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历史沿革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历史沿革

导语:中国农业科学院历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在研究院成立初期,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的布局和设置是:应用基础研究、基础工作、综合作物与畜禽、经济管理、情报与信息研究所等。,一般位于北京,而专业农作物或畜禽研究所一般位于主要产区,如江苏镇江蚕桑、山东莱阳花生、湖南沅江麻、河南安阳白碧乡棉花等。1957年科学院成立时,中国农业科学院共有17个科研机构。即:位于北京的作物遗

中国农业科学院历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在研究院成立初期,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的布局和设置是:应用基础研究、基础工作、综合作物与畜禽、经济管理、情报与信息研究所等。,一般位于北京,而专业农作物或畜禽研究所一般位于主要产区,如江苏镇江蚕桑、山东莱阳花生、湖南沅江麻、河南安阳白碧乡棉花等。

1957年科学院成立时,中国农业科学院共有17个科研机构。

即:位于北京的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植保研究所、土壤肥料研究所、畜牧研究所、农业原子能利用研究室、农业气象研究室;位于北京以外的棉花研究所、西北畜牧兽医研究所、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蚕桑研究所、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东北农业科学研究院、华东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南农业科学研究院、华南农业科学研究院、西南农业科学研究院、西北农业科学研究院位于主要行政区域。

195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有20个科研机构。

其中,建立了9个新的研究所,6个区域研究所已经下放。

新建:兴城水果研究所、杭州茶叶研究所、辽宁柞蚕研究所、兰州中兽医研究所、江都家禽研究所、莱阳花生研究所,以及位于北京的蔬菜研究所、养蜂研究所、农业经济研究所。

195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机构增加到34个。

即新建14个研究所:徐州马铃薯研究所、沅江大麻研究所、呼兰甜菜研究所、长沙猪研究所、邓县黄牛研究所、南宁水牛研究所、左佳毛皮动物研究所、新乡农田灌溉研究所、南京农业遗产研究室、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吉林大豆研究所、黄羊镇羊研究所、宜都烟草研究所、安徽沼气研究所。

196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机构减少到24个。

除了新建的武昌石油研究院,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划归第八机械工业部,分散的地方有10个,大豆研究所、花生研究所、马铃薯研究所、沼气研究所、猪研究所、牛研究所、水牛研究所、家禽研究所、柞蚕研究所、羊研究所。

从1961年到196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共有25个科研机构。

其中,重庆柑橘研究所是1961年新成立的。

196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有27个科研机构。

新成立广州水稻生态研究室和南京小麦品种资源研究室。

196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共有29个科研机构。

即新成立内蒙古草原研究所和上海家畜血吸虫病研究室。

196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有33个科研机构。

也就是说新建了研究所及设备厂、研究所农场西昌实验站、河西走廊实验站、扶余牧场。

同时,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划归八机部。

从1966年到196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共有33个科研机构。

1970年,在“依靠7.5亿而不是750万”的错误思想指导下,中国农业科学院保留了原子能研究所,取消了农业经济研究所,其他31个研究所全部下放到北京和全国10多个省市。

1971年撤销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合并,成立中国农业与林业科学研究院,下设7个科研机构,包括农业部下放的2个单位。

即:原子能研究所、林业研究所、林化所、生物所、信息办、中国兽药监察所、农膜工作室。

1974年,中国农林科学院成立了农业研究所、养猪研究所、兴城果树实验站,而中国监察所、农膜厂仍划归农业部领导,到1977年有8个科研机构。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林水三院恢复原建制,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恢复,28个科研机构。

即:原子能所、猪育种所、信息所、生物所、品种资源所、作物所、蔬菜所、气象室、土壤肥料所、植保所、畜牧所、养蜂所、甜菜所、哈尔滨兽医所、果树所、烟草所、蚕桑所、血液研究室、文物室、茶馆、芝麻所、油料所、柑桔所等。

197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增加到32个。

包括新建的兰州畜牧所、郑州果树分院、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划研究所、研究生院;恢复中国兽医研究所和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所的图书馆是独立建立的。同时取消养猪场,指定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生物研究所。

从1980年到198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共有33个科研机构,其中包括1980年新建的生防实验室。

198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收回特产研究所,有34个科研机构。

同年,上海家畜血吸虫病研究室升格为上海家畜血吸虫病研究所。

1983年,中国水稻研究所新成立,机构数量增至35个,直至1984年。

1985年,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新成立,下设36个科研机构。

1986年,有37个科研机构和新建的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1987年,信息所、医院图书馆、农业科技出版社三个单位合并成科技文献信息中心,科研机构减少两个,达到35个。

同年,蔬菜研究所更名为蔬菜花卉研究所。

从1988年到1989年,仍有35个科研机构。

其中,1988年,养蜂研究所更名为蜜蜂研究所;1989年,上海血液研究所更名为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

1990年,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文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从文献中心分离出来,全院有36个科研机构。

从1991年到199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共有37个科研机构。

其中饲料研究所是1991年新成立的,农业宏观研究室是1992年经研究所批准成立的,廊坊中试基地是1993年经研究所批准成立的。这两个单位因为某种原因没有算进全院37个独立科研机构。

1996年,由中国兽医研究所和兰州畜牧研究所合并而成的兰州畜牧兽医研究所,下设36个科研机构。

1997年,农业部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领导下,直属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成都沼气研究所、天津市环境保护研究监测所三个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达到39个。

1998年,科研机构数量仍为39个。

1999年,文物室移交南京农业大学管理,增加“中国农业科学院文物室”标志。

同年,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更名为生物技术研究所。

全院有38个科研机构。

2000年,柑橘研究所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以西南农业大学为主要管理机构,增加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的品牌。

全院有37个科研机构。

2001年,农业气象研究所与生物防治研究所合并组建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蚕桑研究所并入华东船舶工业研究所,品牌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同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增设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生态研究所”的标志。

全院有35个科研机构。

2002年,土壤与肥料研究所和区域化研究所合并成立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域化研究所,在原子能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新成立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同年,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增设“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科学研究所”品牌,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增设“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品牌。

全院有35个科研机构。

2003年至200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数量在改革期间稳定在33家。

其中,2003年作物科学研究所与作物科学研究所合并;甜菜研究所并入黑龙江大学,主要由黑龙江大学管理,并增加“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品牌。

2005年,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兰州兽医研究所、上海兽医研究所分别增加了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北京分院、哈尔滨分院、兰州分院、上海分院的标志。

从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到2007年的50年间,科研机构大致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

从1957年到195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机构从17个增加到34个。1960年,科研机构减少到24个。

1962年10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农业和农业科学研究的决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关怀下,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机构逐步恢复,到1965年已发展到33个。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科研工作受到极大干扰。特别是1970年,在当时所谓“7.5亿”错误指导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除原子能研究所设备不能外迁外,全部撤销,剩下的31个研究所全部下放到北京和北京以外的十几个省市。

医院7500多名员工只剩下600人左右,组成了十多个“五·七”科技服务队,分配到大寨大队等红旗站点。

同时,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合并,更名为中国农林科学院。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成功召开,全党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轨道上来,农林水三院恢复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迅速恢复和发展,80年代基本稳定在35个,90年代末达到39个以上。

2002年,根据上级部门的改革方案,中国农业科学院部分研究所开展了转制为企业、农业院校或大学的试点。同时,根据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中国农业科学院重组或新建了一些研究所。到2006年底,科研机构数量稳定在33个。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孟良崮之战粟裕为何打败张灵甫 一张旧照透露真相 孟良崮之战粟裕为何打败张灵甫 一张旧照透露真相下一篇:王瑞雪:辉煌70载——河南考古 王瑞雪:辉煌70载——河南考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