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什么是武宗南巡?怎么评价武宗南巡?

导语:武宗南巡,又称郑德南巡和吴明宗南巡,是1519年农历三月的一次政治事件。在蒋斌的鼓动下,明武宗南巡,遭到明朝数百名官员的集体反对。最终100多名官员被处分或降职,明武宗退位。1519年6月,宁王朱造反

武宗南巡,又称郑德南巡和吴明宗南巡,是1519年农历三月的一次政治事件。

在蒋斌的鼓动下,明武宗南巡,遭到明朝数百名官员的集体反对。最终100多名官员被处分或降职,明武宗退位。1519年6月,宁王朱造反,史称之乱。京师王守仁虽于七月底平定叛乱,但武宗仍隐瞒其战功,自称“甄国公”以作乱为由,于1519年8月开始南巡。

说到明武宗,后人习惯性地在他的名字前加上“臭名昭著”二字。和明朝其他皇帝相比,他的确是最荒唐的皇帝。吴后赵是明朝第15位皇帝。他15岁即位,在位16年。关于他的流言蜚语已经成为当时政府和人民的话题。

但他一生中最荒唐的行为,不是擅自出宫,溜出居庸关,而是南巡。武宗在明朝完成了皇帝唯一的南巡,南巡的原因是为了平定朱之乱。文武百官怨声载道,皇帝为此派出百官上朝。南巡的心脏已经定了,谁也拦不住。尽管王守仁在叛乱爆发40天后镇压了叛乱,但仍未能阻止皇帝南巡。

在他的南方之旅中,表演者和音乐家是皇家团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到达山东临清后,武宗沿着大运河一路南下,以便回到通州与刘美人会合。这位是金音乐家杨腾的妻子,杨腾是以艺妓出身的。接了刘美人后,他回到了临清。在路上,皇帝遇到湖广元老院议员林文姬,见他有一个会唱歌跳舞的妃子,就直接接过来放在身边。皇帝带着喜欢的演员沿着大运河,从临清一路走到南方,一路听戏。

运河沿岸城市的各级官员都知道皇帝的爱好。他们在皇帝的龙舟渡江处搭起了一个唱歌的舞台,聚集了全国各地的各种歌手,供皇帝娱乐。有一段时间,各种戏曲在当地官员和商人的推动下,沿着运河迅速传播。

皇帝南巡最大的乐趣竟然是看戏,这让北京官员叫苦不迭,却没有办法。虽然东西南北各种戏文沿运河汇聚,但未必能满足皇帝的需要。所以为了喜好皇帝,现场创作,边创作边表演成为了当时的潮流。因为吴宗南的巡演,匆匆创作了一大批剧。

王世贞在《别山堂别集》中记录了明武宗到达南京后,立即召集各剧社唱戏的场景。同时,回北时,吴总去镇江杨一清家,听够了杨家剧场的新鲜戏。当时,杨府最著名的剧作家沈凌为皇帝写了《四喜录》,连夜排练,准备了一天就上台表演,得到了武宗的高度赞赏。

经过一年的南巡,明武宗从南京带了一大批音乐家和演奏家到北京。这些精通南戏的顶尖人才学习了北方戏剧,并逐渐传播到南方。同时,他们也把南戏传播到了北方。运河两岸为皇帝南巡而建的歌剧院,逐渐丰富了运河两岸的戏曲文化。

后来在运河上做生意的路人的带动下,运河两岸的戏曲文化终于被推向了顶峰。康熙六南巡期间,剧院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乾隆六下南巡,甚至把看戏当作最重要的娱乐。回顾过去,仔细考虑后发现,明武宗南巡是南北戏曲交流的源头。虽然他的南巡浪费了金钱和劳动力,导致了中央机构的失败,但客观上也给运河两岸的戏曲文化产业带来了火焰,大概是立功于民吧。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垓下之战:韩信指挥三十万合围项羽 垓下之战:韩信指挥三十万合围项羽 兵仙和霸王的巅峰对决下一篇:我的母亲赵一曼 中华民族抗日英雄赵一曼简介 赵一曼结局怎么死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