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成语“背道而驰”出自哪个文献或典故?

导语:成语“背道而驰”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用来形容行动完全相反的两个方向或目标。故事讲述了齐国太子般之违背道德准则的行为,被宰相管仲批评。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对道德准则的重视。

背道而驰,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两个方向、目标或者行动完全相反。它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左传·宣公十二年》这篇古代文献。

在《左传》中,记载了一个关于齐国太子般之的故事。当时,齐国的君主是宣公,他的儿子太子般之非常聪明,才智过人,备受各方赞誉。然而,太子般之却有一个严重的缺点,他经常不顾道德法则,背离正道而行。

故事中的一次事件发生在宣公十二年,太子般之违背了自己的职责,对一个下属进行了不公正的处罚。当时,齐国的宰相管仲得知此事后,深感不安,他认为太子的行为违背了正道,背离了他的职责和道德准则。于是,管仲决定与太子进行一次深入的对话。

管仲找到太子般之后,他试图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太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管仲问道:“你是否知道,一个君主应该如何行事?他应该以什么为准则?”太子般之回答说:“君主应该以仁爱为准则,以公正为行事之道。”管仲继续追问:“那你自己呢?你的行为是否符合这些准则?”太子般之沉默了一会儿,最终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表示愿意改正。

这个故事中的“背道而驰”一词就出自管仲的质问。管仲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太子般之的行为完全背离了仁爱和公正的准则,正是这种背离才引起了管仲的担忧和批评。

这个故事虽然只是一个小插曲,但却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道德准则的重视。在古代中国,道德是社会秩序的基石,人们普遍认为君主应该以仁爱和公正为行事之道。如果一个君主背离了这些准则,他就会失去人心,无法维持社会的稳定。

至今,“背道而驰”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它不仅仅用来形容个人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政策、目标等与原本方向相反的情况。作为一个历史专家,我相信通过学习和传承这些成语的故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文化的精髓。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53346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1707年是哪个朝代的年号?下一篇:东晋实权人物排名及其对历史的影响是怎样的?

文章评论

  • 游客

    这个故事很好地诠释了背道而驰的含义。

  • 游客

    古代中国的道德观念对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 游客

    背道而驰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很形象地描述了两个方向完全相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