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土耳其俄罗斯 都掐了五百年了:俄土之间那些陈年旧账

导语:自穆罕默德二世征服君士坦丁堡以来,俄罗斯与土耳其进行了十余次交战,土耳其始终扮演着守门人的角色,锁定了俄罗斯从黑海通往地中海的道路。今天,当俄罗斯重返克里米亚时,双方的摩擦再次出现。被PS封为苏丹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和被P

自穆罕默德二世征服君士坦丁堡以来,俄罗斯与土耳其进行了十余次交战,土耳其始终扮演着守门人的角色,锁定了俄罗斯从黑海通往地中海的道路。今天,当俄罗斯重返克里米亚时,双方的摩擦再次出现。

被PS封为苏丹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和被PS封为沙皇的俄罗斯总统普京。

作者:王宇

俄罗斯苏-24战斗机被土耳其击落后,普京发言指责土耳其“背后捅刀子”。把这种说法放在世界联合反恐的大背景下是好的,但从俄罗斯和土耳其几百年的交往历史来看,就有些滑稽了。历史上,土耳其从未站在俄罗斯人的身后。相反,大多数时候,黑海对面的这两个国家面对面站在一起,忙着互相争斗。其长期的世仇和频繁的战争让中、日、英、法等“敌人”难以匹敌。

公主的怨恨+皇帝的野心

关于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的女儿长平公主如何向清朝复仇的传闻,为金庸、梁羽生等武侠小说大师提供了想象中的空房间。事实上,在世界的另一边,有一个真实版本的“超越我们的视野”。然而真正的长平公主的复仇计划更有野心。

1453年5月29日,土耳其人迎来了他们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在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的领导下,穆斯林军队征服了君士坦丁堡,享有千年历史的被称为“第二罗马”的拜占庭帝国被摧毁。然而,在庆祝胜利的欢呼声中,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娅·古罗格公主在城破前逃了出来,带着民族敌人的仇恨逃到罗马寻求庇护。十六年后,在教皇的控制下,她嫁给了莫斯科大公,俄罗斯的伊凡三世。

索菲娅公主和俄罗斯伊万三世的婚姻非常有趣。一方是已经去世却拥有千年荣耀的大公主,另一方是刚刚从蒙古独立出来的小国君主。如此悬殊的差距让俄国的伊凡三世十分珍惜索菲亚,于是索菲亚每天在家给丈夫讲革命历史。莫斯科公国视自己为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以索菲亚带来的拜占庭标志双头鹰为国徽。索菲亚的儿子瓦西里上台后,莫斯科公国干脆打出了“第三罗马”的旗号,自称全是“基督教徒的凯撒”。既然要“复兴汉朝”,当然要“还旧都”。所以当时莫斯科公国的领土虽然没有山东省那么大,但是距离土耳其帝国很远,一双复仇的眼睛已经盯上了远方。

抛开宗教因素和俄国衰弱的伊凡三世,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正好处于中世纪俄国人与地中海世界贸易的黑海贸易路线的终点。土耳其占领君士坦丁堡等于切断了俄罗斯人民的财政来源。这也迫使俄罗斯人一边与土耳其作战,一边寻找另一个“窗口”。此后,通过与土耳其的两次战争,俄罗斯遏制了土耳其向乌克兰渗透的势头,两国正式交火。

1682年,彼得大帝执掌俄国,野心勃勃的沙皇制定了争夺世界霸权的庞大计划:“打败瑞典,征服波兰,控制波罗的海入海口;然后向南进攻土耳其,控制黑海,占领巴尔干,占领君士坦丁堡,夺取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打通黑海到地中海的通道。”

彼得大帝对北方的战争进行得很顺利,但当他转向南方与土耳其作战时,他感到无能为力。当时的土耳其还很繁荣,以黑海为内湖。彼得大帝入侵土耳其后,陷入重围。最后,他贿赂土耳其大大臣,迫使土耳其方面宽大处理。这个俄罗斯版的“邓白围”成了彼得大帝死后也无法释怀的怨恨。

大志向VS硬背景

近代历史上俄罗斯和土耳其的民族运动正好相反。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后,陷入了因骄傲而被关闭,又因关闭而慢慢衰落的怪圈。然而,自认为继承了拜占庭帝国遗产的俄罗斯人却在积极扩张,并呈上升趋势。这种权衡导致了彼得大帝时期土耳其不愿意阻挡俄罗斯的南进,使得阻挡大势终究难上加难。

彼得大帝死后,土耳其噩梦“接连不断”。首先,俄国女皇安娜·伊凡诺夫娜在1735年发动了第四次俄土战争。俄军多次击败土耳其军队,最终攻克亚速海港,实现了在亚速海的立足。1762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即位后,更加旗帜鲜明,首要目标是向南分裂土耳其,夺取黑海入海口。原籍德国的德国王后信守诺言,对土耳其发动了两场战争,以凌厉的攻势迫使土耳其放弃了黑海北岸的土地。根据彼得大帝的遗产,在黑海站稳脚跟的俄罗斯,目标是拿下君士坦丁堡,染指地中海。

然而,俄罗斯的好运到此结束,它对土耳其的下一个目标引起了整个欧洲的警惕。君士坦丁堡,此时已经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是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交通和战略枢纽。一旦俄罗斯控制了这个枢纽,不仅可以打开从黑海到地中海的航道,还可以从南方包围欧洲的心脏;还会威胁到英法等国通往亚非的航线,有利于俄罗斯向亚非扩张。正如恩格斯曾经警告的那样,“如果俄罗斯控制了土耳其,它的力量几乎会翻倍,它将比其他欧洲国家加起来还要强大”。

对俄罗斯深感恐惧的英法等国,当然不会坐视这一切发生。因此,在19世纪爆发的四次俄土战争中,英法等西方国家坚定地站在土耳其一边,在关键时刻屡屡采取行动,延长了濒临灭亡的土耳其帝国的寿命,延缓了俄罗斯侵占土耳其的步伐。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1853年爆发的俄土第九次战争。英法两国毫不犹豫地帮助土耳其赢得了这场至关重要的战役。据说这场战役的失败导致沙皇尼古拉一世在绝望中自杀。也许他真的无法理解为什么俄罗斯打不赢这场势单力薄的恩怨——难道仅仅是因为对方“在幕后卖命”?

未能成功的夙愿&怨恨一直延续至今

命运是公平的,从未谈及此事的俄罗斯,在20世纪曾有两次好机会实现夙愿,但由于失误,俄罗斯人最终错过了。

第一次机会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急着去医院的土耳其帝国站在德国和奥匈帝国一边,恼羞成怒的英法两国为了争取俄国,第一次改变了固有的坚持百年的政策。1915年,英、法、俄达成《君士坦丁堡和海峡秘密协议》,以明文形式将土耳其分割。英法宣布放弃阻止俄罗斯走出黑海海峡的传统政策。战争结束后,君士坦丁堡和土耳其被置于俄罗斯之下,而英国和法国将在阿拉伯地区分割土耳其的其余部分。“收复君士坦丁堡”,索菲亚公主500年前的怨恨,彼得大帝300年前的梦想,即将实现。

然而,后来发生的事情是众所周知的。俄罗斯在最后一刻崩溃,实现了自己的夙愿。相反,苏联政府宣布放弃夺取君士坦丁堡的秘密条约,以收缩前线。另一方面,土耳其在帝国崩溃后迎来了民族英雄凯末尔,新的土耳其共和国最终保住了他们旧帝国的首都。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这两个新生的国家都从灰烬中重生,经历了一段罕见的关系缓和时期。然而,随着二战的爆发,苏土关系再次陷入低谷。1945年二战即将胜利之际,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指示苏共政治局迅速制定“土耳其战后重建计划”,试图一举推翻土耳其资产阶级政权,建立解放共和国,将伊斯坦布尔纳入苏联版图。然而,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最终被美国核威慑力量所阻止。战后,美国在土耳其实施马歇尔计划以支持其经济,并邀请其加入北约。地中海的大门再次对北极熊关闭。

自穆罕默德二世征服君士坦丁堡以来,俄罗斯与土耳其进行了十余次交战,土耳其始终扮演着守门人的角色,锁定了俄罗斯从黑海通往地中海的道路。今天,当俄罗斯重返克里米亚时,双方的摩擦再次出现。两国之间的敌意可能真的是有某种命运在左右。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布尔加宁 斯大林忠实战友贝利亚:率先改革后被捕下一篇:人民警察电视剧 《人民警察》讲了什么故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