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明朝疆域 明朝疆土为何没有元朝的大 都丢失了哪些领土

导语:元朝的面积超过1400万平方公里,北起贝加尔湖,南至缅甸,西至哈密,东至朝鲜。但明朝建立后,他们对原属元朝管辖的缅甸土司、吐蕃各部、关西七味、东元帅府等地区关注甚少。他们只满足于名义上的册封,最终将领土缩小到400万平方公

元朝的面积超过1400万平方公里,北起贝加尔湖,南至缅甸,西至哈密,东至朝鲜。但明朝建立后,他们对原属元朝管辖的缅甸土司、吐蕃各部、关西七味、东元帅府等地区关注甚少。他们只满足于名义上的册封,最终将领土缩小到400万平方公里。

蒙古各部损失了400万平方公里

明朝建立后,北方的元朝残余主要分为三部分。其沙漠是元顺帝的主力,东有那霸楚,西北有库阔帖木儿。这时,蒙古并没有放弃皇帝的称号,于是朱元璋不断攻打蒙古。在最初的几次战役中,明军取得了胜利,这使得明朝能够控制莫南河套地区。1372年,朱元璋从徐达、李文忠、盛丰等地派出5万骑兵进攻北元。探险遭受了巨大的挫折。至此,朱元璋认为蒙古所向披靡,于是放弃了进攻蒙古的主动权,命令军队驻扎在长城沿线,不断修筑城墙成为防御。朱元璋的政策使得蒙古的本部始终没有攻下,明朝和蒙古打了200年杀了。明朝嘉靖年间,蒙古势力强大,基本占据了长城以北地区。从此,明朝和蒙古以长城为界。

瓦拉和鞑靼覆盖400万平方公里

大兴安岭两侧是蒙古高原的东部。蒙古有三个部落,即五粮哈部落、翁牛特部落和乌孜耶特部落。元朝末年,那霸派出20万蒙古军队驻扎在这里,是北元三大残余之一。1387年,朱元璋派盛丰、傅友德、蓝玉等前往。带领20万大军进攻那霸楚,那霸楚各部相继投降。第二年,蓝玉还派兵北伐到蒙古哈塔米帖木儿,去海里捕鱼。1389年,明朝在这里授予了三位王公的爵位,分别是多燕、泰宁、扶余三味,史称“五粮哈三味”或“多燕三味”。然而,吴良哈在第二年背叛了。此后,吴良哈处于明朝和蒙古之间,所以总是在两种势力之间摇摆不定。最后,在瓦剌和鞑靼繁荣之后,五粮哈彻底投靠了蒙古。

嘉峪关以西,有察合台皇室的蒙古贵族七人。打败库阔帖木儿后,朱元璋派使者在此爱抚蒙古群臣,最终册封安定、阿端、渠县、韩栋、沙洲、金池蒙古、哈密等七个卫所,史称“关西七卫”。但是明朝没有在这里驻扎一兵一卒,也没有派官员管理。明朝也想尽办法把关西七省分割开来,让他们自相残杀,不把他们当自己人。所以关西七部并没有真正服从明朝,也没有听从明朝的命令,经常拦截明朝的使者。瓦剌繁荣后,七个关西部陆续向瓦剌投降。瓦剌衰落后,吐鲁番强盛起来,不断攻打哈密等部。明朝只派了一支军队来协助战争。终于在1513年,哈密沦陷。明朝的势力范围现在已经退到嘉峪关。

吐蕃损失了250万平方公里

1239年,沃端率领蒙古人进入吐蕃地区,分裂的吐蕃势力崩溃,向蒙古投降。1247年,吐蕃宗教领袖萨迦班智在《萨迦潘地塔致吐蕃人的信》上签字,规定吐蕃属于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宣布继位为中国皇帝,建立了元朝。吐蕃地区也归元朝郑玄研究所管辖,在西藏,检查民户,设立驿站,收税,驻兵,任命官员,实行历法和刑法的统一。元朝在西藏设立了伍肆藏族宣慰司,有13万户,几千个机构。这些措施正式标志着西藏有史以来第一次完全纳入中国领土。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派使者到吐蕃地区拉关系,希望继承元朝在吐蕃地区的管辖权。一开始,它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果。乌兹别克人的宗教领袖给南迦巴赞布皇帝拍照,洪武六年来到南京。明朝被授予“盛世佛教大师”的称号。此后,明朝授予乌藏、多干卫武将称号。1372年,朱元璋册封帕木诸巴和尚张洋沙甲为“清空大师”。因为这些宗教领袖在明朝得到了大量的“回馈”,他们去了吐蕃之后,更多的“僧人”千里迢迢来到明朝请求封爵。永乐年间,这些僧人被册封为大宝、大乘、大慈、朱华、福觉、赞善、监护、文觉,共八王。

但事实上,明朝的册封都是一些高僧,也叫“僧官”,明朝的册封基本没有达到世俗的水平。明朝对吐蕃地区的政治格局知之甚少,从未派过官员或士兵去西藏。为了在吐蕃地区获得马匹,明朝在茶马贸易上允许与吐蕃进行内部贸易,为了使茶马贸易正常进行,明朝还在川西地区修建了驿站。除了茶马贸易之外,明朝与吐蕃的民间经济交流基本受到限制和禁止,这与明朝对关西七省、五粮哈三省和女真族地区的政策是一样的。所以吐蕃对明朝从来没有归属感。因此,可以说吐蕃从未被纳入明朝版图。明朝后期,蒙古人在吐蕃建立了霍旭德汗国,他们的大汗和宗教领袖直接向东北的皇太极投降,无视明朝。

黑龙江流域放弃200万平方公里

黑龙江流域,元代曾属辽阳省管辖,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元朝还在黑龙江入海口的特林设立了东元帅府。元朝灭亡后,这里出现了一段真正空的权力时期。明朝建立后,辽阳大官刘一投降明朝,朱元璋建立辽东杜诗。为了控制黑龙江流域,朱元璋派遣使者前往女真族地区的招抚。但朱元璋只向傅求情,而朝鲜则直接出兵,将其领土北移至鸭绿江-图们江,并设立“西北四县”和“东北六镇”,朱元璋和不得不承认。

永乐年间,招募女真族大获成功,这些部落表达了对明朝的臣服。因此,朱迪于1411年设立了新尔干都司,位于东元帅府故里的泰林,这显然是对元朝政策的继承。然而,明朝对女真族地区的控制有限。1434年,明宣宗采取全面收缩战略,努尔甘都司撤往辽东。这表明明朝放弃了黑龙江流域。

女真人表示臣服时,被明朝封为卫。后来越来越多的魏被明朝册封,后期达到384魏。但实际上,自明朝从努尔根都司撤退后,并没有向黑龙江流域派出一官一兵一卒,明朝的军队基本都撤退在辽东。明朝还在辽东修建了1900多里的辽东边墙,以抵御女真族的进攻。明朝还禁止女真族和汉族之间的贸易,只允许女真族的首领来朝廷进行“贡”贸易。明朝英宗时期,这些女真人开始进攻辽东,明朝与女真人的关系变成了敌对关系,此后他们又进行了百余年的争斗。

印度支那半岛占地100万平方公里

元朝时,忽必烈对缅甸发动了两次战争。战争期间,缅甸的巴干王朝分裂,于是元朝在缅甸设立了许多土司,如邦亚、云原、孟光、木邦、莱蒙、同熙、孟河、孟光等。,均属云南省管辖。这是土司第一次在东南亚设立。除了缅甸,元朝设置的土司也分布在老挝和泰国北部,包括车里路的军民总管理处、孟卿的宣威署、巴白的宣威署、老挝的老高军民总管理处。这些元代设立的祝酒会主要由泰国人居住,他们有着相同的语言、文化和地域。时至今日,缅甸的这些地区仍被称为掸邦。

明朝建立后,1382年云南入驻,于是派遣使者到中南半岛招募,宣布继承元朝的土司政策。于是,这些祝酒词相继接受了明朝的封爵。永乐初期,宣威大臣有10人,包括蒙阳、木邦、缅甸、大沽拉、地乌拉、迪玛撒、陆川、车车、老挝等,800人。然而,明朝仍然没有向这些地区派遣一名士兵和一名官员。这些土司虽然名义上属于云南,却被称为“洋人”。明朝和这些土司是通过朝贡联系在一起的,但基本上没有民间联系。因此,明朝对这些土司的控制远不如云贵高原土司那么激烈,甚至完全没有控制力。

永乐年间,缅甸进入南北朝时期,南方是巴古王朝,北方是阿瓦朝。这两个朝代互相争斗了四十年。当时,除了这两个朝代,缅甸还有徐东、木邦、蒙阳、蒙密、阿拉干等国。他们中的一些人名义上接受了明朝的封爵,但实际上是缅甸的总督之一。博古王朝的崛起,也使得大沽拉、地乌拉、地玛撒三大宣传部门直接与明朝断绝联系,成为博古王朝的一部分。

明末,缅甸中部的东禹王朝崛起。1551年,东禹王朝消灭了阿瓦朝。至此,缅甸再次宣布统一。1556年至1557年,东禹王朝先后征服了翁邦、孟密、孟珙、杨蒙、孟乃、梁瑞、尧绍、孟别等地,当地的山民纷纷投降。到1581年,东禹王朝所属的国家多达51个。此后,东禹王朝不断进攻明朝的“外场”宣慰司,明朝也派兵参战。双方的战争一直持续到1606年,最终缅甸占领了木邦,标志着云南“外场”土司的陨落。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王莽穿越的证据游标尺 王莽穿越论的争议下一篇:跳蝻 黄脊竹蝗发生规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