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走进西夏王陵 走进西夏王陵 在时间的缝隙里 寻找那些被历史遗忘的辉煌与梦想

导语:走进西夏陵,在时间的间隙里寻找被历史遗忘的荣耀和梦想。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如果我问你,「 ”大白高国””是指中国历史中的哪个国家,可能好多人会一头雾水,如果告诉你,它就是那个熬死了大辽,熬死了北宋,熬死了大金,最后被蒙元灭国的「 ”小强”西夏国,你会不会觉得这个名字既熟悉,又陌生呢? 十月初,我们从金色的额济纳返回,逶迤起伏的贺兰山,峰峦间浅浅的雪痕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

走进西夏陵,在时间的间隙里寻找被历史遗忘的荣耀和梦想。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

如果我问你,「 ”大白高国””是指中国历史中的哪个国家,可能好多人会一头雾水,如果告诉你,它就是那个熬死了大辽,熬死了北宋,熬死了大金,最后被蒙元灭国的「 ”小强”西夏国,你会不会觉得这个名字既熟悉,又陌生呢? 十月初,我们从金色的额济纳返回,逶迤起伏的贺兰山,峰峦间浅浅的雪痕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刺眼。体表破碎的山崖上几乎只有灌木和蒿草,少有树木。戈壁滩上,一丛一丛的灌丛草甸绵延至山间,间或有些零星的牛羊。 贺兰山 再穿过一个叫「 ”长流水”的地方,山势渐平,视野豁然开朗,广袤的银川平原,在我们惊讶的眼帘中伸展开来,直没入遥远的天际。阡陌纵横,水络密布,葱郁的树木,未收割的麦田,在秋色里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仿佛进入了另一番天地。 党项人是中国古代羌族的一支,900多年前,一个叫李元昊的党项人,占据了包括河套平原与河西走廊在内的大片土地,建立了一个独特的国家「 ”大夏国”,西夏语为「 ”大白高国”,史称「 ”西夏”。 李元昊 西夏因贺兰山庇护而崛起,从十一世纪到十三世纪,它征战南北,与宋、辽、金展开了或叛或附的反复较量,分庭鼎立达190年。其疆域「 ”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在漫长的历史中,党项民族在融合了多民族文化的同时,也造就了自己独特而辉煌民族文化。 西夏王陵位于贺兰山东麓。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墓。在方圆53平方公里的陵区内,分布着九座帝陵,253 座陪葬墓,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被世人誉为「 ”东方金字塔”。 根据景区规定,我们只参观了西夏博物馆和三号陵泰陵,也就是李元昊陵。 西夏王陵景区门口对立的塔楼上,有四个奇特的文字,像汉字,但笔画繁复,很熟悉,却一个都看不懂。正如清朝学者张澍说,「 ”乍视字皆可识,熟视无一字可识”。 四个字从右向左依次为「 ”白”、「 ”高”、「 ”国”、「 ”大”,翻译成汉文为「 ”大白高国” 这就是独树一帜的西夏文字,能创造自己的文字,是西夏最辉煌的文化成就。立国后,李元昊令大臣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字,三年始成,共五千余字,形体方整,笔画繁冗,又称为蕃书或蕃文。 但是,西夏文字创制前,汉文化对党项又有着重大的影响,这样就使得西夏字无论在造字原则上,还是在字的笔划、形态、书写规划上,都未能脱离汉字的影响。 文字创制后,在政令的积极推行和大力提倡下,西夏文字迅速在其国内流行起来。同时,也产生了西夏文的书法艺术,当然,同样源自汉字书法体系,主要有有楷、行、草、篆四体。 西夏文字 可是,随着西夏国的覆灭,大量西夏典籍消失殆尽,西夏文字也一度消失于人们的视线之外。 1909年,俄国人科兹洛夫在额济纳旗黑水城遗址发现了一部完整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它是党项人骨勒茂于公元1190年所着的一部西夏文汉文双语字典。尘封已久的西夏历史和文化,才随着这部字典的重现而被史学家们慢慢地解读,西夏王朝曾经灿烂的文明,也一点点地拂去了历史的风沙。 《番汉合时掌中珠》全本,现藏俄罗斯圣彼得堡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西夏博物馆。 西夏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以西夏王陵为背景,比较全面系统反映西夏历史的专题博物馆。 博物馆为西夏佛塔密檐式建筑造型,风格别致,与陵区遗址相呼应,形成了浓郁的民族建筑风格。 西夏博物馆 馆内展出了西夏历史文物 700 余件,精选了人像碑座、文臣头像、雕龙栏柱、迦陵频伽、唐卡、绢画、泥塑佛像头、罗汉头等国家一级文物和西夏文、汉文残碑,佛经、西夏瓷器、官印、西夏钱币、西夏建筑材料等。配以大型沙盘模型、佛塔模型、微缩景观、人物雕像、临摹壁画、图版、照片等辅助展品。揭示了西夏历史文化的内涵,展现了西夏艺术的精华。 鎏金铜牛 作为镇馆之宝的鎏金铜牛,青铜铸造,中空,外表通体鎏金。牛屈肢而卧,双眸远眺,四肢有力,体态健壮,比例匀称,线条流畅,造型逼真,个体硕大。该铜牛将冶炼、模具雕塑、浇铸、抛光和鎏金等工艺集于一体,是西夏金属工艺品的杰出代表。 1977年2月,考古人员对王陵区内编号为M177的陪葬墓进行发掘,最终发现了这尊造形精美、旷世独有的"鎏金铜牛"。一起重见天日的还有一件与真马一般大小的石马。 力士志文支座 重达1吨的石雕力士志文支座和鎏金铜牛一样,都是国宝级文物。 支座即俗称的「 ”碑座”。方形底座上男性作跪地状,俯首前视,面部浑圆,粗眉上翘,双目圆睁,高颧塌鼻,腹围肚兜,双手撑膝,下肢屈跪,背部平直。其座顶左上角阴刻西夏文三行,分别译为「 ”小虫旷负” 「 ”志文支座” 「 ”瞻行通雕写流行”。背部还阴刻一行汉字「 ”砌垒匠高世昌”,为石雕工匠的姓名。 在西夏陵区先后出土了十几座这样的支座,但刻有文字者唯此一件,因此弥足珍贵。 妙音鸟 西夏王陵门票上有「 ”妙音鸟”的形象,2000年12月从西夏王陵3号陵出土,是宁夏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妙音鸟为琉璃或陶制的脊兽形式,人身鸟形,头戴叶纹花冠,细眉长眼,双颌丰腴,身缀璎珞,双手合十,羽翼丰满,状如大鹏,宛如菩萨。 妙音鸟是梵语「 ”迦陵频伽”的汉译,它是喜马拉雅山中的一种鸟,能发妙音。后作佛教极乐世界之鸟,被描绘成人身鸟形,是佛和西方净土的象征。在西夏王陵之前,中国考古界对「 ”迦陵频伽”「 ”只闻其名,未见其形”。 西夏灵武窑受晚唐、五代以来尤其是北宋前期磁州窑系、定窑系陶瓷和辽国陶瓷工艺的影响,约在西夏建国后的西夏前期,形成了自己的装饰手法、风格和器物种类等整套体系,并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成熟和稳定。 雕刻花扁壶 制瓷工匠在进行剔刻花工艺时,一般有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刻花,不是在平面上绘画,而是直接在上好釉的器体上,用刻刀刻绘花纹和图案的轮廓,难度很大。第二道工序是第一道工序的延续,即剔釉,是将所要表现的花纹图案周围多余的釉剔掉或刮掉,露出胎体。 西夏瓷装饰技法,有刻釉、刻花、刻化妆土、剔釉、剔刻化妆土及少量印花及白釉黄褐彩等。其中刻釉多用于黑色釉器,以刻花部分露出胎色与釉色间的色差,起到装饰作用。 目前,现有完整的西夏剔刻花瓷器全世界不到100件,部分流失海外,部分收藏在我国各地博物馆,民间藏量稀少。 白釉SI雕刻花牡丹纹陶 在西夏剔刻花瓷器上,最为显着的是纹有各种各样的牡丹花。实际上,当时的西夏境内并没有这种花卉,令人费解。 西夏的绘画可分为壁画、绢画、版画、木板画等。 唐卡 西夏的绢画有两种,一种是用彩墨绘于绢帛麻等织物上,主要内容为佛画,也有一些人物画与世俗题材的风俗画,其艺术风格源自中原的山水画,线条流畅豪放,色彩鲜艳,具有唐五代人物画雍容华贵的传统。另一种是用胶彩绘于绢帛上的唐卡,内容多为佛、菩萨做法的曼荼罗,艺术风格直接传承于吐蕃王朝前宏期佛教绘画。 佛头像 馆内另一「 ”镇馆之宝”佛头像,1990年修复宏佛塔时出土,此佛头面形饱满,犹有唐代遗韵。眼框内镶嵌琉璃眼珠。涂抹在面颊上的泪痕,不知是工匠们的无意之举,还是西夏佛像的固有样式。 西夏崇信佛教,前期流行汉传佛教,多次从宋朝输入《大藏经》,组织人力进行翻译、版刻。多位精通汉、夏文又有深厚佛学修养的回鹘高僧被请来主持佛寺,讲经说法,演绎经文。到了后期,藏传佛教的影响越来越大,公元1159年,吐蕃迦玛迦举系教派始祖都松钦巴派大弟子格西藏琐布带着经像随使者到西夏,翻译经文,设坛说法,声势日盛。 男女供养人服饰 西夏的服饰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党项人传统的毛皮制品,如牛皮靴、毡帐、毡枕、毡帽、马毡、毛毯等。另一是部分党项人特别是党项贵族阶层逐渐接受中原汉族服饰。有时夏、汉两种服饰文化并存。 西夏建国前党项人披发或蓬首,夏景宗下令秃发,从此「 ”剃发,耳戴重环”就成了西夏人的标准形象。从馆内收藏的男女供养人人物形象来看,党项人剃发不是全剃光头,而是秃顶而留边,戴上幞头和帽子,两鬓仍垂发须。 西夏博物馆 走出西夏博物馆,略作休息,前往西夏王陵群的泰陵,也就是李元昊陵。 空旷的黄土地上,耸立着几个高高低低的大土丘,在雄伟的贺兰山围臂里,显得有些突兀又神秘。 西夏王陵 其中最大的那个,就是李元昊陵。 泰陵 泰陵是所有王陵中占地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由于历代帝王推崇佛教,都希望死后能获得转世,所以陵台都修建成浮屠的形式。陵体都是由夯土实心砖木混合密檐式结构制成,所以墓光秃秃不怎么长草。又像半园锥形的金字塔。 泰陵旁边有一个很深的大坑,据说:西夏历保义二年,西夏终于全部沦陷,蒙古士兵在王陵附近挖地三尺,尽皆破坏,以至于从明朝开始,历朝均未在西夏王陵获得过多少有价值的物品。又据说:蒙古人虽掘地几十米,竟一无所获,遂弃之。 是真是假,莫衷一是,然而,对党项族人来说,国破后的惨烈是真实而痛苦的。 西夏王陵,曾经的红墙绿瓦、角楼飞檐、阙台高耸、碑亭肃穆,那些瑰丽的陵台、献殿,皆被付之一炬,化为焦土。后人只好从那些废弃的建筑、文物和残缺的经卷中,努力寻找着这个古老王朝的残留的踪迹。 西夏王陵 成吉思汗病逝前,降旨对西夏:「 ”殄灭无遗,以灭之、以死之”。恰恰在成吉思汗死后一天,西夏末帝李睍献城投降,蒙古人一如既往的展示出其野蛮的民族本性,屠城、杀戮、掘墓、焚书,「 ”白骨蔽野,数千里几成赤地”。 西夏王国消失了,就像历史上那些逝去的王朝一样。 西夏王陵 西夏的历史根源可以一直追踪到唐初。起初居住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黄河九曲之地。「 ”东距松州,西叶护 ,南春桑、迷桑等 ,北吐谷浑”,即在今四川、西藏、青海交界一带的辽阔草原上。后数百年间,逐渐经到陇东、陕北,迁徙至贺兰山下的银川平原,建都立国,向外拓张。 灭国时,大批党项人沿祖先来时之路而去,经过数千里跋涉,重新回到高原。 有人说,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木雅地方就是历经劫难后的党项羌人避难之地。 还有人说:甘孜州丹巴县「 ”美人谷”的嘉绒藏族多出美人,他们是西夏人的后裔。 丹巴美女,图片来自网络 就这样,历史以一种吊诡且玩世不恭的态度,带着党项族这样一个强悍的民族绕了一个大圈,又回到原点。 就这样,我们离开了西夏王陵景区,开始下一个旅程。 另:2019年6月12日,西夏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标志着西夏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向前迈出关键一步。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中国哪个大学时间最长历史最悠久啊~~ 中国哪个大学时间最长历史最悠久啊~~下一篇:空城计中既然城中有陷阱 为什么司马懿没有放箭射死他呢 空城计中既然城中有陷阱 为什么司马懿没有放箭射死他呢

文章评论

  • 归期未有期

    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