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西太后 慈禧太后为什么会有特别大的权力

导语:从1875年光绪皇帝继位到1888年,皇权一直由当时的慈禧太后掌控。慈禧不仅是咸丰皇帝的遗孀,也是同治皇帝的母亲。她被称为西太后,因为她住在紫禁城的西边。咸丰皇帝的正式皇后“董太后”在慈禧太后去世前去世了。后来,人们也称

从1875年光绪皇帝继位到1888年,皇权一直由当时的慈禧太后掌控。慈禧不仅是咸丰皇帝的遗孀,也是同治皇帝的母亲。她被称为西太后,因为她住在紫禁城的西边。咸丰皇帝的正式皇后“董太后”在慈禧太后去世前去世了。后来,人们也称西方的慈禧太后为“拉斐特”或“老祖宗”。

从1875年到1888年,慈禧太后扮演了摄政王的角色,尽管摄政王从未落在女人身上。人们把皇后或太后掌握朝廷大权的情况称为“垂帘听政”——即垂帘处理国家重要事务——即皇后或太后躲在帘后处理国家大事。这个成语出自唐高宗皇帝时期,一直沿用至今。太后放弃摄政被称为“重返政坛”或“撤幕”。宋朝有两位后妃掌管摄政。

1888年,朝廷颁布了两条重要的诏书。其中一人宣布马上就要举行皇帝的婚礼,另一个诏书宣布太后将在明年的第二个月重返政坛。今年,官方也宣布颐和园即将完工。众所周知,太后回归政坛后,期望把颐和园作为自己的国宅。

1889年初,婚礼按计划举行,当时皇帝十九岁。结婚后,皇帝举行“亲政”仪式,这意味着他开始承担皇帝的职责和特权。皇后是太后哥哥桂香的女儿。通过婚姻,太后希望她和她所属的叶在未来有更大的影响力和威望。

按照习俗,皇帝必须娶几个妃子。包括两个小妹妹,她们是1924年去世的十五岁妹妹金飞,谥号端康;十三岁的妹妹甄公主在二十五岁的时候不幸去世,这一点我们后面会提到。

表面上看,54岁的太后很乐意将第二任摄政王后掌握的权力归还给皇帝。她既不要求光环,也不要求犹豫。她按照宫廷惯例,把紫禁城里的卧室从慈宁宫搬到了宁寿宫。这次搬迁可以说是一个公开的仪式,这是皇帝充分行使职责和权力的一部分。朝鲜官员非常了解这一安排的意义,这符合先例。例如,1795年,在位60年的乾隆皇帝退位时,他的卧室从紫禁城的一边搬到了另一边。九十四年后,慈禧太后选择的卧室和伟大的乾隆皇帝选择的卧室一模一样。他们两人也出于类似的目的重新选择了卧室。

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都没有因为退位而失去尊严、威望和权力。对于不熟悉中国法院规则和习惯的人来说,很容易忽略这一点。对1795年的乾隆皇帝和1872年、1889年的慈禧太后套用“退位”、“退休”,会给西方人一种错觉。1795年,乾隆皇帝举行了盛大的退位仪式,他不再是皇帝,而是皇帝——这意味着他晚年将凌驾于继任者之上。无论是在朝廷还是在其他地方,退位皇帝都比在位皇帝更有威望,享有更高的声誉。虽然乾隆皇帝不再掌握政务大权,但他仍然保留着对重大事务的决定权。如果他愿意,他也可以无视继任者发出的指令。毫无疑问,皇帝厌倦了朝廷的负担和勾心斗角,也有可能他对长生之道更感兴趣。因此,他欣然退位,让继任者享受皇帝的特权。但是,他仍然被朝廷大臣们视为朝廷的最高权威和事情的最终裁决者。在所有的诏令中,皇帝的名字都在皇帝之上,这只能提醒所有读过诏令的人,朝廷之上还有一个人必须跪下。

即使太后回归朝政后无法与当年的乾隆皇帝相提并论,她依然有着凌驾于皇帝之上的地位——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现实中。“老佛爷”没有什么特别的荣耀,因为在皇室中,根据族谱表,这些荣耀都属于她。即使她没有两个摄政王,她的权力也在光绪皇帝之上,不仅因为她是皇帝的母亲,还因为她的资历。同样,如果皇帝把皇位传给下一代,她会获得更高的头衔“太后”。这也是事实。我们知道,1908年光绪皇帝去世后,她在那短暂的时间里成为了皇太后,并以皇太后的名义下葬,这在历史上留下了印记。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字典里的“寡妇”这个词并不是中文“太”的合适翻译,但在我们的语言中真的没有更合适的词了。不幸的是,这是事实。因为“拉斐特”被称为“太后”,说明她是一个能力出众,性格出众的人。否则,有些人会质疑为什么寡妇会成为这个国家最有权势的人。怀疑的人肯定不明白,太后不仅比先帝的皇帝、皇后等嫔妃还要厉害,甚至比在位的皇帝、皇后还要厉害。这些权力非常明确,皇帝和皇后无论是去见太后或太妃,还是在自己的宫中接待,都不能没有太后和太妃的批准而坐下。

我几次陪宣彤皇帝去拜访光绪皇帝的妃子段康,发现宣彤皇帝总是表现出极大的敬意,因为她的等级比他高。他对太后的服从是比较明显的,所以当我们读到一些像太后生活在光绪皇帝之上这样的描述时,我们不应该对此类描述大惊小怪。1898年9月后,太后以羞辱皇帝为乐,这是真的,但她座位在皇帝之上的事实只是为了表示尊敬,不能解释其他问题。

我不想断言任何太妃——不管是不是皇后——都会代替皇帝处理朝政。先帝的其他嫔妃不可能立为太后。她不能取代皇帝,除非她开始听政治。将太后置于皇帝之上是一种法律考虑,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暂时或永久废除皇帝。这种行为在中国是符合宪法的,至少它不是叛乱。但是,除非太后能够在朝廷得到足够的支持,否则她一般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因为遇到的困难往往是不可逾越的。朝廷中也有一些类似的罢工。但她的地位使她成为最有可能割掉皇帝翅膀的候选人。

我们认为,慈禧太后在中国的职责可能与英国上议院的职责相似。她可以不“挂窗帘”审批一些“紧急诏令”。如果一个国家回馈她,她的影响力和权力几乎是无限的。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对光绪皇帝所面临的不幸几乎没有同情心,即使是皇室中最忠诚的保皇派。他们对皇室的忠诚助长了慈禧太后的错误和罪恶。因为在他们眼里,“拉法叶”代表的是朝廷的最高权力,“拉法叶”是他们效忠的对象,而不是光绪皇帝。

我经常和中国人讨论这个问题,他们以忠于王室为荣。是他们的忠诚让他们受苦。除了康有为和他的弟子,还有一小部分政治学者已经意识到对皇位所代表的权力的误解。我发现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人反抗太后,支持皇帝。当然,还有一些人因为太后反对改革,随时准备攻击她。那些人是共和党人,那些诅咒皇权的人。然而,他们也不尊重遭受苦难的皇帝。对他们来说,他们不承认满洲,更不用说清朝了。我想,改革的激情过去之后,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会把光绪皇帝放在历史合适的位置,给他一个公正的结论。

西方人对慈禧太后凌驾于皇帝之上既困惑又不正常。但是当你把它和中国传统道德联系起来,你会发现它很容易理解。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所有美德的孝是第一位的。在中国人眼里,长辈对晚辈有权威。年轻一代应该听从长辈的意见以示尊重。这是中国处理家庭关系的原则,王室应该为全国树立榜样。康熙皇帝是中国最强最有能力的皇帝,但他的诏令充分显示了他对太后的尊重和服从。他接受了这位杰出女士的“命令”,并按照她的“命令”行事,以显示他的孝心。无论如何,中国人很清楚,他们虔诚的语言会对中国儒生产生很好的影响,儒生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

一个典型的例子说明了太后的权力。道光于2002年11月发布的敕令宣布,皇帝按照太后的意愿,任命其妾佟佳氏为皇后。甚至纯粹的私事,比如决定皇帝妃子的等级,都是由太后而不是皇帝来决定的。这种事情一点都不奇怪。他们严格遵守先例,只要太后还活着,嫔妃的晋升就会一直这样。连皇帝的婚事都是太后安排的,太后也选择了皇后,决定了皇帝的婚期。

如果我们理解慈禧太后的职位有多崇高,她的权利和特权有多大,我们就不难理解她一旦决定使用这些特权,会控制多少特权,以及她是如何结束回归政治,废除年轻忧郁的皇帝,然后让改革派陷入混乱和萧条的。西方观察家经常假设太后用她的成功证明了她的能力和气势,而皇帝的失败证明了他的软弱。马史把康有为斥为“热情的空思想家”,把皇帝说成是“没有经验的懦夫”,这是不公平的。皇太后的地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比皇帝强很多:理论上,她的尊称不是来自于能力,而是来自于长辈的身份;事实上,她的地位使保守派转向她来反对改革运动。保守派之所以投靠她,既不是因为她有完美的政治和领导才能,也不是因为他们把她视为治国有方的人,而是因为他们把她视为斗志昂扬的保守派领袖,以便那些保守派能够按照中国法律规定的程序停止改革运动。

摘自庄士敦《暮色紫禁城:外国皇帝眼中的溥仪与现代中国》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海德里希 预告 究竟是谁刺杀了纳粹金发野兽莱因哈德·海德里希下一篇:抗战中日伤亡真实数据 14年的抗日战争 中国和日本的伤亡比是多少 这个数据让人触目惊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