属东印度公司警惕,被暂时扣留。 英国官员通过收买船长,以2磅中国茶叶换1磅西洋参的代价,促使「 ”哈里特”号返航。于是,对华首航的历史终究还是由「 ”中国皇后”号开创。 离开纽约后,「 ”中国皇后”号一路风平浪静,唯一的惊险是出航两周后,在大西洋遭遇了持续一周的狂风。 船员们都感到无比乏味,船上的事务长斯威夫特在给父亲的信中抱怨道:「 ”如此之长的旅途让我倍感疲劳,最难挨的是,还有1600英里才能到达终点。” 「 ”中国皇后”号穿过大西洋,在佛得角停靠后继续航向非洲南端,并经印度洋于7月18日到达爪哇岛,这里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海上路标。 爪哇岛一带,经常有海盗出没,一逮到机会就攻击过往商船,美国水手人生地不熟,不敢贸然前进。 正在此时,两艘法国船经过,热情地欢迎美国人的到来,并邀请他们一起参加次日的晚餐。其中,「 ”海王星”号的法国船长已来过中国11次,对这一带海域了若指掌,船上还配有16门轻型加农炮,足以震慑海盗。 于是,「 ”中国皇后”号抱住法国友人的大腿,在法国船的保驾护航下航向珠江口。 1784年8月28日,在航行半年,穿过13000英里的航程后,「 ”中国皇后”号由引水员带领,从澳门溯江而上,抵达广州黄埔港。 ▲清代广州黄埔港。 船上升起中国人从未见过的星条旗,年轻的美利坚与古老的东方帝国在此初次相遇。 在这片拥挤的河道上,已经停泊了来自法国、丹麦、荷兰、英国的十几艘船只。「 ”中国皇后” 向他们鸣礼炮13响,各国商船也跟着鸣炮回礼,就连英国船员也尽释前嫌,向美国人表示欢迎。 当然,美国人更在乎的是清政府的看法,这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在中国进行贸易。 在「 ”中国皇后”号的船舱中,藏有一份有趣的文件。 由于这是两国头一回贸易,船东们不知道中国对美国的态度,便让船长格林带上一份美国政府出具的海上通行证,以免遭到清政府怀疑。 这份内容冗长的海上通行证十分滑稽,用近乎谄媚的语气向中国表明来意,开头写道: 「 ”致所有亲见或聆听本文件的最尊贵、强盛、崇高、杰出、高贵、庄重、睿智、卓见的皇帝、国王、王子、公爵、伯爵、男爵、勋爵、市长、镇长和所有贵宝地的法官、军官、摄政王,无论教会和世俗。” 文中申明,「 ”中国皇后”号属于美国公民,请求允许他们「 ”在合适的地点以适当方式从事交易。” 3 然而,与中国打交道,美国人还得从头学起。 自1757年起,乾隆皇帝实行一口通商,将西洋商人的贸易活动限定在广州一地,对外国商品征收名目繁多的税费。此后一百年间,广州十三行为清政府贡献了40%的关税收入。 ▲乾隆皇帝。 在「 ”广州体制”下,洋商到中国贸易,要先拜会澳门海关,面见当地官员,知会到港后取得部票,再由澳门海关的引水船引至虎门海关。 虎门海关负责记录外国商船的船员和武器数量,之后商船带着新的引水员驶向广州,由清政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十三行进行关照和保护。行商对外国人在广州的行为全权负责,如果外国商人违反规定,行商有权终止交易。 外国商船在黄埔停泊后,行商会邀请海部大人上船参观。上船后,双方分别发表冗长的致辞,接着由海部评估港口费用,向外国人收取「 ”规礼”和「 ”船钞”。 外国商人可能比当时的中国人更能体会清政府的堕落腐败。 有时,海部会向商船的「 ”随船大班”提出观赏船上的珍奇物品,如西洋钟、珠宝等。这些宝物摆出后,海部就会挑选最好的几个,由行商代表他买下。这些商品往往会被海部作为礼物,送给长官。 上述程序完成后,船上的水手大都在黄埔港待命,由随船大班带上需交易的货物,前往广州十三行商馆。商馆区兼具交易和住所之用,一面临珠江,三面围墙。 每次交易季临近结束时,外商采购到的货物就要转送到商船上,在支付更多规礼,得到盖有海部大印的关文后才能离港。 「 ”中国皇后”号初来乍到,没有自己的商馆,又是多亏法国老表伸出援手,在十三行商馆区为美国人提供了一处空房子。仅仅一个月后,美国商馆就在珠江畔建成。 秋去冬来,「 ”中国皇后”号在广州停泊了四个月,随船大班、日后的首任美国驻广州领事山茂召,在行商的协助下与中国商人进行交易。 12月28日,「 ”中国皇后”号启程返航,满载而归,收获700箱武夷茶、100箱熙春茶、2万匹南京棉和一大批瓷器、手工艺品,于次年5月回到纽约。 中美第一次贸易合作圆满结束。 山茂召对美国政府递交报告,自豪地表示:「 ”你们可以放心地看到,我们已经友好地与地球另一边的东方帝国打开了交流的通道。” 4 「 ”中国皇后”号返美后,迅速在北美大陆掀起一阵「 ”中国热”,12万美元购得的中国货立马被销售一空,就连华盛顿本人也跟商人购买了三百多件瓷器和精美的茶壶、象牙扇。 此次航行美国商人仅仅获利3万多美元,算不上救命钱,但对年轻的美国而言意义非凡。从此,美国终于打开新的贸易窗口,打破英国的贸易封锁,行将崩溃的经济重焕新生。 ▲中国皇后号。 从1784年到1814年,先后有近300艘美国商船前往广州,进行了六百多次航行。除此之外,还有无数走私船只没有被官方记录在册。 中美贸易还推动了美国「 ”西进运动”的发展,为了寻找前往中国的捷径,美国商人开拓西部,由陆路直通太平洋沿岸,再从太平洋航行到中国。 为了找到更多货物与中国商品交换,美国商船的踪迹几乎遍布太平洋上的各个岛屿。 19世纪初,美国商人在夏威夷岛上发现在中国能获厚利的檀香木,又将其建设为太平洋的交通要冲。从此,美国商船络绎不绝地驶向夏威夷群岛,此地后来成为美国的第50个州。 不过,到鸦片战争前,中国同美国之间一直处于贸易顺差的有利地位。 作为中国茶叶、生丝和棉布的重要市场,仅在1805至1815年十年间,美国输往中国的金银价值为2270万美元,而输往中国的货物只有1000万美元,金银两倍于货物进口。 在建国几十年后,美国超过荷兰、丹麦、法国,跃居中国对外贸易的第二位,仅次于英国。 5 与美国对华贸易的热情洋溢相反,清政府对新来的美国人似乎并不感冒,甚至有些冷淡。 由于外貌和语言相近,清政府一开始将美国人错认为英国人,分辨清楚后,将他们称为「 ”生番”。后来为了与其他外国人区分清楚,又根据商船悬挂的国旗改称他们为「 ”花旗鬼”。 直到30年后,有「 ”一代硕学”之称的阮元调任两广总督时,在编着《广州通志》时还错将美国说成是在非洲境内。 当时,中国人对美国的称呼多达90多种。单单是对美国总统的翻译就有40多种,中国人或直接称其为「 ”头目”,或音译为「 ”伯理玺天德”,更不知道大洋彼岸竟然还有华盛顿这样甘愿放弃权位的人物存在。 ▲美国国父华盛顿。 山茂召回忆,他曾向中国人展示一幅地图,「 ”说明我们国家的旗帜,目前正在增长的人口,但对于中国产品可能有的广阔市场前景,他们没有表示出丝毫兴奋。” 不单单是针对美国,为了限制洋人,道光皇帝颁布《八条章程》,其中明确规定: 夷人不得随意在海湾游玩,不得将交税货物卖于民人,以免走私货物。妇女、枪炮、戈矛和其他任何武器不得带入商馆。夷人不得在省河划船游乐,每月只3天可外出兜风,到花园和佛寺游玩,每次不得超过10人,游毕必须返回商馆,不得在外过夜,或聚众滥饮。 除此之外,清朝律例还限制了外国人在广州逗留的时间,洋商在广州备受制约。 6 尽管互相不了解,可在中美早期贸易交往中,双方相处融洽,很少发生摩擦,甚至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早期对华贸易中,美国人了解中国的渠道一部分来自进口的货物,包括中国瓷器、绘画、丝绸、扇子、家具等,一部分来自日常交往的人物,比如中国商人。 十三行中,美国人最敬重的行商是怡和行的伍秉鉴,外国商人更喜欢直呼其商名「 ”浩官”。 伍秉鉴为人慷慨,处事温和,深得外国商人信任。 有一回,来自费城的美国商人威尔考克斯欠了伍秉鉴72000美元。伍秉鉴二话不说,接受了威尔考克斯对欠款开出的期票,放进自己的保险柜中,之后几年都不再提起此事。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威尔考克斯已经许久没有回美国,就问他为什么滞留广州。 威直言不讳,称自己思乡心切,但一定要还清债务才回。 伍秉鉴才想起威欠自己一笔钱,就问他如果债务一笔勾销,是否就可以回国。 威尔考克斯点头称是。 伍秉鉴听完,让手下取出期票,当着对方的面撕碎,扔进了废纸篓。他告诉早已目瞪口呆的威尔考克斯,现在债务已了,你随时可以回家了。 威尔考克斯感动不已,对伍秉鉴连连感谢,不久就起程回国。 ▲十三行首富伍秉鉴。 伍秉鉴的真诚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他在同外商的生意中赚得盆满钵满。 到19世纪30年代,伍秉鉴的财富一度达到2600万银元,而且还依靠美国友人担任代理,在美国投资铁路、证券和保险等业务。 如果那时就有胡润富豪榜,伍秉鉴一定名列前茅。然而,凭借行商的身份致富,也注定了其凄凉的结局。 7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随着中美贸易的深入,美国开始参与鸦片贸易,输入中国的鸦片量由早期的一两百箱,发展到1500箱之多,就连伍秉鉴等富商也被卷入这一罪恶的贸易。 到19世纪早期,随着清政府加强对鸦片贸易的控制,两起与美国人有关的事件引发中美两国的贸易冲突。 1817年5月,中国海盗袭击了美国商船「 ”沃巴什”号,杀死船上多名船员,盗走了1万银元和35箱鸦片。 毕竟人命关天,当地政府迅速将海盗抓拿归案,其中5人被处死,货物全部归还美国。 但是,在货物中发现的鸦片引起轩然大波,中国官方第一次对美国走私鸦片进行谴责。 广东巡抚陈若霖授意行商,要求美国领事写信告知美国总统,禁止向广州输入鸦片,一经发现,将会扣留船只。随后,担保「 ”沃巴什”号的行商为此被罚款30万元,但这并无法阻止洋商将鸦片源源不断流入中国。 ▲十三行商馆。 1821年,「 ”德兰诺瓦”事件再次引发中美贸易危机。 当年5月,美国商船「 ”艾米丽”号停泊在广州黄埔港,船员德兰诺瓦与当地妇人郭梁氏买水果时发生争执,竟从船上扔下一个瓦罐,击中郭梁氏的头部,致其落水溺亡。 案发之后,中美双方各执一词,中方认为德兰诺瓦行凶杀人,美方却说妇人落水纯属意外。 当时的美国领事为避免麻烦,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赔偿妇人家一笔钱了事。于是成立了一个由美国商人、船员组成的15人委员会,将凶手关起来,准备自行审判,这可说是美国在华行使领事裁判权的初次尝试。 与此同时,番禺知县已通过验尸,确认郭梁氏是被击伤落水而死,便上门要求美国人交出凶手。美国人始终认为此案「 ”有失偏颇”,拒绝交人。 双方僵持了三周,广东当局将美国在广州的货船全部封舱,中止一切与美国人的贸易,并将负责「 ”艾米丽”号贸易的行商和翻译全部收监。如果不交出凶手,连生意都没得做了。 中国实行禁运后,美国人产生动摇。 到了10月23日,「 ”艾米丽”号不再抵抗。差役上船将德兰诺瓦缉拿归案,由广州知府和南海、番禺知县会同审理,判处德兰诺瓦绞刑,四天后处刑。审判期间,并没有任何美国人在场。 29日,中美贸易重开。不曾想,事件进一步发酵。 「 ”德兰诺瓦”事件过后,广东当局又在「 ”艾米丽”号上发现了鸦片。两广总督阮元大怒,认为「 ”该船必系专为贩卖鸦片而来,情极可恶”,要将其驱逐出境,从此不准再来粤贸易。 ▲手执烟枪的清朝官员。 两起案件进一步引起清政府对鸦片贸易的警惕,外国商人只好将鸦片的交易地点暂时转移到澳门东北方的伶仃岛上。 而事件中清政府对洋人的强硬手段,也成为日后西方列强在不平等条约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的缘由之一。譬如英国人就对美国人的妥协十分愤慨,认为「 ”美国人就这样卑鄙地将船员扔给清帝国‘残酷’的法律处置……应该永远唾弃这种行为”。 这一切,不过只是开端。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纷争。 中美贸易的恩怨情仇在此后两百年里还将不断上演,故事一旦开始,就不会轻易结束。 参考文献: 1.埃里克·多林:《美国和中国最初的相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2.李定一:《中美早期外交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林坚:《远渡重洋:中美贸易二百年1784-1999》,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李国荣 、 林伟森:《清代广州十三行纪略》,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范岱克:《广州贸易:中国沿海的生活与事业1700-184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人民军队的历程写出诞生 发展 壮大等下一篇:汉中之战赵云表现如何 汉中之战接应黄忠的是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