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郭松龄为什么要反 还原郭松龄为什么反奉的真相 讲述郭松龄怎么死的原因

导语:  郭松龄为什么反奉,当时的郭松龄与张学良的关系应该说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这样好的关系当时也是让很多人羡慕和感叹的。关系这样好的两个人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反目成仇,不共戴天的。郭松龄怎么死的呢,不顾兄弟情谊执意反奉的他,结局如何也是让人疑惑不解的。小编为你揭秘。  郭

  郭松龄为什么反奉,当时的郭松龄与张学良的关系应该说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这样好的关系当时也是让很多人羡慕和感叹的。关系这样好的两个人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反目成仇,不共戴天的。郭松龄怎么死的呢,不顾兄弟情谊执意反奉的他,结局如何也是让人疑惑不解的。小编为你揭秘。

  郭松龄崛起于1919年2月,这一年,张作霖重开东三省讲武堂,郭松龄被调入东三省讲武堂任战术教官。在这里,他结识了张学良,命运从此改变。时年郭松龄36岁,张学良19岁,二人一见如故,结下深厚的师生情谊加上兄弟感情。张学良曾这样评述他与郭松龄关系的开始:“学良有动于衷,又奇公学识,有罗为己用之意”。从此,郭松龄扶摇直上,事业开始步入快车道。

  张学良毕业后,出任张作霖卫队旅旅长,他向张作霖力荐郭松龄出任自己的副手。此后,只要张学良升官,郭松龄也跟着升。从担任东三省巡阅使署卫队旅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起,郭松龄先后担任调停直皖战争先锋司令、陆军第八混成旅旅长、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东路军第二梯队副司令、第二次直奉战争奉军主力之一第三军副军长、奉军第三方面军副司令,几年之间就当上了奉军主力的统帅。在张作霖眼中,郭松龄已等同于儿子张学良,提拔他,就是扶持张学良。

  对此,郭松龄心知肚明。 1925年11月28日,也就是反奉战争爆发后的第七天,郭松龄在河北滦州《晨报》上发表了《致张学良信》,信中关于这点说得很明白:“汉卿军长均鉴:松龄自受知遇,以至今日,一身所有,皆公所赐。故夙夜策励,欲有所建立,以报大德,况老而无嗣,独夫终身,功名事业,悉无所用。凡所希之功名,皆为公而求……”

  这句话准确地表述,应该是郭松龄一手托起了张学良,张学良早期的所有功绩都是在郭松龄的襄助下完成的。

  郭松龄担任卫队旅参谋长后,专心致力于训练、整顿军纪,不到一年的时间,卫队旅中的绿林积习一改殆尽,整个军队面貌焕然一新。不久,张学良率领部队到吉黑剿匪,郭松龄以卓越的军事才干,指挥军队剿匪大获成功。张学良初试便一鸣惊人,在奉军中得到“老子英雄儿好汉”的美誉。

  1921年5月,郭松龄被破格提拔为扩编后的陆军混成第八旅旅长,与张学良任旅长的第三旅合署办公。张学良完全将军队的指挥权和人事权交给郭松龄。在郭的主导下,三、八旅开始创办军需独立制度、提拔军事院校毕业的学员出任官佐,战斗力大为加强,远远地将仍有绿林习气的其他各旅甩在后面。一段时间里,张学良和郭松龄的军队成为奉军的模范军队。

  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由张学良任司令、郭松龄任副司令的奉军东路军第二梯队在奉军整体溃败中,撤退有序,在临榆、抚宁一线顽强地抵抗了几倍于己的追兵,阻止了直军突破山海关防线直取奉天的进攻,使得奉军的主力得以安全撤回奉天。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张作霖将奉军编为三个军,张学良和郭松龄为第三军正副军长,是奉军的主力。在山海关、九门口的主战场上,郭松龄在关键的石门寨、黑山窑战斗中,率领部队,身先士卒,英勇善战,一举突破直军防线,为奉军立下了赫赫战功,舆论和奉系集团内部也开始对张学良有了更多的期许。

  在长达七年的合作中,张学良和郭松龄的共事与合作始终为奉系集团内部众多人士羡慕不已,也为外人津津乐道。据张学良1926年12月31日自责通电中说:“爰识郭某于寒微,遂竟倾心相属七年,赞翊擎画多方,昕夕无间,情同手足,方期危舟同济,共渡狂澜……”时人评价说:“张对郭推心置腹,而郭对张也鞠躬尽瘁。一般人都认为郭是张学良的灵魂”。张学良自己就曾经公开地说:“我就是茂宸,茂宸就是我。”

  郭松龄早年是同盟会会员,有着很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东北讲武堂时期,郭松龄与张学良就曾多次在一起畅谈共创伟业、大展宏图、造福桑梓的梦想,二人互相激励,誓以造福天下为己任。

  对此,张氏父子信以为真。郭松龄发出讨奉通电时,张作霖以为张学良和郭一同密谋反对自己,逼自己下台,大骂张学良学唐太宗李世民,逼老子下台。眼看着郭的大军势不可挡地向奉天杀来,张作霖一边准备火烧大帅府,退往日租界,一边给张学良写信,“恭请”张学良回奉主政,让他和郭松龄一起上台表演。张学良得信后,大放悲声,气得欲跳海。

  郭松龄起兵反奉之初,是打着张学良的名义进行的,不仅郭的部队被蒙在鼓里,就连张学良也是被蒙骗。张学良在得知郭发布通电是“清君侧”,惩办杨宇霆,请张学良主持东三省大政之时,想尽各种办法企望能够与郭松龄见上一面,然而郭却决绝的不与张学良见面,甚至不接张学良打给他的电话。张通过写信仍幻想可以劝说郭松龄幡然悔悟,甚至可以答应郭提出的任何停战条件。 张氏父子直到此时仍没有洞察郭松龄起兵的真正用心。

  其实,郭松龄的反意蓄谋已久。郭松龄属于志大谋深、不甘居于人下之人。虽然张学良给了他充分的信任和充分的权利,他从心底感谢张学良,但对张学良仅凭父荫、小小年纪就当上统兵主帅是很不服气的,尤其是对张学良了解越多,这种不屑也就越深。1925年11月30日,也就是反奉的第九天,郭松龄在给张学良的信中,将多年来对张学良的不满和怒气一股脑地发泄出来:

  “我公为人多疑好杀……公明知龄与韩不能相容,而此次出兵,又复使伊与龄并列,更委于珍为副军团长,使龄受其节制。公乃诿为主帅意旨,事前不知,此语谁相信耶?……而龄所保荐部下之不信任,龄所陈述政见之不采纳,犹其余事耳,此应请公反省者一也……嗣与李景林榆关血战,我公父子始得保持地位,至于今日。我公父子对李景林及松龄之信用,果何如耶?此应请公反省者二也。……去年榆关战役子弹缺乏时,我公复欲支身后去,经婉劝始止。公乃自云”不忍舍弃将士“,证以前事,龄实未敢深信。此愿我公反省者三也。”

  至于张作霖,郭松龄更是早有不满。他看不上张作霖的治军手段,看不上张作霖身边的人。不满于张作霖穷兵黩武,为自己的欲望用兵关内,而不管百姓死活。更不满于张作霖与日本人的狗扯羊皮。第二次直奉战争中,郭松龄率奉军的主力浴血奋战,居功至伟。但在战后论功行赏时,张作霖任命杨宇霆为江苏督军,姜登选为安徽督军,郭松龄却没得到什么实惠。此事引起郭松龄的极大不满,多年的积怨都涌上心头,开始瞒着张学良秘密筹划起兵反奉。

  郭松龄反奉,对张作霖和奉系集团是个沉重的打击,在张作霖的个人生涯中也是一次巨大的挫败。在奉系集团内部,虽然有过像汤玉麟、张景惠、杨宇霆那样身居要职的人反对过他,但最后都有惊无险,平安地渡过危机,反而被他利用,树立起自己的威信,使奉系内部更多的人死心塌地地跟从他打天下。但郭松龄的反叛,事情就不这么简单了。因为在奉系所有人的眼中,郭松龄就等同于张学良,谁都知道张作霖对郭松龄恩重如山,郭松龄唯老张家是从。现在最恩宠、最信任的人反了,等于在张作霖心中剜了狠狠的一刀,让他在所在人面前都觉得抬不起头。

  在处理郭松龄反奉兵败的善后会议上,张作霖仍恨恨不休地大骂张学良和郭松龄:“我姓张的用人,向来一秉大公,赏罚分明,并不是我自己养出来的都是好的。小六子这个损种上了郭鬼子的贼船……我姓张的向来一秉大公,李景林、张效坤、许兰洲这些人都是外来的,和我素无瓜葛;还有于孝侯是吴子玉的外甥,谁不知道我和曹吴对头多年,可是我对他外甥是重用的。郭鬼子这个鳖羔子,到沈阳来,打个行李卷,只有两个茶碗还有一个没把的。小六子说他是个人才,能吃苦耐劳,我一次就给他两千块大洋,给他安家。那时候他感激的把他妈给我当老婆他都愿意。他自以为有功,在座的谁不比他资格老?汤二哥和我穿一条裤子,出生入死,现在和郭鬼子拉平辈。小六子上了贼船,郭鬼子教他学李世民……”

  张作霖一生崇信关羽,讲究忠义,对所谓的离经叛道、忘恩负义深恶痛绝。所以,事后不但将郭松龄处决,还把他剁去双脚,在小河沿曝尸三日,并将其惨象拍成照片分发东三省全境。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艾滋病阻断药多少钱 什么是艾滋病阻断药?艾滋病阻断药哪里有卖下一篇:艾滋病毒初期感染症状 Hiv阴性是什么意思?hiv感染初期有哪些症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