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东方航空是北京首都机场几号航站楼 东方航空是北京首都机场几号航站楼

导语:东航空是航站号的内容。北京首都机场。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看!东航空在北京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扩展数据:1950年,机场建设计划提出将其设在东郊的孙河地区。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项目暂时搁置。1954年,民航总局选择顺义县天竺村以北、十里铺以东地区作为机场选址。1955年6月10日,机场建设工程正式开工。1957年12月,机场竣工并通过国家验收。1958年3月2日,机场正式投入

东航空是航站号的内容。北京首都机场。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看!

东航空在北京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

扩展数据:

1950年,机场建设计划提出将其设在东郊的孙河地区。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项目暂时搁置。

1954年,民航总局选择顺义县天竺村以北、十里铺以东地区作为机场选址。

1955年6月10日,机场建设工程正式开工。

1957年12月,机场竣工并通过国家验收。

1958年3月2日,机场正式投入使用。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投入使用的第一个民用机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开通国际航班的机场。

机场建成的时候,只有一个小航站楼,叫南机场楼,主要是供VIP旅客和包机使用。

1965年,机场首次扩建,跑道从2500米延长到3200米,增加6个停车位。

同年,中央政府也决定开放北京作为国际通航点。

到1965年底,机场已经开通了46条国内航线和76个通航城市。

1965年3月1日,京成拉萨航线开通,27个省会城市通航。

1972年4月29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建设首都机场国际航站楼的请示》。

1973年5月13日,国家批准《关于首都机场国际航站楼建设的请示》,决定投资6600万元。

1974年8月,机场第二次大规模扩建正式启动,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

1980年1月1日,6万平方米的T1航站楼、停机坪、楼前停车场等配套工程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

1982年1月,机场东跑道向南延伸600米的扩建工程和一号空管大楼竣工投入使用。同时,在扩建工程中新建了一座6万平方米的航站楼。

大楼配有自动门、自动人行道、自动扶梯、行李系统、飞行动态显示板、闭路电视等。,这是中国民航首次使用。

自1988年以来,T1航站楼区经历了7次改建和扩建。在这七次改扩建中,T1航站楼区改建了行李分拣大厅,扩建了主楼和引桥,航站楼面积增加到8万平方米,旅客吞吐量支持能力提高到800万人次。

1988年3月,随着中国民航体制的改革,当时的北京管理局拆分为三个单位,即中国民航空华北地区管理局、国航空公司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首都机场”正式更名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1992年,国家计委批准了机场2号航站楼的可行性报告。

1995年10月,机场开始建设T2航站楼,并被列入国家重点工程。

1999年10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99年11月1日,机场T2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

在T2航站楼投入使用的同时,T1航站楼开始停止装修。

2000年1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通过国际配售和公开发行发行新股,共募集资金约3.52亿美元。

2月1日,该股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

2004年3月,机场第三次大规模扩建工程顺利开工。

2004年9月20日,机场重新装修的T1航站楼重新投入使用,专门搭载南航航班空。

2007年12月,机场扩建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2008年春,随着机场扩建工程的完成,T1航站楼关闭改建,南航空移交T2航站楼运营。

T1航站楼改造后,海航空、大新华航空、天航空、陆金航空空取代南航空成为T1航站楼的独家运营商

2005年1月29日,56年来第一次,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台湾包机降落在机场。

2008年2月29日,位于T1和T2航站楼东侧的T3航站楼和第三条跑道竣工并投入使用,可搭载空A380等新型超大型客机。

【3月26日,20家航空公司/【/k0/】公司转移至T3航站楼,转移后,T3航站楼承担了机场60%的旅客吞吐量。

参考:百度百科,北京首都机场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刘去盗墓的癖好:最喜欢喝下葬的酒 睡墓中的妃子 刘去盗墓的癖好:最喜欢喝下葬的酒 睡墓中的妃子下一篇:用一段话描写象鼻山 用一段话描写象鼻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