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七七事变简介 卢沟桥事变简介

导语:卢沟桥事变简介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为了占领中国,日本军队首先入侵中国东北,然后继续向南推进,企图占领华北。自1937年6月以来,驻扎在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军事演习。1937年7月7日下午,日军华北卫戍第一联队第三旅第八中队在中队队长清水二郎的带领下,携带实弹驱车前往

卢沟桥事变简介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为了占领中国,日本军队首先入侵中国东北,然后继续向南推进,企图占领华北。

自1937年6月以来,驻扎在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军事演习。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军华北卫戍第一联队第三旅第八中队在中队队长清水二郎的带领下,携带实弹驱车前往离卢沟桥中国卫戍驻地较近的回龙寺与大瓦窑之间地区。

晚上7点半,日本人开始锻炼。

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区域传来枪声,一名士兵“失踪”,立即强行进入中国驻军驻扎的宛平古城,中国29军37师110旅219团严词拒绝。

日军一方面部署作战,另一方面又以“枪炮声”“士兵失踪”为借口,假装与中国谈判。

中国驻军拒绝了这一要求。

日军向卢沟桥开火,袭击了城内的中国守军。

中国守军29军37师219团进行了反击。

这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

7月8日上午,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向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

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国民革命军官兵奋起反击。

团长沈上前线指挥战斗,最后牺牲了。

日军挑起七七事变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呼吁:“全体中国同胞,平金危在旦夕!华北有危险!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提出“不要让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的一寸土地!”

“保卫国家的最后一滴血!”响亮的口号。

蒋介石提出了“不屈服,不扩张”和“不打仗,就一定要抗日”的方针。

蒋介石曾致电宋、秦德春等人,“宛平古城要坚守不退”,“卢沟桥、长辛店不可失”。

1937年7月29日,29军第38师在副师长李文田的率领下,打响了平津保卫战。

第38师在天津火车站和广海寺进攻日军,取得了很大的收获。但遭到日军飞机轰炸,伤亡惨重,遂奉命撤退。

30日,天津沦陷。

扩展数据:

1、事件背景: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吞并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的,是其全面侵华的开始。

全面侵华,在中国建立殖民统治,是日本帝国主义的长期政策。

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建立现代天皇制的同时,迅速走上了扩张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制定了以中朝为主要侵略对象的所谓“大陆政策”。

20世纪初,日俄战争后日本取代沙俄,扩大在中国东北的殖民势力,派驻关东军,成立殖民组织“南满铁路公司”,以中国东北为基地对中国进行殖民扩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利用西方列强无暇顾及东方的时机,极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出兵山东,胁迫袁世凯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将侵略魔掌伸向中国大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企图通过掠夺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来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并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精心策划了对中国的侵略。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对东北地区发动突然袭击,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占领了整个东北地区。

次年,日军进攻上海,攻占华北大片地区,威胁平金,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并在华北从事所谓“自治运动”,企图长期占领这些地区。

1936年日本总体战略计划——“国策基准”出台后,日本举行“将官演习”,向参加演习的将官们讲解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战争计划。

此后,日本向中国东北增派军队,派遣精锐的关东军到平金,并频繁举行军事演习挑起战争。

1937年7月3日,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向日本政府提出立即打击中国的建议,立即发动了七七事变。

7月9日,中日交战双方达成口头停火协议。

然而,与此同时,日本趁机从中国东北和朝鲜向华北部署了2万多名士兵和100多架飞机。

7月17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在华北演习兵力时制定了《对华战争指导纲要》,日本政府决定调动40万兵力,企图以武力毁灭中国。

2.事件的影响:

七七事变后,日本几乎动员了全部军事力量,标志着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中国开辟了东方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

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终于形成;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经过流血牺牲和艰苦卓绝的抵抗,中国人民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七七事变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平型关大捷是谁指挥的 历史上平型关大捷是谁指挥的下一篇:浙江省农科院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历史沿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