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日元历史 日元历史

导语:文章分析了日元升值的经验教训,指出每一次升值都不同程度地给日本经济带来短期利益,但也有负面影响。文章同时分析了中国人民币升值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挑战,认为在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的情况下,人民币突然升值显然无益。

以下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日元历史文字资料。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日元升值经验教训看中国人民币

日元的每一次升值都不同程度地给日本经济带来一些短期利益,并通过国内外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推动民族工业尽快自立,迫使其提高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在进口原材料和石油方面节省大量外汇;受到低汇率和低效率保护的出口企业或利益集团受到冲击,有利于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汇率的上升大大增加了日本资产阶级的财富;促进资本输出和日元国际化;给日元的对外借贷带来增值收益;减轻贷款偿还负担。

日元的升值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1年2月1美元对360日元的固定汇率306日元;第二阶段,从1973年2月到1985年9月,逐渐升值到1美元兑240-250日元的浮动汇率;第三阶段是1985年的“广场协议”。到目前为止,日元兑美元已经升值到90-140日元。

战后日本的工业发展、经济振兴、国际贸易都是在锁定日元20多年低汇率的背景下实现的。

1949年,在美国占领当局的帮助下,日本制定了《道奇计划》和《经济稳定九原则》,将美元与日元的汇率锁定在1: 360。

正是这种固定汇率的实施,给了日本工业重返国际市场的机会。

因此,日本国民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从1946-1950年的12.3%迅速上升到1956-1960年的23.4%。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日本出口工业增速加快,出口贸易大幅增长。

日本出口指数的年均增长率在60年代初为17.9%,60年代末为15.1%,几乎是同期世界贸易增长率的两倍。

日元低值的固定汇率一直实行到1973年2月。

这一时期,日本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在1951-1955年、1956-1960年、1961-1965年和1966-1970年四个时期,日本国民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8.2%、8.7%、9.7%和12.2%。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1971年2月日元第一次升值的工业基础。

得益于20多年1: 360日元的固定汇率,日本出口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有了很大提高。

从1961年到1965年和从1966年到1970年,日本总出口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9%和15.1%。

1971年,日本普通钢、热轧钢板和冷轧钢板的成本分别仅为美国同期成本的56%、70%和68%。

1970年,日本汽车产量比1960年增长10倍以上,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出口国。

日本钢铁和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表明,日本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在这种工业背景下,日本于1971年12月将美元与日元的汇率从1: 360调整到1: 306。

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日本进一步加快了产业结构高度加工化和开放化的进程,从而成为美国在汽车等行业的强劲竞争对手。

1975年,日本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1981年,尽管日本对欧美市场实行“自主限制”,但其汽车出口量仍达到605万辆,而同年排名第二的联邦德国仅出口215万辆,而一直号称汽车大国的美国仅出口69万辆。

正是这样一个严重失衡的市场结构,引发了日本与美国长达数年的汽车贸易摩擦。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政府对美国采取了只说不做的对外贸易政策,为国内产业的发展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1980年5月,日本和美国达成协议,鼓励日本汽车公司在美国投资建厂。

但这一微弱的协议对日本企业几乎没有约束力。

1981年后,虽然日本和美国几乎每年都就日本的“独立限制”进行谈判,但日美汽车贸易的严重失衡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美日贸易逆差仍在扩大,两国贸易矛盾最终加剧,产生了“广场协议”。

此后,日元升值进入第三阶段。

通过比较,以汽车为例,分析了中国目前的产业基础和国际竞争力。

虽然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的产量和销量实现了36%的年增长率,但总规模只有310万辆。同年,美国汽车销量仍达到1100万辆,处于低迷状态。

目前,世界汽车产量约为5400万辆,而中国的汽车产量仅占5.74%,其汽车出口在世界出口中所占比例很小。

也就是说,与日本相比,中国的工业基础远低于日元第一次升值时的水平,也无法与采用“广场协议”时的水平相比。

以上事实也可以说明,日本经济是在低汇率的保护下发展起来的。

如果人民币在压力下必须升值,可能的后果如下:

适度升值。

只要一国货币有望升值,外资或热钱就会涌入,压迫货币继续升值。

以日本为例,1985年的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大幅升值。

在接下来的10年里,日元汇率平均每年上涨5.2%。

也就是说,如果国际资本在日本购买一项资产,比如股票、房地产、债券、日元等。,即使资产不盈利,也可以通过汇率变化获得5.2%的年升值率。

日元升值初期,只有少量国际资本进入日本,购买日本股票。

从那以后,日元升值,股票上涨,吸引了更多的国际资本进入日本。

这种情况带来了两个直接后果,一是进一步刺激日元升值,二是导致日本国内货币供应量过度增加,当时日本实行了非常宽松的低利率货币政策。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刺激了日本房地产和股票价格继续大幅上涨,从而形成了日本的泡沫经济。

日本经济从1986年开始泡沫化,1989年底达到顶峰:日经平均股价升至历史最高水平38915.87日元;东京市区的地价上涨了2.7倍。

自1990年以来,日本金融机构和房地产公司不时破产,泡沫开始破裂。

这场悲剧后来被认为是导致日本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至今尚未恢复。

强烈的赞赏。

中国对外贸易约7000亿美元,与贸易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就业人口超过1亿。汇率的大幅升值将使中国的出口形势急剧恶化。

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国外进口产品低价冲击国内市场,不仅会增加中国失业人数,还会给中国最终摆脱通缩带来困难。

如果中国经济发展放缓,只会对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中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在世界和国内经济环境中,许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人民币突然升值显然无益。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274353.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孝庄皇后的儿子是顺治吗 孝庄皇后的儿子是顺治吗 孝庄太后是顺治的母亲还是康熙的母亲下一篇:香妃在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个人 香妃在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个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