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明朝灭亡后,为什么大批文臣武将降清,而不是归附南明或大顺

导语: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一年。这一年,延续了276年的明朝走到了尽头。与此同时,中国争夺中原的主要力量有三个:清朝政权、大顺政权和南明弘光政权。清朝政权是后来的清朝,这个大家肯定都很清楚。大顺

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一年。这一年,延续了276年的明朝走到了尽头。与此同时,中国争夺中原的主要力量有三个:清朝政权、大顺政权和南明弘光政权。

清朝政权是后来的清朝,这个大家肯定都很清楚。大顺政权是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建立的,虽然一开始大家都把李自成和他的军队看作“贼”“匪”。但是到了1644年,人们的印象普遍发生了变化。很多人开始承认李自成将来会是新王朝的统治者,这从当时大量的官员和士绅加入大顺政权就可以看出来。南明弘光政权是明朝崇祯皇帝死后,由南京的宗室和朝廷官员建立的。弘光朱由松是万历皇帝的孙子,崇祯皇帝的堂兄弟。所以在当时的人眼里,南明自然是最正统的政权。

从过去的历史经验来看,分裂政权的这种情况往往需要维持相当长的时间。然而,这一次不同了。仅过了一年,清军就先后攻打并摧毁了大顺政权和南明弘光政权,统一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清军入关时,兵力只有十几万。为什么能进步这么快?原因不是清朝的八旗军天下无敌,而是很多曾经为明朝效力的文官武将把自己的兵马引到了清朝,大大壮大了清朝的实力,使得清军在南北作战的过程中兵力越来越多。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明朝的文官和武将都要臣服于清廷,而不是加入南明或者大顺?

个人认为,这些文官武将无疑是南明政权最难割舍的。毕竟都是皇帝保佑的。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可以接受第二好,因为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并不罕见。考虑到个人和家庭利益,明朝为朱家打工和大顺朝为老李家打工本质上没有区别。至于投奔清朝政权,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当时,明朝人把满族称为“鲁健”和“鞑靼”。在他们心目中,满清是一个由一群强大而不懂礼仪的蛮族组成的原始政权。投降清朝就相当于成为“鞑靼人”的奴隶,这是当时明朝人难以想象的屈辱。但实际上,一批文官武将去了清朝。中间发生了什么?

原来1644年初,李自成率军攻打北京时,官绅们看到国家即将改姓改号,于是纷纷换门,加入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明末历史学家谭潜在《国阙》一书中用八个字描述了这一场景,即“衣厚逆反如云”。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李自成攻陷北京后,为了解决俸禄问题,他下令官员和士绅追讨回俸禄,也就是强迫大家交出钱来。如果不交规定金额的钱,就会被折磨,活活打死也不稀奇。官绅们为了保护个人和家庭的利益,放弃了荣誉,转投李自成阵营。结果他们碰上了追悼会,不仅败坏了他们的名声,甚至连生命都无法保证。被困在北京的阿明王朝官员愤怒而绝望地说:“这是一个繁荣王朝的新政策,但它仍然是一个小偷。”

经过一轮轮的追悼会和报账,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和明朝的官绅成了对立的群体,很多人想方设法逃往南方。然而,当逃往南方的官员和士绅抵达南京时,等待他们的不是南明朝廷的热烈欢迎,而是马士英、阮大铖等人发起的“顺案”审查。所谓“顺案”,是指李自成攻占北京后,涉嫌叛变的明朝官员和士绅。马、阮等人利用"顺案"疯狂迫害政敌。

清军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后,进入北京。摄政王多尔衮采纳了汉臣洪承畴、范文程的建议,采取积极拉拢明朝原官士绅的策略,“使北京的内阁、六部、都察院等政府官员都与原官为一”。不久后又宣布:“一切文武官员、军民,无论是盗贼还是为盗贼而被迫投降的,只要能归顺朝鲜,仍将被录用。”对于当时已经走投无路的明朝官员和士绅来说,清廷的这些笼络策略就免于危险,于是大家都转战清廷。这些投降的官员大多受到了良好的待遇,大多数人的官职都比以前高。在他们的示范作用下,更多的汉族官员和士绅加入了清廷。入关之初,清朝就采用了这种厚德载物的策略,迅速席卷中国南北。

参考文献:《清史祖实录》,彭·《平口志》,钱·《传新路》。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建筑风格有哪些 古印度建筑建筑风格是怎样的 建筑有什么特点?下一篇:他是泰国传奇亲王 他是泰国传奇亲王 无缘皇位却是「 ”太上皇” 膝下两子先后登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