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钱桂仁:李秀成部下大将,为何曾四次策划降清?

导语:钱贵仁是太平天国时期的一位将领,曾策划多次投降清朝,但都以失败告终。他最终被太平军围攻杀死。文章讲述了他的投降经历及最终的悲惨结局。

大家好,我是边肖。今天,我给大家讲讲钱贵仁的故事。欢迎关注。

钱贵仁,安徽桐城人,与太平军头号造反派程学启是同乡。1853年6月,、赖、领兵到长江中游,攻取安庆,直抵皖南腹地。这时,钱贵仁和弟弟钱百春前来投靠西征太平军,后归李秀成所有。不久,钱百春叛逃投降,担任守备。

哥哥投降清朝时,钱贵仁继续在太平天国工作。1861年初,李秀成率军东进建立苏南根据地,钱贵仁担任常熟守备司令,配合侯玉田守城。不久,侯玉田被调回太平,钱贵仁担任守城司令,开始投降。

钱贵仁计划投降的原因很多,导火索就是科举考试。钱贵仁镇守常熟时,违背洪秀全的意志,以“四书五经”的命题违背了崇神主义。

1861年11月,李秀成率军进攻杭州,从苏州、太仓、无锡、常熟、昆山调兵增援前线。钱贵仁认为时机成熟,打算第一次投降。钱贵仁找到常熟大地主许绍福,请他联系江苏巡抚薛焕,提出投降朝廷,帮助官军剿灭“盗贼”。

为了表示投降的诚意,钱贵仁暗中联系了苏州、太仓、昆山的动摇者。“关于苏州、太仓、昆山等城市,他们联合起来,同时献地投降。如果有分歧,大家都会处理的。”可惜钱贵仁算错了。

李秀成得知后方基地不稳定,把杭州军务交给表弟李时贤,我回苏州大本营指挥。李秀成一回来,苏州、太仓、昆山三地的“动摇者”不敢轻举妄动,钱贵仁的投降也就白白结束了。

1862年10月,忠君李秀成率领13个王侯、20万大军从苏州回到天津,参加雨花台之战。钱贵仁策划第二次兵变,与高永宽联手。钱贵仁还是让徐绍国出去联系江苏巡抚李鸿章,打算献常熟、苏州。此时,淮军联合的人是程学启,也就是他的家乡。

钱贵仁、李鸿章、程学启三位老乡“合作”了,苏南基地又有危险。雨花台之战后,李秀想进行“北进南攻”的作战计划,但由于苏南大本营时间仓促,不得不回去处理。12月底,李秀成回到苏州,逮捕了李文兵和许绍福,并公开将其击毙。

这时,罗叛变投降,祭常熟,钱贵仁趁机“抛壶”逃走。李秀成也知道钱贵仁的矛盾心理,但考虑到他手里兵马众多,动手不容易,就不进攻了。

1863年12月,王娜高永宽、毕王吴贵文杀死旺姆谭绍光,提出苏州投降。结果李鸿章食言,在宴席上处决了“苏州八叛”,屠杀了城中放下武器的太平军4万余人。这是苏州投降的事件,受到舆论的批评。

八大叛乱死后,李秀成扮演国王的角色,册封钱贵仁为王,并增加了他的等级。但钱贵仁并不感激,而是继续策划第三次投降。当然,结果以失败告终,因为他遇到了对手。

加冕皇后后,李秀成请他帮助守卫杭州和余杭,并与陈炳文和王海洋合作。此时,钱贵仁暗中联系杭州、余杭等“摇摆人”,打算将杭州拱手让给左。谁知道,王海洋是一个残忍的角色,那些倾向于投降的人都被处以死刑,并在城市里吊死。于是,钱贵仁害怕了,暂时停止了活动。

1864年3月,陈炳文和王海洋决定从杭州和余杭撤退,然后转移到江西和福建收集食物,然后返回天津参加战争,解除了对首都的围困。钱贵仁得知消息,打算第四次投降。就这样,一个搞笑的场景出现了。

太平军主力撤退后,钱贵仁带着兵马跪在道路两旁,“请求”湘军接受投降。左唐宗为了扩大势力,同意钱贵人投降。他还在朝廷打过仗,授予他四品都司的职务,相当于团长。

成功策划第四次投降后,钱贵仁立即改名为“安邦”,表示对清朝的忠诚,为朝廷灭太平天国,立下战功。当然,钱贵仁不能“安分守己”,甚至失去自己的生命。

1866年1月,王海洋率领太平军在嘉应与左唐宗的湘军作战。钱贵仁,急于立功,上马奋勇作战。汉奸指控的时候,太平军很生气,就围攻钱贵仁,把他砍了,砍了他的头。

钱贵仁被杀,太平军报了仇,士气高涨。可惜在战斗的关键时刻,汉奸丁泰阳向清军通报了在康王的位置,原太平军司令员黄的“洋枪队”在黄旗下中弹,头部中弹身亡。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428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谭绍光:太平天国慕王,迎娶第一女状元最后怎么死的?下一篇:清军间谍混入太平天国,张炳垣最后被车裂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