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布列斯特和约的来龙去脉是什么样的 和约结果的意义是什么

导语:和平条约的来龙去脉原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因为属于盟军而与盟军交战。为了退出战争,新成立的苏联政府在它的和平建议被盟国拒绝后,与盟国德国举行了和谈。在...之后1917年12月3日,谈

和平条约的来龙去脉

原因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因为属于盟军而与盟军交战。为了退出战争,新成立的苏联政府在它的和平建议被盟国拒绝后,与盟国德国举行了和谈。

在...之后

1917年12月3日,谈判开始,德国提出将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白俄罗斯割让给德国,并赔偿30亿卢布的苛刻条件,引起布尔什维克党内严重分歧。列宁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签署和约,为新政权赢得喘息的机会。冀维诺·野夫、索科利科夫、斯大林、阿图约姆、斯塔索瓦和斯维尔德洛夫等六位中央委员支持列宁;以布哈林为代表的“左派共产主义者”反对签订和约,主张继续世界反帝国主义战争。中央委员布诺夫、乌里茨基、洛莫夫支持布哈林;托洛茨基主张停战,复员军队,但没有与德国签订合同。中央委员凯瑞斯、廷斯基、捷尔任斯基、岳飞支持托洛茨基。

1918年1月2日,苏联政府召开中央和地方领导人会议。在60人参加的会议上,32人赞成布哈林,16人赞成托洛茨基,只有15人赞成列宁。最后列宁的主张没有通过,因为他是少数。

1918年1月24日,苏联政府召开中央会议,再次投票决定签订合同。托洛茨基的主张以9票对7票的多数获得通过,而列宁的主张仍未被多数接受。

1月30日,布雷斯特会谈恢复。托洛茨基作为人民外交委员会委员和谈判代表团团长,在离开前与列宁达成一致:如果德国发出最后通牒,它将做出让步并签署合同。结果德国给苏俄下了最后通牒,托洛茨基打电报给列宁关于对策,列宁立即回复,坚持接受德国条件,立即签约。但托洛茨基没有接受列宁的建议,而是发表声明拒绝签约,并率领代表团离开布雷斯特。结果德国开始了对苏俄的大规模进攻。

2月18日,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苏俄中央召开紧急会议。会上,列宁的主张以6: 7票被否决。后来中央连夜开会。经过激烈辩论,托洛茨基转而支持列宁,会议以7票赞成、5票反对、1票弃权通过了列宁的提议。苏联政府连夜通知德国,同意签约。

但德国接到通知后并没有停止进攻,并于2月23日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条件。苏联中央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有15名成员参加。会议期间,大多数成员表示不赞成列宁的提议。列宁不得不提出,如果这个谈话继续下去,他将辞去政府和中央委员会的职务。布哈林不在乎,斯大林也不动摇。托洛茨基不同意列宁的观点,但为了防止列宁辞职和分裂党,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在他的影响下,有4票弃权。结果列宁的主张以7票赞成,4票弃权,4票反对获得通过。

结果

2月24日,苏联政府派谈判代表团再次与德国谈判。

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署。根据合同,苏俄割让领土323万平方公里,赔偿60亿马克。托洛茨基被解除外事人民委员会委员职务。但苏俄成功退出了一战,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赢得了喘息的时间。

德国战败后,于11月11日与同盟国签订停战协定,苏联政府随即于11月12日宣布废除该条约,使得该条约的内容实际上变成了一张纸空。

1922年,苏俄与德国魏玛政府签订《拉帕洛条约》。就这样,两国宣布放弃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和一战后对彼此提出的领土和货币要求。

意义

一般认为这是苏联政府与空交换时间的成功外交。它充分利用了国际矛盾,给了新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的时间,为后来维持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由于这一外交战略的成功,列宁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这场大战林彪若听此人的这个建议就不会打败仗了 这场大战林彪若听此人的这个建议就不会打败仗了下一篇:匈牙利事件 被苏联镇压的33年后 匈牙利终于有机会报复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