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原始印度信奉哪个教派 印度历史与宗教

导语:印度是一个多元宗教的国家,信奉印度教、佛教、锡克教、伊斯兰教等多个教派。其中印度教是印度最主要的宗教,大部分印度人都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包含多个教派,如婆罗门教、教、耆那教等。

目录导航:

  1. 原始印度信奉哪个教派
  2. 请问印度一共有几个宗教?那些宗教是什么名称?又有什么经典
  3. 印度有多少宗教
  4. 印度以什么人种为主,信仰什么教
  5. 古印度有哪些传统的文化
  6. 印度是什么宗教
  7. 印度历史上的两大教派
  8. 印度南方的历史
原始印度信奉哪个教派

自然宗教是印度最早的宗教,也就是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当作有灵性的神来崇拜。雅利安人信奉雷雨之神因陀罗、太阳神罗里耶、火神阿耆尼、天神和水神婆楼那、风神瓦尤以及黎明之神乌莎等等。

请问印度一共有几个宗教?那些宗教是什么名称?又有什么经典

印度教是最大的宗教,占全国人口80%以上,原型是古吠陀教,中世纪复兴,成为印度最大的宗教。

伊斯兰教,从人口上说是印度第二大宗教,但不是印度起源。

锡克教,西北部信仰者比较多,有人将其视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中间体或缓冲。

佛教,起源于印度,但是中世纪衰落,印度本土只有极北方和极南方有些信仰者,中间基本没有,人口也就百万。

耆那教,起源于印度,主要在西南地区有信仰者。

东北部少数民族原来有自己的原始萨满教,现在不少人改信天主教。

印度有多少宗教

印度宗教有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等。印度是世界著名文明古国之一,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当然宗教也很多,上述五大宗教就是最主要的宗教。

印度教是主体民族印度斯坦人信奉的宗教,基督教是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产物,伊斯兰教是印度阿拉伯裔的宗教,靠近尼泊尔和中国的广大区域又信奉佛教。

印度,被公认为是世界上主要宗教的起源地。印度教,佛教,锡克教,耆那教是起源于印度本土的,但是一些非起源于印度的宗教,在印度也有最大的信众群体,比如,印度有琐罗亚斯德教和巴哈伊教最多的信徒。

印度 也是世界上第三大穆斯林人口大国,据预测,2050年 印度穆斯林人口将达到3.1亿,印度会成为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

而印度教有12亿人口,其中95%的印度教信徒居住在印度,印度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宗教。截至2020年,印度人口约为13.2亿。 它是仅次于我国的世界第二大人口国。数百年的融合,印度已经成了不同文化和宗教的大熔炉。

印度主要教派有: 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耆那教

印度是世界上受宗教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宗教的影响深入到它的社会与文化的每一部分。宗教在这个国家及其绝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中扮演中心和决定性的角色。

100多个。

锡克教、佛教和耆那教都是起源于印度的宗教,不仅在印度,在全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基督教、祆教、犹太教和巴哈伊教也是印度有影响的宗教,但人数稍少。

印度以什么人种为主,信仰什么教

印度人属于高加索人种,信仰主要以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为主。高加索人种包括欧洲的白种人、中东西亚的阿拉伯人和伊朗人、南亚的印巴人等,肤色有欧洲人的白色、中东人的浅黑、印巴人的黝黑。

高加索人的共同外表特征有:鼻梁高窄,眼窝深凹,多体毛,须发较卷曲,等。

以雅利安白种人为主,信奉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在印度大约有82%的民众信仰印度教,信众超过11亿,是印度第一大宗教,也是印度的国教。

古印度有哪些传统的文化

巴厘岛甘美兰音乐和古典舞蹈,非常繁复精巧,题主可以搜索着去看看。

总的来说印尼的艺术形式还是很丰富的。首先就是巴厘岛的甘美兰音乐,就像流水一般细致精巧。巴厘岛传统舞也值得一看,没什么大幅度的动作,但很重视手部和眼部的细微之处。

木雕也是巴厘岛的特色艺术形式,去巴厘岛旅游的,很多都会被拉去木雕村。巴厘岛的木雕是普通村民农闲时做的,并没有什么特定的大艺术家。但是在巴厘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皮影也是印尼的传统艺术形式,演绎内容多为宗教故事,看上去和中国皮影风格差别挺大的。

除了这些,印尼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艺术形式。印尼保存了很多以前的王宫,有些王宫里还住着国王。这些国王已经没什么实际权力了,但是还按照以前的生活方式来,保护着很多特色艺术形式。上面说的皮影和传统舞蹈在王室都保存得很好。日惹是印尼的古都,日惹王宫里也有王室生活着,并且王宫也开放旅游,就像一个活的博物馆。去旅游的人可以去看看。

印度是一个文化的大熔炉。首都新德里西岸的孟买是文化的中心,而加尔各答则每天都有关于文化的新闻,多元化的音乐、舞蹈、舞剧和笑剧都令游人眼花缭乱,乐而忘返。这个国家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从远古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从亚洲到欧洲等多种文化潮流。再加上它是一个由五大民族构成的国家,本身就像一个大大的文化博物馆。

1、宗教

印度是个宗教国家,历史上曾先后产生并流行多种宗教,多种宗教在印度的长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浓郁的宗教性。宗教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家政治法律的制定,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各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也都是在宗教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印度古代宗教实物是青铜造像。它们是神话的象征、宗教的偶像和哲学的隐喻,融铸着诸神之灵。印度青铜造像的传统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2500——1500年印度河时代的青铜小雕像《舞女》。公元前9——6世纪相继兴起的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前身)、佛教、和耆那教,为古代印度艺术包括青铜造像提供了永恒的主题。印度中世纪(公元7——13世纪),印度青铜造像达到鼎盛时期。

 

2、舞蹈音乐

印度的舞蹈和音乐极具特色,至今我们还能从印度的电影里窥得其精髓。其曲调来自于传统的“拉格”,传说古人从森林里小鸟的鸣叫和树枝燃烧的声音获得灵感而创造了第一首“拉格”。至于歌曲的内容,则源于北印度的宗教仪式。时至今日,传统歌曲依然保留了古代的发音,歌者音质纯净,令歌曲保持一种简洁、纯美的圣诗感觉。即使你听不懂歌词,也能体会到自然的神圣与平和。

     Natyam是印度最古老的舞蹈之一,在印度语中的意思是“舞蹈的艺术”。这本是用于祭祀的舞蹈,能充分体现舞者情感,最初由神庙舞女在庙宇里表演。这一舞蹈的动作关键在于保持上身的挺直,腿部半弯,双膝分开,而双脚则要像一把半开的扇。它除了强调舞蹈的节奏感,还十分强调伴奏音乐必须悦耳动听,由庄重的诗歌和风格纯朴的音乐组成。其实大多数时候表演都是即兴的,每一支Natyam的个人风格都十分强烈。也由古时候的独舞变成了一群身段婀娜、身穿艳丽传统服装的舞女群舞。

3、美食

印度最著名的传统菜色起源于印度王室。炖肉、酱料和米饭分别是三种不同烹调风格的基础。其中泥炉碳火烹调法是印度特有的烹饪方式。它对时间的掌握非常讲究。当炉温达到600摄氏度后,烹饪相差一两分钟,甚至一两秒钟,都影响着烹饪的成败。而用这种方法烹饪的肉是不用油的,吃的时候再蘸上酸奶酪。当食物还没上桌,那吱吱作响的碳火声,还有悠悠飘出的香味,都已经令你食指大动。印度的咖喱闻名世界,很多人都以为米饭和咖喱是印度的主要食品和调味料。但实际上,在印度只有一部分地方是以米饭为主食,而咖喱对于大部分印度人来说更是一种陌生的调味料。食物方面总的来说,鸡、鱼和羊肉是最普遍的。肉汁是印度的主要酱料,在整个印度都十分流行。而在南部城市,地道的脆薄饼和蒸米糕都很出名。至于在沿海的一些地区,除了有螃蟹、龙虾、虎虾和贝类等海鲜餐外,清香的椰子也是最常用的食材。





印度是什么宗教

印度被称为宗教博物馆,其中最重要的宗教是印度教,全印有约83%的人口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雅利安人创立的婆罗门教,公元8世纪左右,商羯罗吸收了一些佛教和耆那教的教义,发展成为印度教。

该教综合了多种信仰,非常复杂。德里苏丹国时期,伊斯兰教传入了印度。英国殖民后,将英属印度分为以印度教为主的印度和伊斯兰教为主的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

印度历史上的两大教派

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是印度的一种古代宗教,形成于公元前8至公元前7世纪,因崇拜婆罗贺摩(梵天)神而得名。婆罗门教崇拜多神,信奉轮回转世、因果业报之说,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祭司)至上为三大纲领,诸神中以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为最高主神。

婆罗门教的宗教经典《吠陀》意思是“神的启示”(即吠陀天启),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有关印度古代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婆罗门教开创了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婆罗门(祭司)、刹帝利(统治阶级)、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四个种姓。

各种姓职业世袭,互不通婚,以此维护统治秩序。 婆罗门教兴盛于公元前6至公元4世纪,之后由于佛教和耆那教的发展而衰落。公元8、9世纪,婆罗门教逐渐发展成为印度教。 婆罗门教对南亚次大陆、东南亚地区都曾产生很大影响。

印度教 公元4世纪之后,由于佛教和耆那教的发展传播,婆罗门教开始衰落。公元8、9世纪,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结合印度的民间信仰进行了改革,逐渐发展成为印度教。印度教与婆罗门教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教义基本相同,都信奉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主张善恶有报,人生轮回,轮回的形态取决于现世的行为。

印度教也称为“新婆罗门教”。目前印度共和国大部分人口信奉印度教。 密宗 密宗是形成于公元6、7世纪的佛教流派,又称金刚乘、真言乘,结合了大乘佛教、婆罗门教和印度民间信仰而来,也摄取了其它宗教的理论和实践。

印度南方的历史

迄今规模最大的关于印度人的基因测序证实,今天的印度人起源于一南一北两个不同的祖先群体.
结果显示,印度人起源于一南一北两个不同的祖先群体,其中北方祖先群体的基因与今天中东、中亚和欧洲人的基因相近,而南方祖先群体的基因比较独特,与南亚大陆以外其他任何人群的基因都不相近.
印度南部为德干高原,但更靠近海洋,为热带沙漠气候.
而印度北部多平原,地表径流较大,大陆性气候更为明显.

印度南部位于德干高原以南的半岛,西面被阿拉伯海包围,南面是印度洋,东面是孟加拉湾。当地的地理多样:它被东、西高止山脉两边包夹,中心地带是高原。戈达瓦里河、克里希纳河、栋格珀德拉河及卡弗里河均为当地重要的非常年水源。

印度南部居民的日常语言绝大多数均属于达罗毗荼语系,不论是泰卢固语、泰米尔语、卡纳达语、马拉雅拉姆语还是图鲁语。在印度南部过往的历史中,它曾经被不同的王朝所统治过;而这些王朝所管治的地域亦延伸至整个南亚,甚至东南亚。在印度邻近的斯里兰卡、新加坡、菲律宾、印尼、泰国及马来西亚均曾受过来自印度南部的王朝的影响。后来,在大英帝国于南亚扩张其势力时,印度南部亦被英属东印度公司殖民化,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并被整合到大英帝国之内。

印度独立之后, 虽然国家经历数十年的动蘯岁月,但印度南部各邦的经济发展在过往三十年均比全国平均增长率为高。虽然印度南部各邦在部分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均有改善,但经济差距、文盲和贫穷对这地区的影响,就如同对国家其他地区的影响一样。农业是地区国内生产净值的最大贡献者,而资讯科技则是增长最快速的工业。历经两千多年的演化,当地的文学和建筑风格,均有别于印度的其他地区。在印度南部的政治生态,与整个印度不同的是:全国性政党并未有取得主导,而是由较细小的地区政党主导。

印度南部在社会及经济发展方面的排名,其生育控制及基建发展均在全国有最高排名;印度南部的生育率为 1.9,是全印度最低。

印度人口最多的民族是雅利安人与达罗比荼人混血的印度斯坦人,人口较多的则是泰米尔人,泰米尔人是达罗比荼人。

泰米尔人分布在南印度,宗教上信奉印度教湿婆派。

印度的历史,大致来说是:

一、古印度文明,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前600年。

二、列国时期,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

三、波斯、马其顿入侵,公元前400年到公元前300年。

四、孔雀王朝,公元前322年到公元前185年,印度历史上第一次统一印度大部。

五、又一次外族入侵,公元前200年到公元300年,其中,吐火罗系的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帝国,与东汉帝国、罗马帝国、帕提亚王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四大强国。

六、笈多王朝,320年到540年,印度历史上第二次统一印度大部,贵霜帝国衰落分裂后,笈多王朝兴起;

七、来自中亚的嚈哒(YAN,四声;DA,一声)人的入侵,六世纪。嚈哒人强悍一时,最后被突厥人和波斯人夹击而亡,印度斯坦人的戒日王国趁势崛起,横跨印度中部。戒日王国兴盛时,玄奘访其都城曲女城,当时的戒日国王曷利沙伐单那,很好地接待了玄奘。后来,唐帝国大使王玄策奉命出使戒日王国,新任戒日王阿罗那孙,居然贪图使节携带的财物,攻杀了整个使团,只有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逃了出来。王玄策逃出后,向吐蕃王国、泥婆罗王国借兵一万,进攻戒日王国。王、蒋二将采取火牛阵的战术,大破戒日军,戒日王阿罗那孙先是逃跑,最终被擒,被缚送长安。此战之后,戒日王国开始崩溃,最终瓦解,王玄策、蒋师仁也凭此一战,名垂青史。

八、北印度拉杰普特人诸国,南印度泰米尔人三大王国。大约在七世纪,北印度兴起了新的势力,即强悍的拉杰普特人,从七世纪中叶直到十二世纪末来自中亚的穆斯林征服北印度,之间的约五个世纪的历史时期,常常被称为拉杰普特时期,因为,这五百年,几乎所有的北印度政权,包括遮娄其王国等等,都是拉杰普特人建立的,直到北印度被来自中亚的穆斯林征服。与此同时,在南印度,九到十一世纪,相当于中国的唐宋年间,出现了几个强大的泰米尔王国,如朱罗王国和潘地亚王国;

九、穆斯林的德里速丹国,1206年到1526年。

十、莫斡尔帝国,1526年到1857年,印度历史上第三次统一印度大部。

十一、英属印度,1857年到1947年,印度历史上第一次完全统一。

十二、印度共和国,1947年至今,印度历史上第二次完全统一。

且说在南印度,长期以来,泰米尔人各国一直在发展,包括帕拉瓦王国、哲罗王国、朱罗王国、潘地亚王国等等,其中,三个泰米尔王国先后崛起,分别形成强大的王朝,最先崛起的是哲罗王国,它于四到五世纪崛起,击败了朱罗王国、潘地亚王国等。

第二个崛起的泰米尔强国是朱罗王国,它于十世纪崛起,击败了哲罗王国,哲罗王国因而衰落,朱罗王国则渐渐强大,统一了南印度,之后,它甚至击败了东南亚的室利佛逝王国,侵夺其大量领土,朱罗王朝极盛时,疆域包括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岛全部、苏门答腊岛大部、马来半岛大部等等,非常广大。

十三世纪,朱罗王国渐渐衰落,潘地亚王国崛起。

朱罗王国建立于公元前三世纪,灭亡于1279年,时间长达一千五百年。

南印度的泰米尔人的第三个强大国家,潘地亚王国,建立于公元前六世纪,灭亡于1345年,时间长达一千八百年。它强大时,疆域包括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北部。

十四世纪时,印度中部的印度斯坦人的维查耶那加尔王国崛起,向南征服了泰米尔人的潘地亚王国。这个中部的印度斯坦人王国,扛过了北方莫斡尔帝国的侵略,一直持续到十七世纪,之后分裂为不同的国家,包括迈索尔邦等等,最终这些邦国都被英国征服。

现在的印度南部,有一些泰米尔邦,而印度以南的斯里兰卡,则是信奉印度教的泰米尔人与信奉佛教的僧伽罗人长期对峙。佛教产生于南亚,斯里兰卡是佛教在南亚的最后阵地,一直保持至今。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568187.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历史中鳌拜的结局 康熙灭鳌拜真实历史下一篇:元朝是公元前几几年开始的 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历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