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晚清历史揭秘:梁启超为何要挖孙中山的墙角 晚清历史揭秘:梁启超为何要挖孙中山的墙角

导语:梁启超挖孙中山墙角的背后故事,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的革命历程,梁启超在檀香山发展保皇派成员,以及孙中山在檀香山的生活环境和遭遇。

晚清历史的秘密:梁启超为什么要挖孙中山的墙角?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俗话说“只要锄头跳得好,没有墙就挖不下去”。梁启超就是这样一个善于挖墙脚的大师。

当时梁启超曾在背后为孙中山挖锄头,使他元气大伤,损失惨重。以至于过了很久,孙中山一提到就讨厌。

梁启超为什么要挖孙中山的墙角?他是怎么做到的?

众所周知,美国檀香山是孙中山年轻时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十几岁时,他从这里的基督教学校毕业,有许多同学和老朋友。孙梅是当地的富人,经济实力雄厚,在海外华人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号召力。1894年,孙中山亲自在这里成立了钟惺协会,并有大批追随者。所以孙中山一直把檀香山作为他的出生地和后方。每次在国内遇到什么挫折,就逃到这里舔伤口,恢复。

1899年冬天,梁启超从日本来到檀香山。

我们知道,梁启超和孙中山虽然是地地道道的老乡,但他们的道路却截然不同。一个从改革走向保皇派,一个因为改良之路受阻而走向革命。它们就像两条平行的铁轨。虽然两人都是为了拯救中华民族,但是见面的机会很少。

那么梁启超为什么要来檀香山呢?

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发起了著名的“戊戌变法”,期望在中国进行君主立宪的改革实验。无可奈何,顽固派势力如此强大,改革几轮就以惨败告终。谭嗣同等六君子遇害,康有为、梁启超被清廷通缉,被迫逃离中国,流亡日本。日本迫于清廷压力,将康有为送出国门。后来康有为去了加拿大,继续建立保皇党;梁启超留在日本,结识了当时正在日本发展革命力量的孙中山。

老乡见老乡,眼里满是泪水。孙中山是一个很感性的人。虽然梁启超与自己的政治理念不同,但他认为既然我们都是清廷通缉的流亡者,就应该共同面对清廷。此时目睹日本近代社会的梁启超在思想上受到极大的触动,这也使他与孙中山的谈话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

据史料记载,梁启超与孙中山关系密切,甚至开始筹划、合作建立革命党。但此时此刻,远在加拿大的康有为听到风声,非常气愤。作为保皇派的领袖,康有为不希望自己的弟子梁启超溜进革命党,于是写信给梁启超离开日本。去哪里?檀香山。为什么?培养保皇派成员。

骨子里很传统的梁启超,遵照康有为的指示,出发去檀香山。但是,临行前,他找到了孙中山,谈了一次话。

梁启超告诉孙中山,他要去檀香山发展革命党。所以请他打开介绍信,向孙梅和钟惺俱乐部成员介绍自己。要说孙中山也是久经考验的同志,你没见过什么场面?有哪些你没见过的风暴?听了梁启超的话,他深信不疑,给梁启超写了一封介绍信。

梁启超第一次踏上火奴鲁鲁,但凭着孙中山的介绍信,受到钟惺同乡会成员的热情接待。梁启超在给孙中山的信中说:“人逢其事,皆求兄弟住而勤。”梁启超拜访孙梅家时,孙梅不仅“招待不周”,还让他的儿子给梁启超“举行弟子仪式”。显然,梁启超并没有被视为局外人。面对这种情况,梁启超非常感动,向孙中山立誓,“既然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有所保留,我们之间就不会有分歧。

但是是真的吗?

梁启超在火奴鲁鲁住了几个月后,开始在钟惺会会员中发展保皇派会员。他对钟惺协会的成员说,“我们现在名义上是在捍卫皇帝,但本质上是一场革命。”梁启超因为“戊戌变法”而在海外华人中声名鹊起,口才很好。此外,他还带来了孙中山的介绍信,赢得了钟惺协会许多会员的信任。在梁启超的鼓动下,他们脱离了钟惺会,加入了保皇派。

接下来在檀香山发生的事情,加速了星中会成员对保皇派社会的投资步伐。

当时火奴鲁鲁刚刚发生了一场瘟疫。为了防止感染,美国政府在疫区放火。这场火灾对当地华侨的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害,激起了他们团结起来反对外来者的决心。梁启超告诉他们,只有举起光绪,重新称帝,国家才能富民,才能抵御外敌。这些华侨早已有了强烈的保皇思想,听了梁启超的话后,更紧密地团结在他的周围。当时,梁启超已成为当地钟惺同乡会和华侨的领袖...至于孙中山,已经被人们抛在脑后了。

接下来,梁启超开始计划向当地华侨商人集资。

梁启超在檀香山住了快半年了。按照初衷,他的主要目的不是在火奴鲁鲁培养保皇派成员,而是为唐、等友人在中国策划的勤王活动筹集资金。说实话,梁启超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檀香山能不能筹到足够的资金。一开始他只是把檀香山作为去美国或者香港的中转站。但康有为并不支持梁启超赴港之行,赴美之行因瘟疫屡遭美国政府拒绝,并被美国商人赫钦骗去2万元。我该怎么办?得想办法海外华商。

梁启超通过他精彩的演讲游说了广大海外华商。只是因为清廷腐败无能,导致列强欺凌,华侨受到歧视和欺凌。要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开展勤政活动。在梁启超的鼓励下,海外华商慷慨解囊,很快筹得10多万元。远远超过梁启超的估计。

梁启超筹到足够的钱后,离开檀香山,于当年7月18日返回日本。在檀香山,梁启超不仅挖出了孙中山的人民,也挖出了他的财富。1904年春,孙中山回到檀香山为革命筹款。他发行了一份“军事债券”,声明他将在此时借10美元,并在革命成功后偿还100美元。但最后他只筹到2000多块钱,与梁启超筹到的钱相差甚远。

梁启超的挖墙脚行为带给孙中山的不仅仅是这些。兴中会成员水土流失严重,即使筹不到更多的钱。孙中山在檀香山的生活环境也变得很差。他不得不考虑离开檀香山去美国发展。为了争取美国著名社团洪门,他打算加入他在檀香山的分部。没想到朝廷里保皇派还挺多的,想尽办法阻止他加入。好在洪门老舅钟水阳很尊敬孙中山,生气了。“我们在洪门的目的是‘反清复明’虽然孙中山没有加入洪门,但他在外修行多年。我们不能开门欢迎这种人,怎么才能把他拒之门外?这不是违背了洪门的目的吗?“孙中山是靠努力才被迫加入洪门的。

最后讲个小故事。孙中山从美国檀香山来到旧金山。当地保皇派勾结海关人员阻止孙中山登陆,将他扣押在海关附近的木屋里。在洪门的帮助下,孙中山安全逃脱,进入美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至少在与更激进的革命者打交道时,一些保皇党人真的很不舒服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28541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武则天登基是必然的 阴盛阳衰的唐朝 武则天登基是必然的 阴盛阳衰的唐朝 强势的女人较多下一篇:中国航母发展的传奇经历 中国航母发展的传奇经历 引进废弃船体 一国发难一国帮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