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最后的皇陵一囚徒天子光绪清崇陵

导语:最后一座皇陵中的囚徒天子光绪清崇陵的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光绪皇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帝陵的皇帝,亦是最充满悲剧色彩的皇帝。 地宫被盗 1938年秋,一股不明身份的军人窜进崇陵,他们从方城月牙城罩壁前撬开墁

最后一座皇陵中的囚徒天子光绪清崇陵的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光绪皇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帝陵的皇帝,亦是最充满悲剧色彩的皇帝。 地宫被盗 1938年秋,一股不明身份的军人窜进崇陵,他们从方城月牙城罩壁前撬开墁地的砖石,凿开地下城砖,掘一深洞,透过月牙石影壁下的土层再往上翻挖,便进入了地宫的隧道券。 这些人对崇陵的结构很熟悉,盗掘起来亦很内行。他们不像孙殿英那样,遇到石门和阻碍用炸药硬崩,而是用松杆木片拨开各道石门的自来石,进入金券。 他们用斧头把光绪帝梓宫正面砍开一个直径约3尺的圆洞,把光绪帝的尸体拖到棺外,再盗走棺内的随葬品。隆裕太后的梓宫是从上面宁丁开了盖子,盗走随葬物。而且,把册宝箱也打碎了,盗走了里面珍贵的玉册和宝玺。有人听说,这伙人把盗来的金银珠玉器皿文物卖给了京西八国教会,换得了五百套棉军装。 在清官档案中存有光绪帝随葬品的清单,主要的随葬品当时都被盗了。其中有绿玉佛手簪、绿玉葫芦、大东珠、饭块珠、珍珠、小飞珠、各色宝石、各种名贵皮毛、绸缎料衣服袍褂等等,计100多件。其中还有许多没上帐的。 崇陵,坐落于泰陵东北约十二里的金龙峪。清西陵最后一座帝王陵寝,亦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座帝陵。 牌楼门 崇陵始建于宣统元年二月初八日,宣统三年十二月因清帝逊位而暂时停工一段时期,后根据民国政府和清皇室签订的第五款:德宗崇陵尚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支出。经过一番协商后,袁世凯派出当时的国民总理赵秉钧直接负责,崇陵工程继续进行,直至1914年年底完工。耗时五年,耗费白银共计七百二十万两。 崇陵地面建筑规制由南往北依次是:五孔拱桥、五孔平桥、望柱、班房、牌楼门、神道碑亭、下马牌、神厨房、井亭、三孔拱桥、三孔平桥、东西朝房、东西班房、隆恩门、东西焚帛炉、东西配殿、隆恩殿、玉带河、陵寝门、石五供、玉带河、方城明楼、哑巴院、宝城、宝顶、地宫。 神道碑亭 清德宗景皇帝光绪崩于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民国二年即1913年12月13日葬崇陵地宫。 孝定景隆裕皇后崩于民国二年即1913年2月12日,同年12月13日葬崇陵地宫。 光绪帝朝服像 隆裕太后晚年像 陵址勘选: 光绪皇帝在位三十四年,但在位期间并未给自己修建帝陵,光绪皇帝驾崩后,其弟亦当时的摄政王,第二代醇亲王载沣以宣统皇帝名义发布一道上谕:大行皇帝尚未择有陵寝,着派溥伦、陈璧带领堪舆人员,驰往东、西陵,敬谨查勘地势,绘图帖说,奏明请旨办理。溥伦和陈璧也奉旨带领堪舆人员勘查东、西两陵许多地界,最终以东陵境内的兴隆台、长龙岭,西陵境内的丁家沟、金龙峪作为备选吉地。最终经过一番讨论,风水官一致认为金龙峪最佳,并极力推荐金龙峪。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十四日,宣统帝颁布上谕,正式决定金龙峪为光绪帝的万年吉地,确定陵名为崇陵,并任命载洵、溥伦、载泽、鹿传麟为承修大臣,并命庆亲王奕匡一同办理。 在宣统皇帝那道上谕可以得知光绪帝生前并未择选万年吉地,故而有人言之乃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矛盾导致。但是在于进化先生找到金龙峪图中发现,在图中金星宝盖上清楚的写道有:石柱系光绪十三年三月十四日立,故认为崇陵的选择和确定乃是光绪帝生前确定的,只是未施工修建而已。 崇陵兴建旧照 陵寝门 方城明楼石五供 建陵风波: 崇陵于宣统元年开始破土兴工,但是在动工一年后,发现金龙峪土质极其低劣。承修大臣,宣统皇帝的叔父载洵在写给皇帝的奏折中忧心重重的讲述了工程兴建的艰难:第一段地宫分位左右刨深之处,渐露巨石多处,凿打颇觉费力,且颇潮湿,有无沙水、尚难预料。方城地基,土质近似砂石,将来打桩,诚恐不易着手。第二段,隆恩殿地基西北角近倚山根,迤逦东南,土石深浅不一,打桩试验,施工甚难。第三段,殿座之下,亦多见有砂石。第四段,自碑亭、牌楼门前,依次地势愈低,多有砂石积水。从这些内容可以得知金龙峪土质之差,前期施工之难。但这些问题呈给朝廷,朝廷也束手无策,只能想办法兴建下去。 崇陵在兴建过程中,前期工程因有庆亲王奕匡参与,奕匡公然以陵寝工程修建招标大肆收取施工方的贿赂,对施工方的施工质量并未做到严格把关。后因清帝逊位,崇陵由民国总理赵秉钧负责,虽然赵秉钧对崇陵颇为尽力,但赵秉钧在督修陵寝时,在不远处为自己择选一处风水宝地,并且调出修建崇陵的工匠和材料为自己修建私墓。经过两者的前后作为,崇陵虽然在修建过程中耗资巨大,但质量却十分没有达到要求,完全是当时的豆腐渣工程。崇陵完工后,清遗老梁鼎芬为崇陵种植陵树,筹集资金多处奔波呼吁,经过梁鼎芬一番努力,崇陵共种植松、柏、桧、杨树四万零六百零一颗。 地宫内景和石门雕刻 民国二年,隆裕皇后驾崩,同年民国政府用火车驮载光绪帝、隆裕皇后梓宫合葬于崇陵地宫。至此,光绪帝和隆裕皇后永远躺在崇陵地宫。 光绪帝出殡旧照 最终命运: 1938年秋,一伙不明武装人员盗掘崇陵地宫。他们对地宫结构十分熟悉,毫不费力的进入地宫里面,将光绪帝棺椁尾部凿开一个大洞,将光绪帝遗体拖出棺椁,掠走棺内的陪葬品。又将孝定景皇后的外椁毁坏,将棺盖打开,盗走棺内珍宝。 光绪帝与隆裕太后棺椁 1980年四月,因雍正皇帝泰陵发现有被盗迹象,所以考古人员准备打开雍正皇帝的陵墓进行清理发掘,但是在往下发掘的时候发现墓葬只是上面受到了损坏,里面并未遭到盗掘。故国家紧急下令停止泰陵发掘工作。为了弥补泰陵不能发掘的缺憾,同年七月,国家下令清理早已被盗的崇陵。 地宫被盗照片 考古人员在清理崇陵地宫时发现,崇陵地宫内寒气逼人,里面十分潮湿,并且地宫大门被打开,露出被凿开一个大洞的光绪帝棺椁。进入地宫后首先发现化作骷髅的隆裕皇后仰面向天,两只黑洞般的眼睛直直望向上方,仿佛在控诉着不甘和愤怒,并且由于盗洞破坏了墓室的密封,地宫中十分潮湿,顶部不断滴水,隆裕皇后的遗体早已被侵蚀成烂泥,整个棺椁成为一个酱缸,令人呕吐。而光绪帝遗体面朝下俯卧的,这位皇帝的肉身除去少量软组织已经基本腐烂殆尽,只有小腿处尚有肌肉附着,棺内遗骨周围都是烂泥似的糊状物。在清理过程中发现,光绪帝、隆裕皇后棺椁放置一些香料,并且在地宫金井,光绪帝、隆裕皇后遗体和棺椁中发现幸存的陪葬品,共有二百多件。崇陵地宫经过一番清理后,崇陵地宫于1980年9月1日对外开放,直至现在。 清理地宫旧照 光绪帝遗体照 崇陵地宫清理之后,考古人员将光绪皇帝残存的龙袍衣物,发辫等拿去化验,发现光绪皇帝死因是死于砒霜中毒。但光绪帝是被何人所害是众说纷纭,无法得到确凿的证据。这也成为一个不解之谜! 光绪帝残存衣物和发辫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10首诗词下一篇:吕布被杀後 赤兔马被关羽所得 方天画戟和貂蝉去哪儿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