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明朝的实力强大到什么程度 看看这10项记录就知道了

导语:明朝的实力到底有多强?这是很多读者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和读者一起了解一下,给大家一个参考。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引人注目的大国。其实我们在中国古代的实力足以让我们大吃一惊,比如汉朝,唐

明朝的实力到底有多强?这是很多读者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和读者一起了解一下,给大家一个参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引人注目的大国。其实我们在中国古代的实力足以让我们大吃一惊,比如汉朝,唐朝,明朝,清朝。今天,我们关注的是明朝。据说当时创造了20个世界第一,听起来很震撼。虽然不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的朝代,也不是中国古代最广泛的朝代,但他创造的世界第一足以让后人赞叹。

1.当时人口最多。当时朝廷统计全国约6000万人,包括部分难民和未统计的。很多学者估计,明朝中后期,中国人口在1.2亿到2亿之间,约占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可以称之为人口大国。古代中国清朝人数最多。据文献记载,清末人口达到4亿左右。

第二,世界上最大的矿产资源,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大国,尤其是铁矿石。据说明朝万历年间产量达到9000万吨,是宋朝的两倍。这个记录保持了200年,煤矿产量丰富,瓦斯技术领先世界,白银占有量世界第一。中国不仅以茶、丝绸和瓷器闻名,而且位居世界第一。

第三,当时海军实力世界第一。从朱元璋的鄱阳湖之战到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多年来没有失败过。郑和七下西洋就是最好的例子,其中最大的一次是下西洋,有240艘船,包括世界上最大的船,长150米,宽30米。海员和航海时间都是前所未有的。英国历史学家孟席斯写道:他的航行比哥伦布的好。有人说出海的目的是炫耀国力和贸易,也有人说是找朱允炆。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当时的海军实力是世界上最强的,其中几次战役证明,与葡萄牙的屯门和鲁比亚湾、日本的吕梁、荷兰的澎湖和廖罗湾的战役都以明朝的胜利而告终,牢牢控制了周边的海权。

第四,当时经济实力世界第一。事实上,在古代世界历史上,除了罗马帝国短期内获得第一名之外,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1250年,杭州人口100多万,而欧洲最大的城市巴黎只有10万人口。可以想象差距有多大。自开辟海上和陆地贸易之路以来,中国的茶叶、瓷器和丝绸一直出口到海外,以换取大量的真金白银。

第五,军队数量和实力世界第一。为什么这么说?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兵力超过200万,是欧洲所有军队的总和。而且朱元璋和朱迪是交战国,多次在北方作战。就连明朝皇帝朱迪也五次出使蒙古,每次出兵都超过50万。他终于在第五次回朝鲜的路上死去,也击中了现在的越南地区。虽然没有元朝那么宽,但是如果他真的想远征的话也不会差。

第六,武器军工产值世界第一,世界第一矿中国造,包括远程火炮,步枪,地震射线,毒气弹,让你大吃一惊。为什么这么厉害?说到军事,我们不做太多分析。

七、陆地面积,军事实力很强,自然陆地面积也很大。明朝鼎盛时期,疆域面积达1370万平方公里,超过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鼎盛时期,这与朱元璋和朱迪的好战性是分不开的。

八、特务机构堪称天下第一,明朝设东厂、西厂、锦衣卫。这三个组织是当时世界上最旗帜鲜明的间谍组织,人数超过6万。宦官人数是中国历史上最多的。描述为“监狱里有十万人,食物不能撒得到处都是”。而且权力很大,能监督几百个官员,还有先下手为强的权力,导致过去有名的宦官。

9.众所周知,明朝的长城是为了防止蒙古等北方国家入侵而设计的,城市的防御力量也是世界第一,城墙厚,大炮多,易守难攻。

十、科技实力也是我的最爱。比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虽然在以农业为主的明朝很少出现,但据说科技的贡献价值占世界的四分之三。让我们来看看

1.《白猿献三光图》包含132幅云图,大部分符合现代气象学原理。

2.1634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3.1592年,程大为写了《算术统一论》,最早记载了用算盘打平方和开平方。

4.1589年,最早的世界地图“大宇宙地理图”出现了

5.1596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276种无机药物的化学性质和蒸馏、蒸发、升华、重结晶、沉淀、灼烧等工艺。

1596年,屠本钧撰写了中国现存最早的海洋生物专著《福建与中国的误解》

7.1637年,宋记述了天宫的冶炼技术。

还有十几项,就不一一列举了。看了会惊讶吗?虽然很多世界第一都是在积累时间和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但明朝从未停止对世界的探索,有些记载让人觉得恐怖,比如特务机关。网友们,如果有什么要补充或改正的,请留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明朝真的一点也不弱 三大强国远征最后统统都失败下一篇:明朝的造船术到底有多厉害 看看郑和下西洋的船就知道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