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青词 严嵩青词写得好吗

导语:严嵩青词写得好吗严嵩除了是一代权臣外,也是在文学方面也颇有造诣。他一生着述繁多,文集、诗选、稿件、奏章等加起来有几十种,共计200多万字,其中诗词作品就有1300多首。而他的诗歌中最为着名的就是青词,他更是被称为“青词宰相

严嵩青词写得好吗

严嵩除了是一代权臣外,也是在文学方面也颇有造诣。他一生着述繁多,文集、诗选、稿件、奏章等加起来有几十种,共计200多万字,其中诗词作品就有1300多首。而他的诗歌中最为着名的就是青词,他更是被称为“青词宰相”。

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的“天下第一关”匾额,长5.19米,高1.5米,从大小来看绝对说得上巨型。而上面五个正楷大字,被人评价为“笔力凝重、骨气遒健、气势豪壮”,所以一看就知道是出自书法名家之手,但因为没有落款而无从考证作者,一般比较有可信度的是两种说法。

一说是严嵩所题。严嵩书法造诣极高,又位居内阁首辅等同丞相,由他来题写山海关的门匾,从身份和地位上来说,是十分合理的。但,据说严嵩所写的匾额在近代日本人攻破山海关时掠去并公开展览,当时拍摄的照片上的字与如今挂在城楼的匾额上的字有一些书法上的不同,由此推论,匾额很有可能有凉快,而现在这块匾额非严嵩所写。

二说是明朝进士萧显所题。书中对此事的记载并不确定,而是以“相传”开头。但是在当地流传的民间传说里,萧显题字的故事却十分具体生动。据说,题完字门匾挂上城楼后,发现五个大字中的“下”字少了一点,萧显于是随手把一块布揉成团,沾了墨水往上一抛,画上最后一点。

不管是严嵩还是萧显所写,题字的人的书法造诣都值得肯定,而匾额也早已因为山海关和字而闻名于世。

奸臣严嵩是哪个朝代的

严嵩是明朝着名的奸臣之一。他出生于1480年,那时在位的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宪宗,之后则是孝宗,而在他高中进士的1505年,孝宗去世武宗继位,而严嵩真正报效的皇帝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

严嵩画像

因为严嵩在考中进士几年后,突发大病不得不退官回家,之后有整整十年时间一直在家隐居读书。等到他重新回到官场后,又有十几年一直北京和南京的翰林院任职,并没有大的作为。直到他高攀上自己的同乡、当时已经是礼部尚书深受皇帝宠信的夏言后,严嵩才真正步入官场,被人所熟知。而那时,早已经是明世宗在位的嘉靖年间。

严嵩重新做官的时候大约是40岁,而等到他升为南京礼部尚书时已有52岁,所以严嵩属于那种为官较晚成名更晚的人。不过之后,因为先有夏言的扶持、后以自己的讨好换来皇帝的宠爱,严嵩一路高升,很快入朝为官得到皇帝信任,仅仅只花了十年就成为了内阁大学士,之后没几年就成为内阁首辅,从此把持朝政。

严嵩专权了大约20年,1562年他被罢官抄家。最后无家可归的严嵩,在外流浪了两年,因病去世,享年87岁,而明世宗也是在那一年去世

对于一个大臣而言,他的一生主要就是为官的那些年。而严嵩为官的几十年,从得到重用开始到结束就一直是明世宗在位期间,所以,严嵩总的来说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人。

严嵩的下场如何

严嵩的下场并不好,他是明朝有名的大奸臣。严嵩在妻子死后按旧制回乡,此时的严嵩已经八十多岁了,话已经讲不清了,他上陈的奏折多是请别人代写。皇帝对那些严嵩的周折很不满意,对他非常不满。

严嵩影视剧照

这时的严嵩还和次辅发生了矛盾。次辅知道皇帝对严嵩的不满后,买通皇帝亲近的道士。那道士对皇帝说现在有父子在朝堂上兴风作浪,正等待皇帝的发落。皇帝心有所动。不久后,皇帝的寝殿发生了大火,严嵩建议他去南宫居住。南宫曾是英宗被囚禁的地方,皇帝觉得很晦气,对严嵩愈发不满了。次辅提出修建更华丽的寝殿的建议更得皇帝的欢心。

朝堂上其他的臣子也发现了皇帝对严嵩的态度,上奏弹劾。在次辅的暗地操作下,严嵩被削去所有的官职。严嵩的儿子是个非常贪婪的人,经常用他手中的权利欺压百姓。为此,他也受到御史的弹劾。严世蕃本是守卫雷州的士官,后来却逃回了老家。严世蕃的行为被人告发,皇帝非常生气,最后判处了斩刑。严嵩受到了儿子的牵连,被削籍成为了普通百姓。严嵩的家产也被全部没收。皇帝将那些被查收的钱财一半充入国库,一半用作军饷。

年迈的严嵩最后只能在茅草屋中艰难过日,饭也经常吃不饱。两年后,严嵩孤独地去世了。严嵩死时甚至没有棺材,也没有来吊唁的人。严嵩的下场不可谓不凄惨。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钱钟书女儿 杨绛女儿钱瑗的婚姻生活下一篇:边塞诗人有哪些 岑参的边塞诗有哪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