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陈独秀简介 陈独秀人物介绍

导语:陈独秀原名陈庆通,陈干生,又名仲父、石昊安,安徽怀宁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早期党的主要领导人。1920年初,陈独秀赴上海成立早期共产党组织,发起成立中

陈独秀原名陈庆通,陈干生,又名仲父、石昊安,安徽怀宁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早期党的主要领导人。

1920年初,陈独秀赴上海成立早期共产党组织,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后来,他担任中央局执行委员会主席、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并担任第一至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陈独秀于1927年7月离开党中央。1929年11月,因对中东路事件发表不同意见,被中共中央开除党籍。1931年5月,他被选为中国托洛茨基组织的中央书记。1932年10月,被国民政府逮捕,判刑后关押在南京。抗战爆发后,于1937年8月刑满释放,先后在武汉、重庆生活,最终在重庆江津长期居住。1942年5月27日去世。

陈独秀以公道正派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威望。他是那个时代站在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最前沿的人物,为中国历史的前进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由于其一生的诸多变化,成为一位复杂的历史人物。

他从一个全能的革命者、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转向托洛茨基主义。后来虽然脱离了托洛茨基主义,但并没有回到马克思主义的轨道上来。这是他一生的悲剧。陈独秀的主要著作有《独秀文存》、《陈独秀文选》。

性格影响

首先,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也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发起者。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民主和科学旗帜的人,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仍在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

第二,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指挥,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五四运动能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与他的活动、指导和影响是分不开的。

第三,陈独秀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阵地。《新青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刊物,教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其功能是任何其他报纸都无法替代的。

第四,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没有陈独秀,中国共产党就不会在1921年成立。

第五,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届至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最重要的领导人。

第六,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和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性格评价

1991年,胡在《学术月刊》第11期发表陈独秀的文章,指出:“从1900年参加反清运动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陈独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奋斗了27年,做出的贡献比他的前辈和同行多得多。

在他生命的最后十五年,在旧中国的泥潭里,陈独秀还在一瘸一拐地前行。虽然他支支吾吾,时而跌跌撞撞,时而摔跤,但他毕竟没有成为汉奸,汉奸,也没有做出任何伤害我们伟大民族伟大的民族性格和人格的事情。"

著名党史专家廖改龙指出:“纵观陈独秀的一生,他的历史功绩是主要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确实有点像俄国革命中的普列汉诺夫。我们要宣传陈独秀的历史功绩,确认他是中国革命史上的杰出人物,永远记住他。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天仙公主 黄梅戏《天仙配》赏析下一篇:油库爆炸 黄岛油库遭雷击起火爆炸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