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爹爹喂饱女儿 朱德外孙:爷爷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吃饱过

导语:爷爷把配给量减到26公斤。在副食匮乏,一切都要靠票供应的年代,量化标准是爷爷一个人吃饭不富裕,家里20多人,都是年轻人。但是爷爷有个计划。朱德参加劳动口述|刘健在朱敏的子女中,长子刘健在朱德身边生活的时间最长。自从牙牙学语

爷爷把配给量减到26公斤。在副食匮乏,一切都要靠票供应的年代,量化标准是爷爷一个人吃饭不富裕,家里20多人,都是年轻人。但是爷爷有个计划。

朱德参加劳动

口述|刘健

在朱敏的子女中,长子刘健在朱德身边生活的时间最长。自从牙牙学语和蹒跚学步以来,他几乎已经离不开这两个老人了。每当爷爷奶奶康克清外出视察探望时,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小男孩陪伴着他们,其中大部分是刘健。

哥哥刘健还叫朱德“爷爷”。“他让我们叫他爷爷。虽然有些文章改成了‘爷爷’,但我们一直按照习惯叫他‘爷爷’。”过去,刘健被称为“爷爷”,朱德说:“我不是主人,但是地主的老财富被称为‘主人’”。

"我出生于1953年,但我和祖父一起长大。"刘健说。今年,从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毕业后,朱敏被分配到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任教。为了让朱敏专心工作,朱德决定把刘健留在身边抚养他。他说:“孩子和我在一起,你可以安心工作了!”就在朱敏休完两个月的产假后,朱德催促女儿去上班。后来我让女儿搬出中南海的家,住在北师大的集体宿舍。“我父母在各自单位的宿舍住了好几年,所以我开始和妈妈分开。”。

何志华,朱德的第四任妻子,朱敏的生母

朱敏的生母何志华是朱德的第四任妻子。1922年冬天,36岁的朱德嫁给了19岁的何志华。对于何志华,张的妻子杨子烈在《往事如烟》一书中说:“何志华天生妖娆,眉心杏眼,怒中笑,悲中见喜,见到高级负责人,如火如荼。”1925年7月,朱德被捕入狱。获释后,他被德国政府驱逐到苏联。这时,何志华怀上了刘佳。1926年4月18日,彦介的女儿朱敏。40岁时,她赢了一千块钱,朱德给她取名“大斋”。但何志华给女儿取了另一个外国名字“菲菲”。1926年5月,朱德回国,让何志华和女儿暂时在苏联生活。朱德回国没多久,何志华让姐姐带朱敏回成都。之后,何志华爱上了去莫斯科读书的革命青年霍家欣,并与他结婚。

至于我的生母何志华,朱敏在《我的父亲朱德》中说:“我经常怨恨我的母亲:她为什么不要我?不养我?不给我母爱?长大后,我意识到妈妈为了追求与爸爸信仰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抛弃了我,甚至背叛了爸爸,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在这一点上,作为女儿,我不能原谅她。”

朱德给人的印象是温柔老实,很少发脾气。刘健说:“爷爷说话很温柔,很少生气。”。小时候康克清奶奶让孩子们洗手帕和袜子,洗不干净就用手板。刘健被打哭了好几次。“每当这个时候,爷爷都会过来看我手心发红,会很疼我。用我的手看着奶奶的手,说:‘奶奶打你的手心里疼。

刘健回忆说——

自1959年以来,该国连续三年遇到经济困难。爷爷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餐桌上没有肉。爷爷年纪越来越大,厨师试图单独为老人做一道油水多的营养菜。政府把每个公民的口粮减少到最低限度。中共中央领导人带头勒紧裤带。当时在中南海工作的干部开始重新量化,先个人统计,再公开咨询评估。又高又宽的报了每月26斤的口粮,他的祖父也报了自己的口粮26斤,报了自己的口粮24斤。刘少奇的报告最低,只有18公斤。后来按照国家制定的定量标准,北京大部分男干部的口粮都定在28公斤。但领导人坚持认为,既然他们已经报告了自己,就不应该改变。有关部门不得不根据他们自报的数量发行粮票。食物只能用粮票买,所以家里有个规定,休息日回家吃饭,每个人都要交粮票。这种习惯一直持续到国家取消售票制度。

爷爷把配给量减到26公斤。在副食匮乏,一切都要靠票供应的年代,量化标准是爷爷一个人吃饭不富裕,家里20多人,都是年轻人。但是爷爷有个计划。他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在战争年代,只要环境允许,他会在屋前屋后开荒种菜,这已经成为他长期的习惯。艰苦的生活培养了爷爷识别野菜的能力。长征期间,他还教会了许多指战员和战士如何识别野菜,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保存革命的种子。

困难时期,爷爷带领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孙子孙女,在中南海住所空开了一个菜园,种了茄子、白菜、辣椒。爷爷也善于利用土地,中间种什么,边上种什么。奶奶不仅下班后帮爷爷管理菜地,还带领我们采摘野菜,如荠菜、苦菜、榆树叶等。,并将其与食物混合,制成食物巢。

在刘健的记忆中,朱德因为长期患有糖尿病,不得不少吃多吃。冬天,孩子们和厨师经常把馒头切片,放在取暖器上烘干。朱德饿了,就拿些干馒头片吃。有时候孩子饿了会边吃边聊。

“爷爷喜欢吃四川泡菜和川式猪肉,但后来医生严格控制了他的饮食。每顿饭基本都是健康食品,不允许他吃足够的食物。爷爷简单的要求也被“剥夺”了。有一次廖承志同志来看他爷爷。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他奶奶留下他吃饭,问他喜欢吃什么。廖公趁机提了一个在家里提不出来的要求:‘我要吃肉。’其实廖公跟爷爷一样,都是医生管着,在家由老婆监督,跟猪肉没有关系。这时爷爷投了廖公一票,‘廖公求这点小事,你就满足他吧!’奶奶让厨房炒了一盘川式猪肉,但怕爷爷加入这个言传身教的行列,于是指着自己的一个孙子对大家说:‘正好,我们家有个吃肉的。吃饭的时候,爷爷一边吃自己一边看川式猪肉,但是他一点都吃不下。奶奶总是打断来分散爷爷的注意力。"

后来,在弥留之际,朱德对康克清调侃道:“我这辈子无怨无悔,只是一直吃不饱。”。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李淑贤 李淑贤是为什么不再嫁下一篇:中国四大石窟 中国的四大石窟是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