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分布在印度南部的人种有哪两种 印度南方的历史

导语:印度南部有两个主要的人种:德拉维达人和雅利安人。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德拉维达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而雅利安人则是从中亚地区移居印度的。这两个人种在文化和宗教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但在印度南部却和谐共存。

目录导航:

  1. 分布在印度南部的人种有哪两种
  2. 亚洲南部分布
  3. 印度南部内陆自然带名称和成因
  4. 印度的历史经济地位
  5. 什么是印度的南北地理分界线
  6. 印度南部、北部分别是哪几个邦
分布在印度南部人种有哪两种

白种人和黑种人 这是高中地理题吧,我06年刚高考完哈哈,我还做过一个是南部更需要化妆品还是北部,因为白种人主要分布在南部,所以南部更需要

有白种人的原因我想是因为印度曾经被殖民过.有黑种人我想是比较偏南太阳辐射强~~~~~(老师没讲,我猜的)

比较无聊的个人设想是alexzander打印度的时候(我们知道他打到南部就班师了)遗留下的士兵跟当地人交配遗传下来的,我们知道alexzander是叙利亚和非洲北部的国王....所以应该被他带了些准白种人过去.....

亚洲南部分布

亚洲南部共分布有7个国家,它们是尼泊尔、不丹为内陆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为临海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为岛国。从测绘学来看,亚洲南部以印度洋板块为主体,从海平面升起成为南亚次大陆及兴都库什地区。按顺时针方向,环绕南亚的,从西到东,有西亚、中亚、东亚、东南亚及印度洋。

亚洲南部

1中南半岛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西临孟加拉湾、安达曼海和马六甲海峡,东临太平洋的南中国海,属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为东亚大陆与群岛之间的桥梁。

中南半岛气候湿热,植被繁茂,半岛的主要河流及山脉为中国所延伸过来,故有“山同脉,水同源”之说,中南半岛文明历史悠久,语言极具复杂扭曲。

2、印度半岛

印度半岛也称印度次大陆(又称南亚次大陆或印巴次大陆)是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一大片半岛形的陆地,亚洲大陆的南延部分。大体位于北纬8-37度,东经61-97度。由于受喜马拉雅山阻隔,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但面积又小于通常意义上的大陆,所以称为次大陆。 总面积约为20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3亿。 印度次大陆的国家大体位于印度板块,也有一些位于南亚。当中,印度、印度河以东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和不丹位处大陆地壳上;岛国斯里兰卡位处大陆架;岛国马尔代夫位处海洋地壳。

东临孟加拉湾,西频阿拉伯海,南抵科摩林角,北部无明确界线,大体指阿拉瓦利山脉和焦达讷格布尔高原一线以南,略呈三角形。南北长1,700公里,东西最宽1,600公里,面积208.8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600米。

北部 西伯利亚,蒙古 西部 海湾地区,中东 南部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印度尼西亚

印度南部内陆自然带名称和成因

印度南部内陆自然带属于热带草原带,地形影因素影响水分是主要原因。

印度半岛虽然是热带季风气候,但降水量空间差异大。在德干高原内部,由于东部东高止山和西部西高止山对印度洋季风的阻挡作用,使印度南部内陆地区降水量只在500--1000毫米之间,而纬度位置低,气温高蒸发量巨大。所以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

印度的历史经济地位

印度作为相对而合较统一的时代是孔雀王朝大约200年,汲多王朝大约50年,莫卧儿帝国大约200多年,这些都不包含今天的南印度和东北邦。这几个王朝在历史同期能排到世界前十,算历史同期的经济强权也不错,但其它时代就四分五裂了,而作为富国却远谈不上,倒是印度南部的Cholo王朝因是海上商业王朝,贸易发达而比较富裕。

进入工业文明之后印度更加谈不上经济强国了。

什么是印度的南北地理分界线

中央邦的温迪亚山脉。

山脉以北的地方为北印度,主要城市有新德里;山脉以南的地方为南印度,主要城市有孟买、班加罗尔和金奈。然而,据数据统计,印度南部的经济发展水平要远高于北方。

南方独立后的社会转型比北方顺利,因为其重视教育和卫生,建立了许多社会基础设施,而良好港口条件和铁路建设,也带动了工业化的发展,再加上政治经济政策比北方好,吸引了不少外商投资,所以南方得到了更好的治理。

印度南部、北部分别是哪几个邦

印度南部:是指在今日印度共和国南部的安得拉邦、卡纳塔克邦、喀拉拉邦、泰米尔纳德邦四个邦以及拉克沙群岛和本地治里两个联邦属地组成的范围,共占整个印度的面积达19.31%。

印度一共27个邦,南部4个邦,剩下的23个都属于印度北邦。

印度北部邦名如下:

西孟加拉邦、阿萨姆邦、比哈尔邦、恰蒂斯加尔邦、果阿邦、特里普拉邦、曼尼普尔邦、喜马偕尔邦、梅加拉亚邦、古吉拉特邦、贾坎德邦、北阿坎德邦、旁遮普邦、米佐拉姆邦、奥里萨邦、哈里亚纳邦、锡金邦、拉贾斯坦邦、马哈拉施特拉邦、那加兰邦、中央邦、查谟-克什米尔邦、北方邦。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57123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和珅双面诡臣这本书怎么样 和珅的历史书下一篇:为什么每个朝代都会重蹈覆辙 为什么中国朝代更替频繁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