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佐藤爱 甲午清军败于嫖娼 长崎斗殴泄露电报密码

导语:本文摘自:《环球时报》2014年7月29日,作者:金殿强,原标题:《甲午战争前,中国执政党和在野党主张东征:给日本一个很好的教训》油画长崎事件,图片来源:数据图甲午战争前夕,清朝一直沉浸在去中国的梦想中。对日长期的文化优势

本文摘自:《环球时报》2014年7月29日,作者:金殿强,原标题:《甲午战争前,中国执政党和在野党主张东征:给日本一个很好的教训》

油画长崎事件,图片来源:数据图

甲午战争前夕,清朝一直沉浸在去中国的梦想中。对日长期的文化优势蒙蔽了清朝官僚和知识分子的双眼。“教训日本”的声音充斥着清朝的执政党和在野党。虽然当时有人感受到了清朝软弱腐败的脉搏,但很少有人预测到,在甲午战争中,清朝会败得如此狼狈。本文选取甲午战争前清朝内政外交中的一些事件,看看清朝是如何在傲慢的驱使下,在军事外交上留下一个又一个的败笔,被蓄谋已久的日本夺取。

对新生日本的傲慢看法

鸦片战争后,虽然一些开明的官僚和学者开始认真审视世界,但他们关注的重点是西方列强,而不是日本。历史上的高度文明滋养了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优越感。中国士大夫一般称日本为“东夷小国”,有“三岛”。这种傲慢的态度造成了对日本的不了解。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的大事件并没有引起中国执政党和在野党的注意,而知情人士则轻蔑地批评这是一场不断变化、改变习俗的荒谬的政治变革。1874年,日本发动侵略台湾的战争,在清朝掠夺了50万银元,暴露了日本的侵略野心,却没有引起清政府的高度警惕。当时有很多刊物,比如《日本杂记》,讽刺日本“东端是西端,西端是东端,一事无成”。甚至有人鼓吹征日理论,帮助日本恢复宗室制度。

法国驻华公使史艾伦对此评论道:“当时,这个国家似乎并不关心自己的未来。它与列强和平共处,没有意识到日本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史艾伦继续评论李鸿章:“他可能是唯一一个能真正理解一个现代国家的需求和必要装备的中国人。然而,他宁愿躺在傲慢上,鄙视可能的敌人,满足于幻想中强大而丰富的资源。”

史料记载了一件小事,可以反映当时清朝的心态。1876年1月,年仅30岁的日本驻清特命全权大使森友利途经天津,拜访了53岁、身着西式服装的李鸿章。李鸿章说:“阁下欣赏模仿欧洲风格,摒弃旧的服务体系。这就像把你的国家的独立托付给欧洲体系。被人唾弃不丢人吗?”森礼貌地回答:“外国东西的选择不是别人强迫的。这完全是我们人民喜欢的事情,所以没有什么丢人的。我国尽最大努力吸收和利用亚洲、欧洲和美国等国家的长处为己所用。”李鸿章自信地说:“不过,中国永远不会做出这样的改变,但它必须在武器、铁路、电信等机械方面吸收西方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在那些国家是最好的。”

“长崎事件”加剧了日本的反清情绪

清朝不仅在思想上轻视日本,而且在实践中寻找机会向日本“宣示国力”。其中,“长崎事件”在清日关系史上极为敏感,堪称两国关系恶化的导火索。1886年8月,北洋水师提督丁率定远、镇远、济源、威远等战船组成舰队。在朝鲜海域演习结束后,他奉命于8月1日抵达长崎,他的名字叫维护战列舰,实际上是宣布了军事力量。8月13日,几名上岸购物休闲的清兵在丸山横锅河镇租借所在地的青楼与日本巡警发生打斗。15日下午,约300名水兵上岸购物休闲,积怨已久的清朝水兵再次与日本巡防官发生冲突,导致200多名水兵与当地多名日本人和巡防官发生群殴。最后根据调查统计,日本巡警死亡2人,受伤26人,北洋水师死亡5人,受伤44人。

长崎事件是清朝宣示国力的偶然事件,事件以两国相互赔偿而告终。这一事件以双方妥协而非清廷单方面让步而告终,使一些人认为这是鸦片战争后清廷的第一次外交胜利。然而,长崎事件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在日本当局的挑衅下,激起了日本民众的反华、反华、反华情绪。日本民众中兴起一股“清朝威胁论”,日本媒体形容北洋舰队的到来堪比江户时代美国舰队的黑船。就在定远船周围,日本出现了几部小说,如《更好的归来》《不死的定远》《第二袁口》,宣扬了英勇的日本海军是如何击沉定远船的,甚至还有一些无知的孩子玩起了打定远、打镇远的游戏。

1887年3月14日,日本天皇发布诏书:“立国之急,在于我们的海防,决不能一日之慢。”王室专门拨出30万日元用于海防捐赠。半年之内,从伊藤博文首相到各国贵族、富豪、名人,海防捐款已达200万日元,日本政府还发行了1700多万日元的海军债券。日本加快了1884年制定的10年海军建设计划。经过八年的发展,海军实力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北洋舰队。

此外,长崎事件还产生了另一个恶果——清朝的情报大门被打开了。在战斗现场,一个叫吴大午郎的日本人不小心捡到了一本北洋水师丢失的小字典。小字典里的汉字用0到9不同的小数字标注。日本情报部门当即认定,这是清军电报所用汉字的翻译版本。通过对这些汉字和数字的分析,初步掌握了破解清朝密码的基本方法。为了彻底破解密码,日本外相卢奥宗光故意设下陷阱,向日本清朝大臣王凤藻提供了一份中文字长度适中的政府文件。第二天,日本电信成功截获了公使馆发给首相衙门的电报。时任电讯局长的齐藤爱子利用这份对汉字十分了解的电报,仔细研究,最终破解了清朝公使馆的密码。

这个秘密只有少数日本人知道,如齐藤爱子、伊藤博文和卢奥宗光。直到30年后伊藤博文遇刺,随着《日清战争机密》的出版,才在有限的范围内被披露。令人惊讶的是,对情报工作满不在乎的清朝,在之后的外交和军事事件中,甚至在未来的和谈中,都没有更改密码。清朝的机密军事和外交信息长期被置于对手的眼皮底下。

为此,1894-1895年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秘密授予佐藤三等勋章和养老年金特别奖励。后来,佐藤一举成名,担任日本驻美大使7年。

引发战争的“金遇刺事件”

在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中,除了中国和日本之外,朝鲜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朝鲜问题也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突破点。甲午战争前,清朝仍公开推行援助朝鲜、镇压日本的政策,其中金遇刺案再次被日本利用。

金是近代朝鲜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最著名的身份是与日本关系密切的朝鲜党领袖。从1882年到1884年,他三次访问日本。1884年,他带领华凯党和日本发动了短暂的沈嘉政变,被清军镇压,不得不逃往日本,成为朝鲜领导人闵妃的敌人。1894年3月,闵妃派来的刺客用重金引诱金到上海与清官李会面,并诱骗金来到上海。在上海美租界的日本旅馆里,破门而入,三枪打死了金。

日本政府多次派人引渡,运送金的尸体,但都遭到拒绝。清朝一直支持朝鲜镇压国内亲日势力。为此,这艘特殊的军舰“卫靖号”将和金的遗体运回了朝鲜。朝鲜不仅在杨华金刑场砸碎了金的尸体,还处理了金的家人。这一事件让日本政府和人民蒙羞,他们恼羞成怒,谴责日本政府软弱无能。

5月20日,包括日本国会议员在内的约2000名各界人士在东京浅草寺为金举行了葬礼。在葬礼上,所有人都声称将金的遗体运回朝鲜是对日本的极大侮辱。随后,“开征清廷论”等宣传在日本媒体渲染数日,日本政府和民众逐渐形成挑战清廷的共识。在日本,很多人也把金遇刺和朝鲜东学党农民起义作为甲午战争的直接原因。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草帽星系 草帽星系在哪里下一篇:公元0年 公元0年中国是什么朝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