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古代皇帝为何喜欢用舅舅 古代皇帝为何喜欢用舅舅 不喜欢用叔叔

导语:为什么古代皇帝喜欢用大叔而不用大叔?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为何皇帝更相信舅舅,要防着叔叔呢。 其实不止叔叔,伯伯堂哥都是要重点防范的对象。 古代皇家是家天下的制度,刘邦当年和大臣们杀白马盟誓:非刘不王。 这就限制了皇族之外的人对皇家权力的染指。 因为和皇帝家不是一个姓,即使拿到了皇权,在法理上也不太好说。 外戚夺权易,篡夺皇位比较难。但是皇家内部人,比如叔叔,如果对

为什么古代皇帝喜欢用大叔而不用大叔?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

为何皇帝更相信舅舅,要防着叔叔呢。 其实不止叔叔,伯伯堂哥都是要重点防范的对象。 古代皇家是家天下的制度,刘邦当年和大臣们杀白马盟誓:非刘不王。 这就限制了皇族之外的人对皇家权力的染指。 因为和皇帝家不是一个姓,即使拿到了皇权,在法理上也不太好说。 外戚夺权易,篡夺皇位比较难。但是皇家内部人,比如叔叔,如果对权力产生觊觎之心,想要篡位比舅舅要少很多步骤,大家都姓刘,一笔写不出俩刘字来,为啥你能坐皇帝位,我就不能? 皇族作乱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比如汉景帝时候的八王之乱,比如明朝的靖难之役。 这些都是皇家内部为了争夺权力,展开的内耗。 东汉开国,已经是平民的刘秀能够当上皇帝,只是因为他姓刘。 三国时刘备和皇族已经八竿子打不着了,但是,就靠着这个刘姓。他拉起了自己队伍,在三国这个乱世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所以皇帝和叔叔亲近蛮危险的,一旦这位叔叔有不臣之心做大了,很可能取而代之,而且这种取代还能获得法理上的支持。 大家都是皇族。 继承皇位有天然的合理性。 但是舅舅就不同了。 舅舅是外姓。 即使再权利熏天,也无法取皇帝而代之而代之,因为这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娘亲舅大,舅舅是外戚,能在关键时刻给皇帝提供帮助,一旦皇帝觉得这位舅舅有点危险,搬开舅舅也比搬开叔叔要省力些。 毕竟舅舅没有出兵清君侧的特权。 历史上最着名的舅舅就是雍正皇帝的舅舅隆科多。 雍正被隆科多的姐姐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长大,所以对隆科多一口一个舅舅,因为康熙朝隆科多长期担任九门提督,掌管京畿防务,这职位太重要了,相当于京城文武百官的性命都捏在他一人手中。 雍正一口一个舅舅的叫着,隆科多为他日后登基,迅速稳定局面巨功甚伟。 毕竟有枪才是草头王。 但是即位之后,朝政稳定下来,雍正第一个下狠手处理的人也是这位舅舅。 雍正不想自己的性命捏在隆科多手里,他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另外一位着名的舅舅是唐高宗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帮助李治登上帝位,但是在立武则天这件事上,长孙无忌态度鲜明的反对。 后来武则天还是被立为皇后,长孙无忌被李治贬戍,后来又逼他自杀。 长孙无忌是凌烟阁上排名第一的人物,为了能让李治能登基,费尽心机,但是,又如何。 古语云:劝赌不劝嫖。 长孙无忌显然犯了大忌,舅舅虽亲,和女人比起来还是隔着关系呢,你再功勋卓着能有枕头风厉害。 类似的舅舅还有汉文帝的舅舅薄昭。 吕后死后,吕家被诛,大臣们商议想立刘邦在世儿子中年纪最大的代王刘恒为帝。 消息传到刘恒的封地,他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派亲信去京城打探。 派谁去呢? 自己的舅舅薄昭。 薄昭亲自跑了一趟京城,向周勃确认了这个消息,得知没有危险,代王刘恒才动身去京城。 刘恒变成汉文帝后,封自己的舅舅薄昭为车骑将军,这是汉文帝专设的一个官职,主要负责执掌四夷屯警、京师兵卫、征伐背叛、出使宣诏、荐举官吏、重要的迎来送往礼制性活动等。 汉文帝即位之初设立车骑将军主要是为了建立自己的班底,保卫自己的安全,防止权臣背叛。 汉文帝把这个很重要的职位给了薄昭,等于把自己的安全放到自己舅舅手里,对舅舅他还是比较放心的。 但是汉文帝地位稳固之后,对这位舅舅开始各种不满,一次薄昭不知为何杀了汉文帝的使者,汉文帝大怒,要处死他,给了薄昭多次暗示让他自杀,薄昭就是不接招。 汉文帝又不愿落下赐死舅舅的名声。 于是想了个阴招,让一帮大臣每天去薄昭府上哭丧,从早到晚的哭,薄昭知道自己活不成了,依依不舍的自杀了。 所以在古代,舅舅就是一把利剑,用好了无往而不利。如果不想用时,又可以随时舍弃,没有太多麻烦。 叔叔就不行,叔叔就是定时炸弹,不知道何时会爆。 所以古代皇帝喜欢用舅舅。 文:薛白袍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在“东山再起”这个典故中“东山”是指什么 在“东山再起”这个典故中“东山”是指什么下一篇:铁锅饭的历史 铁锅饭的历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