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飞越五千年 飞越五千年 探秘良渚王国:大考古学家写给孩子的历史普及读本

导语:飞越五千年,探索良渚王国:大考古学家为儿童写的通俗历史读物。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五千年前,在世界各地出现的人类文明中,最着名的四个,都和河流有关。 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苏美尔文明,印度河孕育了哈拉帕文明。长江,亚洲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在它一路奔流入海的下游区域,有一片美丽广阔的太湖平原。 在这里,良渚文明应运而生。 自良渚遗址被发现

飞越五千年,探索良渚王国:大考古学家为儿童写的通俗历史读物。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

五千年前,在世界各地出现的人类文明中,最着名的四个,都和河流有关。 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苏美尔文明,印度河孕育了哈拉帕文明。长江,亚洲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在它一路奔流入海的下游区域,有一片美丽广阔的太湖平原。 在这里,良渚文明应运而生。 自良渚遗址被发现以来,考古学家们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6年良渚古城的发现更是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良渚人的衣、食、住、行和他们创造的辉煌的文化,通过考古学家的挖掘和研究,已经跨越时光,展现在世人面前。但是,如何向孩子讲述这些精彩呢? 《五千年良渚王国》是一个尝试。 《五千年良渚王国》刘斌 余靖静 /着曾奇琦 /绘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图书亮点 良渚古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 图片内页 五千年前的中华大地上群星璀璨,许多地区的古老文化开始进入文明,良渚古城是目前考古认识最充分的地区,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代表。 中国画风讲述中国故事,重构鲜活生动的良渚王国 图片内页 绘者以中国画经典的青绿主色贯穿首尾,将传统的彩墨风格与漫画手法结合,又把敦煌壁画艺术、汉砖艺术等元素融入创作中,生动有趣,小读者在穿越到五千年前灿烂繁荣的良渚文明古国的同时,也感受到美的历程。 大考古学家为孩子写书,知识性与趣味性相得益彰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良渚古城发现者刘斌领衔执笔,将良渚文化三十年考古成果熔铸在本书中,在保证知识性、权威性的同时,以轻松幽默的笔调娓娓道来,为孩子们讲述五千年前的故事。 名家导读 书内包含名家导读折页,能帮助孩子从更多层面体认良渚,助力家长亲子伴读和老师阅读教学。 内部折页 刘斌老师的导读从他三十余年的良渚考古经验出发,历数良渚遗址挖掘历程,剖析良渚文明对于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意义。 从动物、植物、矿物、环境,到陶器、玉石器、漆木器,以及农业、手工业等,如今我们对于良渚文化的认识,已经不是原来的器物、墓葬、社会这样的概念了,而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活生生的五千年前的世界了。 ——刘斌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院长王小松教授则从美术角度评价了《五千年良渚王国》,对本书的美术风格、特色等一一解读。 绘者注重整体色调与造型,避免用重色带来刻意的古旧感,而是以经典的青绿主色贯穿首尾,将五千年前的水泽之国一一描绘,使清新怡人的江南古风貌跃然纸上。画者在注重水墨表现与气韵生动的同时,亦将平面的书页转化成了历史的空间,让小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王小松 内容简介 本书以水、城、玉三大板块带孩子走近神秘古国。良渚人沿水而居,依水而生,一个神秘的远古文明兴起;以山为郭,天地之中,一座辉煌的良渚古城诞生;古老玉琮,神徽印刻,一把密钥开启良渚文明的大门。 作者简介 刘斌,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5年至今一直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考古工作。现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曾参加过浙江余杭反山、瑶山等着名的考古发掘工作,并主持发掘了浙江余杭汇观山、嘉兴南河浜等许多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2006年至2007年主持良渚遗址的钻探调查,发现了良渚古城。现主持考古中国长江下游文明模式研究课题。在中国史前考古和史前玉文化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主要着述有:《南河浜——崧泽文化遗址发掘报告》《中国出土玉器全集 浙江卷》《神巫的世界——良渚文化综论》 《良渚古城综合研究报告》等。 余靖静,原新华社记者,长期关注文教领域,曾参与2007年良渚古城、2016年良渚大型水利工程等考古发现报道。现任有问科技CEO,致力于借助大数据技术,为学者和记者进行专业能力的「 ”数据画像”。 曾奇琦,浙江科技学院动画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Drexel University 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动画设计、插画漫画等方面的教学与创作研究。 良渚古城遗址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结果将于近期公布,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三七是什么 《少主且慢行》三七找的人叫什么 三七是什么样的角色下一篇:元顺帝 元顺帝比其他皇帝还要努力 为何元朝还是亡于元顺帝手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