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井陉拉花 井陉拉花简介 井陉拉花的由来

导语:本文介绍了北方秧歌艺术中的一种表演形式——井陉拉花。拉花舞蹈特点是刚柔相济,柔中带刚,内劲十足,下肢动作高挺稳,舞蹈道具的运用和队形的变化,蕴含着“一春六”和“好运”的含义。文章还介绍了井陉拉花的三种流行说法,包括对抗邪恶的故事、逃难求生的场景、以及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和甜蜜的爱情生活。

“拉花”是群众自愿上街表演的庙会艺术,属于北方秧歌,在井陉县广泛流传。它独特的舞蹈风格不仅受到当地人的喜爱。1991年,他在沈阳举行的“全国优秀秧歌比赛”中获得最高奖——优胜奖的领奖台。

井陉拉花舞蹈特点是刚柔相济,柔中带刚,内劲十足,下肢动作高挺稳,很有走山路的特点。舞蹈道具的运用和队形的变化,蕴含着“一春六”和“好运”的含义。他们经常在春节、迎神运动会和节日表演。

关于井陉拉花的起源,有三种流行说法。

第一,据说宋末元初,井陉深山里有一个残暴的亡命之徒,以山为王,经常掠夺百姓的财富,残害百姓。当地人很讨厌,所以想除掉这个邪恶的山王。有一年春节期间,他们挑选了一批胆大心细、武功高强的青年男女,扮成卖艺的,如村姑、花姑娘、渔民、田工、小贩等,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手里拿着精致漂亮的花伞、五颜六色的扇子、花瓶、花篮、玉鞭等物件,偷偷携带着各种武器,假装经过山寨,故意让强资本劫掠进山,夜深人静。从那以后,每到元旦,当地人就撑起花伞,手舞足蹈五颜六色的扇子,摘花瓶和花篮,打霸王鞭,三五成群地跳舞庆祝。就这样,井陉花代代相传。

第二种。传说井陉山区一直是土贫人穷。在旱涝年,人们入不敷出,不得不带着孩子,离开家乡,外出逃难,尤其是每年年底,以此来逃避财主的房租和债务。井陉拉花的《走西出口》《跑关东》等。,反映男女老少外出和逃难的场景。带路的长辈撑伞,老婆提行李。青年男女肩扛桃筐,随风而眠,四处游历,在深沉悲凉的音乐中迈着艰难的脚步走过山河。然而,苦难并不让人绝望,他们在努力寻找出路,追求光明。在拉花舞中,前面开路的花伞是幸运星的象征,它带领人们找到了福地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幸福生活。用手敲击的四块瓷砖象征着四季的和平,这不仅仅意味着吉祥的庆祝。霸王鞭代表着对抗邪恶的武器,花篮花瓶代表着光明的未来。

第三,据说在古代,在景隆周围的深山密林中,住着一些勤劳的村民,他们以打猎、砍柴和采集草药为生。青年男子和村民们经常攀登悬崖和高山,在劳动中互相帮助,在困难中互相帮助,在贫困中互相怜悯,从而建立起真挚的爱情。那一对男女互相搀扶着翻过山沟,彼此真心相待。男人充满感情,动心,女人羞于掩饰,乐于掩饰。然后男女互拜三天,旨在宣誓海誓山盟,白头偕老。女人手里的花篮代表采药的篮子,男人手里的霸王鞭代表打柴的杆子。双方伴有音乐、歌舞,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和甜蜜的爱情生活。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28911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优麻 亦神亦人的纳西族东巴舞下一篇:二人台走西口 黄土高原上的二人台走西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