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元仁宗想要多收点赋税 元仁宗想要多收点赋税 地主官僚给他好好上了一课 只能作罢

导语:元朝财政收入来源单一,为增加收入只能加大对民间的征收。元仁宗清查田亩,勒令三省自实,但引发了更大问题:地主官吏虚挂土地,农民承担更多赋税,盗贼四起。最终元仁宗放弃征收,减少了农民负担,但政权堕落。清查田亩失败的原因是中央集权程度不够。

元仁宗想征收更多的税,地主官僚们给了他一个教训。他只能放弃以下书面材料,这些材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

在大一统王朝中,元朝的存在感是最弱的。作为多元帝国,他有着前所未有的包容性。只要不直接影响他的统治,就不会进行干涉,管理也异常的宽松。 元朝的财政收入来源比较单一,没有宋代那么多理财的方式,数目较之于前代来说也少的可怜。承平日久,财政支出日益增加。本着两税法量出为入的原则,元朝财政就从来没有盈余过,自然只能加大从民间的征收。 元朝 不同于明朝的辽饷,元朝给出的理由非常合理——清查田亩。 在两税法中,理想的赋役分配应该是富者多、贫者少,土地的多少是重要评判标准。但是往往只有在开国初年才能实现,在绝大部分时间里,赋役不均才是常态。稍微有点地位的人,哪怕是一个吏,都可以躲避掉其原因应该承担的赋役。大规模的土地兼并因此而生,以农为本的元朝财政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为此,元仁宗下诏,勒令江浙、江西、河南三省在40天内自实,把瞒报少交的份额补上,并分别派了三个官员去监督。 元仁宗 一开始进行的非常不顺利,在册土地甚至发生了减少。因为百姓都想减少赋役负担,在自实的过程中会有意的少报、谎报。将良田报成荒地、民田报成官田比比皆是。 事与愿违,背道而驰。负责监督的官员为了完成任务定下了严酷的刑罚,连带着地方官一同问责。有压力在,任务完成的很快,居然真的在40天内完成了。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引发了更大的问题: 地主和官吏为了保住既得的利益互相勾结,将大量的土地虚挂在农民名下。 农民本身就贫困,虚挂的土地并不能让其得到半点好处,反而要承担更多的赋税。民不聊生,于是盗贼四起。 平叛的成本相较于多征的田赋来说明显要高的多,权衡利弊之下元仁宗自食其言,下诏书免除了三省的自实。此外,还给予了一定年限的赋税减免作为安抚政策,仅汴梁一路就少收了22万石粮食。唯一的成果,大概就是将虚增的土地革除,减少了农民的负担。赔了夫人又折兵,莫过于此。 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明知道问题的存在,却不能下定决心改革,有识之士再多也挽救不了一个正在堕落的政权。 耕地 纵观历朝历代,清查田亩屡见不鲜,像元朝这样失败的案例真的前所未有。究其原因,无非是中央集权的程度不够。皇权不下县,在古代绝非虚言,从元朝对地方的约束力可见一斑。 欢迎下方讨论,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参考文献:《元史》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27096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夏朝究竟是否存在 贵州一大学教授:肯定存在 夏朝究竟是否存在 贵州一大学教授:肯定存在 只不过远在巴基斯坦下一篇:中华文明到底有没有五千年的历史 中华文明到底有没有五千年的历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