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旗袍款式 快来看看这三个时期的旗袍样式

导语:清代旗服在清朝浓厚的封建伦理氛围下,女性不可能像现代人那样展现自己的曲线。清代的旗装制作成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体的曲线不外露。虽然有人认为旗袍是改成满族妇女的旗装,但旗袍不是旗装。旗装是满族人的民族服装。旗服多采用直线,衣身宽松,下摆不开,胸腰尺寸接近连衣裙的尺寸比例;袖口领口有很

清代旗服

在清朝浓厚的封建伦理氛围下,女性不可能像现代人那样展现自己的曲线。清代的旗装制作成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体的曲线不外露。虽然有人认为旗袍是改成满族妇女的旗装,但旗袍不是旗装。

旗装是满族人的民族服装。旗服多采用直线,衣身宽松,下摆不开,胸腰尺寸接近连衣裙的尺寸比例;袖口领口有很多滚动的装饰。

黄色是皇室的专属颜色,为人民所禁止。旗服颜色鲜艳复杂,材质等颜色种类繁多,喜欢用高对比度的颜色。领口、袖头、襟片处都加了几条亮色的花边或彩齿。旗装是一种平服,卷成了旗装除了面料之外唯一的设计空,所以有多卷就美了。

清朝末年,“十八嵌”盛行。清代旗服图案多为素描,龙狮怕生百兽,凤鹤鸟,梅兰竹菊花,八宝八仙,福禄犀首等。

民国旗袍

自1840年以来,西方文化入侵了清朝的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城市,尤其是上海,因为中外文化的混合居住,在西方文化中获得了第一名,他们的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化。

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的旗袍,是由中国传统长袍塑造而成的,民国时期的女性吸收和改良了西方的服饰风格。当时没有专业的服装研究中心,服装款式被千家万户改变,在时代和时尚的影响下不断变化。

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中国旗袍流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高、袖短、开衩高,完全脱离了旧的款式,改变了中国女性长久以来的旧面貌,充分展现了女性的体态和曲线之美,正好适合当时的时尚,为女性解放做出了贡献。绿布旗袍在当时女学生中最受欢迎,在全国范围内不胫而走,几乎成为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新女性的典型服饰。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作为引领时尚潮流的现代女孩和名媛影星,她们在旗袍款式上的新鲜感也推动了它的发展,比如名媛唐颖等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家尚云时装公司。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旗袍几乎成为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和达官贵人的妻子都穿旗袍。旗袍甚至已经成为社交场合和外交活动的正式服装。后来旗袍也传到了国外,被其他国家的女性穿着。

三四十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也是近代中国女装最辉煌的时期。此时的旗袍比较修长,与此时欧洲流行的女装廓形相吻合。

这时的旗袍已经完全跳出了旗姑娘袍的局限,是一种“中西合璧”的新款式。起初,有“其他学校”的说法。旗袍有一部分是西化的,在领子和袖子外面采用西式处理,比如荷叶领、西式翻领和荷叶袖,或者左右开襟的双门襟。这些改革虽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却显示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自由,旗袍的原始公式已经没有必要遵循了。旗袍与西式大衣的结合也是“独特派”的一大特色,使得旗袍进入国际服装家族,可以与各种现代服装相结合,标志着它已经“国际化、现代化”。

20世纪20年代的旗袍依然宽大挺拔;呼应当时流行的倒袖,旗袍的下摆比较大,整个袍身也是“倒大”的造型。然而,肩膀、胸部甚至腰部都呈现出合身的趋势。张爱玲说:“早期的旗袍严冷古板,带有清教风格。”如果说善于观察和描写时尚的女作家指的是20世纪20年代,那么她童年的印象一定是“严谨冷峻而方正”。

20世纪30年代末,“改良旗袍”出现。旗袍的裁剪方式和结构更加西化,旗袍更适合胸腰省份。同时出现肩缝和袖子,使肩膀和腋窝贴合在一起。

有些人还会做比较柔软的垫肩,被称为“美丽的肩膀”。这说明女性开始抛弃以肩部剪裁为特征的旧理想角度。这些削减和结构性变化都是在上海完成的。上海鸿翔公司的后人金泰军先生坚信这一点。虽然他没有亲身经历过整个过程,但他在40年代洪祥工作时,可以从老师傅那里得到很多关于它的信息。

此时的旗袍已经成熟定型,未来的旗袍已经不能跳出上世纪30年代旗袍所确定的基本形态,只能在长度、薄度、装饰上做一些改变。全世界女性喜爱的旗袍是20世纪30年代旗袍的典型。20世纪30年代,旗袍以海派旗袍为蓝本。

20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的影响,改良旗袍逐渐在女性中流行起来。旗袍的款式很多,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改良旗袍几乎成了30年代中国女性的标准服饰。

此时时尚时尚中心早已从江苏、杨搬到上海,上海也是女性寻求解放的重要重镇。传教士、商人和革命者竞相创办女子学校,掀起了女权运动的浪潮。

追求解放的社会风气一扫穿衣打扮上的陈规陋习,趋于简洁,力求色彩优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美。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的,它与脚的后部一样长,并添加到短外套中。之后,长款马甲换上了带袖的款式,成为了新旗袍的原型。

据说在时尚界获得第一名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第一批人物。当时,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形象。她们是文明的象征,是时尚的先行者,甚至还有名人、时尚人物装扮成女学生。

现代旗袍

20世纪初,流行喇叭形宽袖短外套和外套在地上前后放置的无袖长背心。从那以后,旗袍在侧面、袖子、翻领和衣领上做了一些改变,增加了装饰,做了复杂的改变。但还是保持了老旗袍马甲的挺拔宽大风格,采用了传统的直线裁剪方式,并没有显露出女性的婀娜身材。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末,旗袍在长度、宽度、开口高度、短袖和长袖、高领和低领等方面都有反复的变化。1929年,受欧美短裙的影响,中等长度的旗袍开始变短,下摆缩至膝盖,袖口变得越来越短越来越小。

后来有了校服旗袍,下摆缩至膝盖以上1寸,袖子是西式。这一变化受到了批评。1931年后,旗袍开始变长,下摆下垂。30年代中期发展到极致,袍底垂下遮脚,称之为“扫旗袍”。旗袍的袖子,用来遮住手腕,被缩短到肘部。之后,袖长变得越来越短,缩至肩下两寸。1936年以后,几乎是无袖的。

清朝时,旗服打不开。旗袍出现后,在缩短袖子时,旗袍悄悄打开左侧的下开衩。后来胃越开越高,逐渐到达膝盖和大腿。由于反对,长袍一度回到膝盖以下。然而,舆论压力一减轻,朝服迅速上升。1933年后,大开叉旗袍流行起来。

传统旗袍是高挺领的上下直线。三十年代初,长袍的腰部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收缩,1934年后,女性身体的曲线终于显露出来。高耸入云的高领逐渐变短,后来有些变成了无领旗袍。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们对服装美的追求已经完全转化为对革命工作的热情。以旗袍为代表的闲适淑女形象在这种氛围中失去了生存空...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字体的演变7个阶段 七大发展演变过程告诉你汉字的历史变迁下一篇:杜鹃花得红字 描写杜鹃花的古诗20首 赞美杜鹃花的经典诗句都在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