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面对严峻形势 面对严峻形势 两个战神都选择直言 国外战神被撤职 国内被重用

导语:面对严峻的形势,两个战神都选择了直言,国外战神被辞退,国内战神被重用。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在世界军事的舞台上,能被称战神的人很多,但是有两个人却是被公认的战神,那便是苏联的朱可夫和我国的粟裕,而且他们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面严峻的作战形势,都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担当。 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势如破竹,一个月后朱可夫敏锐地判断:苏军战斗力最强的西南方面军有被敌迂

面对严峻的形势,两个战神都选择了直言,国外战神被辞退,国内战神被重用。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

在世界军事的舞台上,能被称战神的人很多,但是有两个人却是被公认的战神,那便是苏联的朱可夫和我国的粟裕,而且他们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面严峻的作战形势,都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担当。 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势如破竹,一个月后朱可夫敏锐地判断:苏军战斗力最强的西南方面军有被敌迂回包围的危险。1941年7月29日,朱可夫当面向斯大林报告了这一危险。 靠整人起家的总政治部主任梅赫利斯正好站在斯大林身边,对报告不时发出挖苦性指责。朱可夫干脆不加理睬,口气激烈地提出:「 ”西南方面军必须全部撤过第聂伯河。”同时,提出「 ”基辅不得不放弃”。 这时,斯大林一下子激动起来,斥责道:「 ”真是胡说八道!”烈性子的朱可夫马上回答说:「 ”如果你认为总参谋长只会胡说八道,那么还要他干什么?我请求解除我的总参谋长职务并把我派到前线去。” 斯大林不能容忍如此顶撞,半个小时后,他把朱可夫找去宣布说:「 ”决定解除你总参谋长职务。”不过,朱可夫还是被任命为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 后来的事态演变是,9月下旬西南方面军被敌合围,德军宣布俘虏了66万人,此数字实际包括了大批民工和随军家属。据苏联解体后公布的档案:西南方面军被合围后有45万人失踪,其中包括6万名军官,除去阵亡和零星逃出者外,被俘军人估计在30万人左右。之后斯大林又启用了朱可夫。 1948年1月下旬,刚在鲁西南打完沙土集战役的华野副司令员粟裕,突然接到中央军委命令:为把战争进一步引向敌人的深远后方,以配合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派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3个纵队,组成一兵团,由宜昌、沙市一带渡江南下,深入敌后,进行宽大机动作战,调动吸引中原敌人20至30个旅回江南,以减轻大别山和中原地区的负担,为中原部队创造大量歼敌的战机。 毛泽东作为战略指挥员,一般军事将领很少会提出不同的意见,然而粟裕一向不以单纯地执行上级指示为满足。为此粟裕把3个纵队带到濮阳地区进行整训,厉兵秣马,同时以多种手段对敌人进行侦察,向长江沿岸地区派出先遣分队积极做渡江的准备工作。 但同时他又经常拿着中央军委的来电,仔细阅读、琢磨,经过反复考虑,粟裕逐渐认定了自己的意见:偏师南下,3个纵队10万大军,渡江后完全失去后方。在敌人心脏作战,敌人围追堵截会更为猖狂。渡江南进后,可以调动江北部分蒋军回防江南,但估计调动不了蒋军在中原战场上的4个主力军。 而在中原战场,解放军要打大规模的歼灭战,必须组成强大的野战兵团,虽然中原已有我野战军10个纵队,但如果3个纵队渡江南进,而又调不走敌人在中原的4个主力军,则势必分散我军兵力,增加我军在中原战场打大歼灭战的困难,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敌我兵力对比。 3个纵队渡江转战预计会有5万人减员,如果留在中原地区作战,会以相当的代价歼敌3至5个整编师,两相比较,还是留在中原作战更为有利。1948年4月18日,粟裕把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报告了中央军委。 之后粟裕和陈毅当面向毛主席汇报的想法,毛泽同意了粟裕的想法,并对大家说:「 ”粟裕同志的坚定,进一步促使我们改变战略方针的决心。我认为粟裕同志的意见是可取的。华野一兵团暂时不南下了,先加入中原作战,力争实现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的新战略。” 汇报后,毛主席单请粟裕吃饭。席间,毛泽东告诉粟裕:中央已决定,陈毅到中原局工作,华野由粟裕负责。对此,粟裕很感意外,忙说:「 ”华野离不开陈军长。” 「 ”中央已经决定了,不能朝令夕改啊!”毛泽东仍坚持已作出的决定。粟裕思考了一下说:「 ”那么,陈军长去中原局工作,最好仍然保留在华野的领导职务。” 毛泽东对此表示同意:「 ”就这么定了,陈毅同志去中原局,保留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职务,你兼任代司令员、代政委。”这体现毛主席对粟裕的认可和重用。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魏吴之间打仗就像商量好了一样 魏吴之间打仗就像商量好了一样 真实历史更有趣下一篇:「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源自8岁孩之口 「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源自8岁孩之口 其父是一代巨大争议的名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