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人民英雄纪念碑简介 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传奇 核心石料竟来自这里

导语:初去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人,第一选择大多是去天安门广场,登天安门城楼,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高高耸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全国人民心中具有无比崇高位置,它毫无争议堪称新中国第一巨碑。借鉴相关史料,我们来聊一聊纪念碑建造时一些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

初去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人,第一选择大多是去天安门广场,登天安门城楼,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

高高耸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全国人民心中具有无比崇高位置,它毫无争议堪称新中国第一巨碑。

借鉴相关史料,我们来聊一聊纪念碑建造时一些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修建的地点确定在哪?在会上,有的委员提议将纪念碑建在东单广场,有人主张建在西郊八宝山。最后由周恩来根据多数委员的意见,决定将纪念碑建在天安门广场上。

周恩来认为天安门广场有“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未来将是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敬仰的地方。在这里修建纪念碑,也方便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前来瞻仰。当时大多数人赞成这个意见。委员们一致通过了把纪念碑修建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方案。

方案确定下来后,1949年9月30日下午6点,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与会人员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庄严的纪念碑奠基典礼。

那天下午6时许,全体代表利用大会统计选票时间,亦即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闭幕式之前,驱车前往天安门广场,参加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

周恩来先于他人到了广场,他在拟竖碑的地方察看着地形、位置。毛泽东、朱德、宋庆龄、李济深、彭德怀、贺龙、刘伯承、陈毅、黄炎培、郭沫若、何香凝、司徒美堂等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代表、无党派人士和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代表陆续下车后都向竖碑的地方走来。

此刻,天安门广场华灯齐放。只见毛泽东表情凝重,背着双手,不停地在现场缓步走动,他望着奠基石,又不时地望望周围。看到代表们已排好了队,便抖擞精神,站好立正姿势,用高昂的声腔,喊出了“口令”:

“立——正!” ……

毛泽东又大声喊道:“各单位首席代表站到前面来!”于是朱德、贺龙、刘伯承、陈毅、罗荣桓等都闻声走过去,排成一列,毛泽东站在排头第一个。

这时,周恩来宣布: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开始!

解放军华北军区乐队先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再奏《风风铃》曲调的哀乐。

在哀乐的旋律声中,大家怀着沉重的心情默哀。乐声终止,毛泽东抬起头来,肃穆地缓步走到扩音器前,宣读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宣读完碑文,毛泽东静静地走上前去,挥锨挖起第一锹土放到基石边上。随后,朱德等代表一个个跟着上去,随毛泽东一道执锹铲土,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个国家级公共艺术工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为了建好这一永久性工程,当时会聚了郑振铎、吴作人、梁思成、刘开渠等一大批中国最优秀的文史专家、建筑家、艺术家。1952年5月10日,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正式成立,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彭真担任主任,副主任为着名建筑家梁思成。

纪念碑采取的是边施工边设计方案。开工不久,发现最初设计的奠基的位置离天安门和旗杆太近。梁思成等人找到彭真汇报:要不要向主席请示把位置往南挪?彭真说主席那么忙,你们要怎么挪就怎么挪吧。后来经过数次方案设计,最终由北京市规划局的赵冬日敲定放在绒线胡同东部路口。这个位置其中心距天安门墙基440米,碑的设计高度为38米,使得由北面任何一点看过去,在透视上碑都高过正阳门城楼。

兴建委员会花了一年多时间,面向全国征集意见,收到140多套设计方案,包括亭、台、堂、碑等各种样式。最后,纪念碑修建方案的争议焦点集中在碑身究竟是建成低矮分散型还是高大集中型上。大多数人认为,纪念碑要歌颂人民英雄的崇高形象,表现人民英雄的伟大功绩,低矮分散型的方案不可取。但怎样把纪念碑修建得巍峨雄伟,让社会各界都满意,成了摆在兴建委员会面前的一大难题。

从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获得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回国的北京市建设局工程技术人员陈志德做的设计方案,屡次有突出表现。1951年国庆节被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邀请到天安门广场,看到了最后遴选出的3个木制纪念碑模型:一个是形状酷似3个门洞的城台,上有高碑;一个是坡顶形状的纪念碑;另外一个是群像雕塑形状的纪念碑。

陈志德看完后,摇了摇头,说:“这3座纪念碑模型,虽然都还可以,但是缺乏高大挺拔、气势恢宏的表达内涵!”

陈志德的意见受到了兴建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兴建委员会经过最终讨论、修改,终于敲定了与人们现在看到的纪念碑相似的碑身设计方案。碑形设计主要参照了中国的唐代石碑与清代石碑,碑顶方案由专长古建筑学的梁思成设计形成。他在碑顶上破天荒地加了个“小屋顶”的装饰。这个极具特色的“小屋顶”,后来被广泛运用到各种新建筑物之上。

接下来,兴建委员会成立了施工组,陈志德调任组长。建纪念碑,最主要的是选好碑心石。为了选好这块碑心石,兴建委员会在全国范围进行征集,派出专家到上报材料的地方去考察,通过反复对比,最后选定了采自青岛大金顶一带的一块花岗岩大石料。

为了完整开采出一块300吨的石材胚料,十几名技术工人从南京、上海等地赶到浮山。技术工人们也没有开采如此巨大石料的经验,提出的几个开采方案都被陈志德否定了。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陈志德急的嘴角都起了水泡。

当地雇来的石工见陈志德着急,悄悄把他拉到一边说:“崂山脚下有个村子叫清石峪,村子里住着一位叫李开山的老石工,被人称为石神。您还是把他请来想想办法吧i”

李开山的石匠手艺是祖传的。陈志德把李开山请到采石现场,与他一起采取闷炮爆破,排列钢楔子砸进,千斤顶石槽顶压等办法,终于完整地从山岩上剥离出来了巨大石料。

为了把200多吨重的碑心石运下山,陈志德带领工人们采用古老的“滚杠”方式,用鞍钢生产的无缝钢管初坯放在枕木上做滚木,在3台大马力拖拉机的牵引下,把石料一点一点地向山脚滚移下去。

从浮山到青岛火车站,30公里路程,运石队伍整整走了34天。

1953年10月13日,北京西直门火车站鞭炮齐鸣,挂着专列牌子的火车载着这块碑心石,缓缓驶进车站。

经数百工人细心御下之后。这块渗透着工人群众心血和汗水的石料于在10月16日安全运到天安门广场纪念碑建设工地。

碑心石运抵天安门广场后,施工队按照原来的设计方案,立即对其进行成形前的精加工。碑心石经过雕琢,“瘦身”到了60吨,纪念碑碑身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也基本完成。这时,施工组突然接到兴建委员会的通知,要将整个碑面调转180度。按照中国建筑物大多坐北朝南的传统,人民英雄纪念碑最初的设计图纸中是让“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碑面朝向正南方。但后来发现很多重大群众活动都集中在天安门与纪念碑之间的广场上,为了方便群众瞻仰,碑身正面朝北才更具实用价值。碑面调转180度,纪念碑就刚好与天安门相对了。建议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中央领导及专家们的同意。

陈志德指挥的施工组急忙对碑心石做了南北对调的准备。所幸的是,纪念碑的结构是南北对称,碑心石即使换了方向,施工进度也不会受到影响。

随着纪念碑修建速度的加快,又一个难题出现了:在没有重型起重机的情况下,怎么才能安全地把60吨重的碑心石吊起20多米,再平稳地安装到混凝土碑身上?

经多位专家的周密论证,施工组决定利用滑轮原理,将纪念碑的混凝土碑身作为起重支柱吊装碑心石。吊装的同时,在碑身两旁各立一个高吊杆,以调整石料吊装过程中的摇摆及平正。

正式吊装那天,茅以升、刘开渠、梁恩成、林徽因、范文澜、郑振铎等100多位各界专家、领导一大早就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上午8点半,陈志德吹响口中的哨子,下达吊装命令,纪念碑混凝土的碑顶传来滑轮组的“吱吱”转动声,碑心石被钢丝绳缓缓吊起,直到下午两点左右,碑心石才准确就位。稳稳地立在纪念碑正北面的碑心石巢内。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碑题是毛主席亲笔书写的,要把这8个大字刻到坚硬的花岗岩石碑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这项任务落到了北京琉璃厂“萃文阁”店主、着名书法家、雕刻家魏长青肩上。他先请总参谋测绘局的专业人员用幻灯机投影仪将字放大,然后按照光影把字描下来。碑心石又硬又脆,不受刀凿,一刻就火星乱冒。为了赶进度,陈志德和魏长青经过研究,决定把胶皮覆盖在碑体上,再把需要镌刻部位的胶皮挖下去,形成“阴文”轮廓,再利用高压水枪,通过喷射矿砂的方法,在碑心石上刻出每一个大字。然后以紫铜为胎,采用我国传统的镏金工艺,做成金字镶嵌进去,保证字体300年不褪色。

雕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石背面的碑文,是由毛主席起草并在奠基典礼宣读的,由周恩来亲笔书写。

据传,那时周恩来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一遍碑文,前后共写了40多遍,最后挑选了自己最满意的一篇拿到工地。碑题、碑文制作共用掉黄金130两。

1958年,中共中央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全部完工的报告后,立即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落成仪式。时间选在1958年5月1日。因为这一天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

那天,天安门广场响起了雄壮的国歌、国际歌乐曲。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缓步走到雄伟壮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此时,碑身上的红披徐徐下落,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刚劲有力的鎏金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数万人欢呼雀跃,广场上放飞了无数和平鸽。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李嗣 '奇兵不在众 万马救中原'的一代名将之李嗣业下一篇:项英死时毛说了什么话 毛主席在陈毅追悼会上说:林彪要把我们都搞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