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历史上由天气决定胜负的战争有哪些 德国重大战争历史

导语:历史上由天气决定胜负的战争有哪些 德国重大战争历史

目录导航:

  1. 历史上由天气决定胜负的战争有哪些
历史上由天气决定胜负的战争有哪些

天气预报从来都不是这么简单,古时战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可见天气是多么重要,

1、草船借箭和借东风

这两个发生在赤壁之战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草船借箭”利用大雾中的草人迷惑敌人,结果“借”来了十万支箭。当时正是深秋时节,日夜温差大的时候容易产生雾,诸葛亮利用天气知识完成了这次任务。“借东风”更是被传得很神,诸葛亮准确判断出东风出现的时间,利用火攻打败了“连环战船”。

2、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4日,气象学家斯塔格作出了天气预报:有一个冷峰正在向英吉利海峡移动,而在冷峰过去和低压槽到来之前,可能有一段较好的天气,这一天可能是6月6日,上午晴,夜间转阴。面对着这确实的天气预报,绝不能错失良机,盟军统帅当即拍板定案:6月6日为登陆作战的发起日。而德军的气象人员没有预报出6日的短暂好天气,认为法国西部地区连续数日将会是暴风雨的天气,使得德军统帅部判断盟军不可能在这样恶劣的天气发起进攻,结果导致大败。

3、严寒“打败”拿破仑

1812年5月,拿破仑率领联军60万向俄国进攻,长驱直入,直捣莫斯科。可是拿破仑忽略了俄国夏热冬冷的气候特征,到了10月底,寒风肆虐,大雪纷飞,粮草供应不上的联军饥寒交迫、士兵厌战,最终被俄军截杀,只剩下两万人。

现代的战争并不像过去那样受天气变化影响那么大,但是一些极端天气仍然可能成为战争的转折点,还是需要重点考虑天气因素。

华野军史上,多次能够利用天气实现军事上的胜利,这大概是天助我军的最好诠释了。

华野的前身是新四军,新四军第一师在粟裕大将的带领下,打出了车桥战役等经典战役。在车桥战役中,天气因素起到了鼓舞士气,困扰日寇的神助攻作用。

车桥战役中,我军围点打援,车桥镇的日本守军被捆在一个小地堡中,仅有20人还在负隅顽抗。为了拯救车桥镇,旁边淮安 、泗 阳 、涟 水 等 地 日 军 第 6 5 师 团 第72旅团的60大队,先后在淮安集结 ,由山泽大佐统 率,分批驰援车桥。被新四军官兵阻击在外围不得动弹。就在这时,车桥附近居然起了风沙,怪风席卷着黄沙向日军扑面而来,十分诡异。新四军官兵乘机发动反冲锋,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日军统帅山泽大佐精神错乱中身负重伤被俘虏。当战斗结束是,山泽已经死了。

一阵怪风,搞死了日军山泽大佐,这是新四军抗日战争中击毙的日军最高将领。

抗日战争结束,新四军番号依然保留了一年半。1946年6月,国民党对新四军进行全面进攻,新四军下辖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两部,分别由粟裕和陈毅带领。粟裕在安徽和江苏进行作战,虽然取得了苏中七战七捷的胜利,最终还是丢失了两淮地区的老根据地,北上与山东野战军会和。粟裕和陈毅的汇合,形成了真正的华野,那时候,已经是1947年2月了。

一般而言,鲁南地区冬季少雨少雪,适合机械化作战。可是这一年的冬天,一场暴雨却成了国民党机械化部队的噩梦。

1947年元旦当天,我军侦察到敌整编26师师长马励武不在军中,一个人过新年去了。于是1月2日,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配合下向敌人发起突袭。第一时间,在马家庄的整编第26师师部大部被歼灭,敌人群龙无首乱作一团。紧接着,太子堂的第44旅,卞庄的第169旅大部也悉数被歼灭。26师余部和第一快速纵队利用坦克机械化装备突围,正好天降雨雪,道路泥泞不堪。我军以步兵向敌人坦克部队发起英勇阻击侧击,最终敌人的坦克汽车都被赶进兰陵以北的糖稀湖(亦称漏汁湖、漏泽胡、漏卮湖)低洼淤泥地带,大部被俘虏。

鲁南战役后,陈毅元帅诗兴大发,写下了《鲁南大捷》“快速纵队起如飞,印缅桂来自鼓吹。鲁南泥泞行不得,坦克变成废铁堆,快速纵队今以矣,二十六师汝何为,徐州薛岳掩面哭,南京蒋贼应泪垂。”

鲁南战役,我军一次歼敌5.3万人,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军缴获了坦克24辆、各种火炮200余门、汽车474辆。以这些缴获为基础,华野成立之初就建立了自己的特种兵纵队。华野的特种兵纵队虽然人数只有数千人,但他以坦克和炮兵为主,为华野步兵提供大量的火力支援,让粟裕大将最引以为傲的“炮群战术”得以充分发挥。

鲁南战役歼灭的26师并不是华野最穷凶极恶的敌人,在此之前,华野多次试图围歼国军头号主力部队整编74师,但都未能实现。当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统一指挥权,并且建立特种兵纵队后,围歼74师时机终于成熟了。

张灵甫这个人刚愎自用,人缘又差,大概属于关羽和张飞的混合体。张灵甫有关羽的臭脾气,却没有关羽的本事,反而总是学张飞猛打猛冲。当张灵甫上了被围困在孟良崮时,一下子就因为“地利”因素落了下风。

孟良崮上石头多水少,张灵甫的机械化部队无法展开阵地,也无法快速突围,只能就地等死。更为致命的是,华野部队最先给他切断水源,别说74师官兵的饮水了,就连马克沁机枪的水箱都烧干了。

可以想象,在孟良崮上如果有一条河,就能阻击更多解放军,黄百韬等人可能就冲进来了。可是,围攻孟良崮三天时间期间,一滴雨都没有下。

如果下雨,对解放军的伤害是致命的。华野使用的“重武器”,主要是炸药包,最害怕下雨潮湿,一旦潮湿就会失效,无法激发。跟严重的是,华野向孟良崮仰攻,一旦有水,山坡上可能更加光滑,伤亡会更大。最重要的是,如果有一场雨,74师的马克沁机枪就不再是废铁,会收割更多解放军性命。

当解放军押送着74军被俘虏的官兵离开时,孟良崮上忽然下起了大暴雨。74军的俘虏们很不服气地说“天要亡我,非战之罪啊!”

后来的淮海战役中,华野围困陈官庄的杜聿明30万大军,寒冷和暴雪让杜聿明军队失去了斗志失去了战斗力。天气再次上演了神助攻。

国军不服气,认为解放军是靠天气获胜的,是侥幸。他们不懂的是,解放军的天,其实就是解放区的老百姓啊!

自古天心即是民心,古今皆然,概莫能外!

大家好,很高兴为您回答!

《孙子兵法》曰:“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天,指的是昼夜晴晦、寒冷酷热、四时节候的变化。天气因素往往对战争的胜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几场天气决定胜负的重要战争。

一、拿破仑兵败铁滑卢。在滑铁卢会战的前一天,拿破仑指挥的军队追击英军,就在两军相接时,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顷刻间,道路被冲毁,田野一片泥泞,法国骑兵不得不停止追击,这场大雨使狼狈逃窜的威灵顿大队人马绝处逢生。次日早晨,彻夜未停的大雨仍然妨碍着法军按时投入进攻,善于运用机动战术的拿破仑也无法在这样的天气下发挥炮兵和骑兵的机动作用。大雨倾盆,道路泥泞,错失战机!

二、昆阳之战 。史书记载“屋瓦皆飞,雨下如注,虎豹皆股战,(王莽)士卒赴水溺死者以万数” 。大风大雨 王莽的虎豹大军覆灭。

三、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西班牙和英国于1588年8月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在“无敌舰队”起航不久即遇到大西洋风暴的袭击,许多船只被毁坏,淡水从仓促制成的木桶中漏出,食物大量腐烂变质,水手们疲惫不堪,大多数步兵也因为晕船而失去战斗力。“无敌舰队”还没有与英国交战先折兵,战斗力大大受到削弱。西班牙皇帝嚎啕大哭:“我是让他同英军作战,不是和惊涛骇浪搏斗”。经此一战,西班牙交出了“海上霸主”的交椅。

四、台风战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莫斯科提前进入了严寒的冬季。严寒天气的作用是连锁性的,德国人既缺乏抗寒的冬装,又缺乏发动机的冷却水防冻剂,德国的装甲部队同时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缺乏适应力,缺乏用于拖拉轮式车辆的车钩和链条。枪炮上面的光学仪器结霜了而不能使用,坦克发动前要预热,结冰的燃油和过于粘稠而缺乏的润滑油也使得德军作战格外艰难。而苏联方面,则有充足的准备,武器装备也都采取了防冻措施。恶劣的天气延缓了德军的进攻,最终苏联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开始进入战略反攻。

五、诺曼底登陆。当时德军西线司令隆美尔对部下说:“天气恶劣,可以考虑休整一下”。 德军放松戒备,甚至连一些理性的巡逻都取消了。盟军借助有利天气发动突袭,一举成功!


六、忽必烈征日本。元朝皇帝忽必烈与属国高丽在1274年和1281年两次派军攻打日本而引发的战争,两都因遇到了台风而失败!日本认为是神仙相助,这就是日本神风的由来!

关羽锋芒。

雾:刘邦在“白登之围”时,利用大雾天气得以成功逃跑,

这一战让刘邦意识到匈奴战力强大,于是对匈奴的外交政

由战改和,开启了汉朝公主“和亲”的历史。

陨石、极端天气:公元23年,河南叶县昆阳之战,刘秀9

千起义军对阵王莽的42万大军。据说在两军准备开战的前

天夜里,新朝的军营遭到了陨石雨的袭击,第二天战争开

始,天色忽然大变,紧接着就是狂风骤雨。“屋瓦皆飞,

下如注,虎豹皆股战,(王莽)士卒赴水溺死者以万数”此

时王养的军队处于城外的低处,不多时暴雨就淹没了王莽军

队的营寨。只有王邑等少数将领踩着自己士兵的尸首渡河才

侥幸逃出升天。



看到这个问题,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26师师长马励武不禁仰天长叹,“峄县突围那天为何天公不作美?新年刚过两天的鲁南怎么会下起了罕见的雨雪交加,以致于校长引以为傲的国军精华第一快速纵队于暴雪泥潭之中毫无作为,反而成为了一种累赘,老天为何如此对我?”

整编26师的前身是微操大师于长城抗战间组建的第26军,在抗战期间曾参与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桂柳会战、湘西会战等大中型战役,是一支久经沙场的部队。微操大师在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前整编为整编26师下辖三个旅,将之视为珍宝并为该师配属了刚组建的机械化混成部队第一快速纵队,全副美式装备素有国军精华之称,师长正是黄埔一期的马励武,曾担任过校长的小跟班。

常言道“欲让其灭亡先让其疯狂”。为了完成校长苏北戡匪计划,执掌精锐部队的马励武自然不敢怠慢,亲自率领整编26师两个旅及第一快速纵队在山东鲁南地区一路长驱直入,完全不把装备落后而且完全没反装甲武器的我野战军放在眼里,不出一日第一快速纵队就占领了枣庄,这就是国军所鼓吹的“鲁南大捷”,马励武也因此得到了蒋介石的嘉奖并将师部移驻至了峄县,而峄县也成为了整编26师及第一快速纵队的葬身之地。

正当马励武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没过多久后噩耗便传来了,整编26师下辖的第41旅配属给胡琏宿新兵团参与宿北战役时,在沭阳跟随狂妄自大的整编69师师长戴之奇一起覆没了,致使蒋介石精心打造的苏北包围圈露出了一个缺口。然而亡羊补牢为时不晚,马励武奉徐州绥署主任薛岳之命补了缺,按蒋介石的命令齐心协力一鼓作气直捣我解放区首府临沂。自信心爆表的马励武并没有吸取戴之奇的教训,脱离了整编51师和整编33军两大杂牌军的掩护以第一快速纵队充当开路先锋擅自突出冒进。

当时的粟裕和陈毅认为必须破一路强敌才能扭转鲁南被动的局面,因此曾把位于陈师庵的张灵甫整编74师作为了歼灭对象,但迟迟捕捉不到战机,而急于立功的马励武则自己跳了出来,再加上微操大师奇葩的混编组队方式,杂牌军舍身相救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因此,粟裕和陈毅决定放弃围歼张灵甫计划,集中兵力对靠近临沂方向的马励武下手。

马励武由峄县以东向临沂推进时,曾从空军侦查情报得知粟陈两大野战军正在调兵,特别是在白天发现了粟裕华中野战军部越过了陇海路向鲁南开进,自感位置已经突出的马励武立即向总指挥薛岳请求缩回峄县,但被否决了。马励武只好按兵不动就地修建防御工事,构建了以第一快速纵队装甲部队为核心的防御体系,坐等粟裕主动来进攻妄想着来个中心开花。

但马励武盼星星盼月亮就是盼不到粟裕来攻,刚好正值元旦之际,闲来无事的马励武索性扔下部队回峄县城内过新年去了,连续high了两天后才发现出大事了,围剿整编26师及第一快速纵队的战役打响了。群龙无首、猝不及防的精锐部队被打得找不着北,被阻隔在峄县城内的马励武急如热锅上的蚂蚁,不到一天的时间整编26师已经被粟裕给包了饺子,团灭只是个时间问题了。而最令马励武心疼的是师部和第一快速纵队也被单独分割了出来,如果国军精华没了将无法向蒋介石交代。

因此,在援军无望下的马励武立即执行战前预定的撤退方案,卡车和吉普车等运输工具在快速纵队之钢铁洪流战车营的左右掩护下,向峄县方向突围。但是,此时天空不作美,进入寒冬的鲁南大地上突然先下起了瓢泼大雨尔后逐渐演变成漫天雨雪,号称国军精锐的快速纵队在一滩烂泥里再也“飞”不起来,反而成为了累赘。犹如蜗牛爬行的第一快速纵队和整编26师残部都挤在了往峄县突围的道路上,在绝望之际只好全部缴械投降,师长马励武在随后峄县破城后被俘。

鲁南围歼马励武整编26师及号称国军精华的第一快速纵队之战役,连续的雨雪天气确实帮了华中和山东两大野战军的大忙,要不这支“国军精华”部队早就跑了不少,而正是有了第一快速纵队的装备和技术人员,我军才成立了首支机械化部队,即华野特种兵纵队,在日后的作战当中大放异彩。


不能说是天气决定战争胜负,但是很多时候确实有些将领会特别注意利用天气突变来克制敌人的优势,发挥自己的长处,从而在战争中取胜。这种情况也是前线将领临机应变能力的一种体现。

前一段引起很多关注的电视剧《特赦1959》中,两个国军高级将领杜聿明和王耀武就特别讨论过这一点,解放军作战特别擅长利用天气变化,所以给国军将领造成一种错觉,不是自己不行,而是天不助我。但问题在于,如果解放军只是偶尔利用天气变化取胜,还可以说是偶然,但是如果每次都是天气利于共军,而不利于国军,那就有必然性的东西在背后了。

比如该剧中出现了被俘的国军整编二十六师师长马励武,并且还安排了一次经验总结讨论,议题就是马励武为什么不突围的问题,马励武归结为蔡守元救援不力,蔡守元则反唇相讥,说是马励武战前擅离职守,和女戏子鬼混去了,导致军中无主,遭到解放军攻击时,反应迟钝,未能抓住突围的最佳时机。


其实蔡守元是虚拟的人物,身上融合了很多人的经历,而马励武被包围后唯一有机会救援他的,只有张克侠的五十九军以及刘汝明的六十八军,但他们在马励武被包围之后也并没有试图救援马励武,而是马上后撤,离马励武更远了,以避免自己也被粟裕一起打了。而马励武自己坚守四天就已经弹尽粮绝,实际上也没有留出统帅部组织救援的时间。

但更重要的是,马励武其实突围时机并不算特别差,被包围后第一反应是死守待援,坚守四天之后,发现救援无望,自己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抓紧机会突围,断臂求生。而且,马励武的整编二十六师在调到华东战场后一度非常活跃,被当作精锐,就是因为他下属的部队包括一个快速纵队,之前他能够救援五十九军,也是因为充分利用了快速纵队的优势。

马励武在组织突围的时候,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弹尽粮绝,弹药其实还没有消耗完,马励武的部队也没有像其他国军部队那样一听到突围两个字就溃散,而是有组织,有计划的集体突围,是要打出去,而不是分散开来跑出去,或者混出去。就凭这一点,马励武的部队在国军中也已经算是表现出色了。


马励武遇到的真正问题在于,当他组织突围的时候,部队刚离开坚守待援的峄县县城,就发现路上路上全是泥泞,寸步难行,马励武赖以突围的快速纵队更是马上就陷入了冰雪泥泞之中,动弹不得,完全变成了一堆废铁。这也是马励武在功德林改造时始终不服气的原因,他觉得是天气坑了他,而不是他自己的指挥有问题。

但实际上,马励武的快速纵队之所以会陷入泥沼之中,并不完全是因为天气,也是因为粟裕事先的布置。粟裕在围歼马励武的整编二十六师的时候,故意围三缺一,留出一条路,让马励武突围,却又事先派小股部队再马励武突围的路上掘河放水,加上当时刚好是冰雨天气,所以马励武的快速纵队刚一出城不久,就陷入了一片泥沼,动弹不得,成了废铁,无法发挥作用,而整编二十六师又是在运动中被华野各部队围攻,成了国军以最不擅长的运动中作战的姿态迎战,所以很快就被围歼了。

陆军元帅隆美尔在如今的自媒体上,有个绰号叫做“隆不在”,源自于在诺曼底登陆最关键的“D日”时间点上,这位集团军群总司令却不在指挥岗位上,也间接影响了战役进程。而隆美尔之所以敢放心离开法国前线回国为妻子庆生,主要就是因为对天气情况的判断失误。

英吉利海峡虽然并不宽阔,但气候和潮汐都不太利于大规模登陆作战,盟军还必须选择有月光的夜晚、潮水不高不低的时间段来发起攻击。没有月光,则空降部队突击困难,月光太亮,登陆舰队又容易暴露;海水高潮时,水下障碍会破坏舰船,海水低潮时,抢滩部队的下船点距离海岸又太远,过早暴露于德军火力之下,所有两栖登陆作战的技术含量非常之高。

尤其是不能有太大的风浪和太厚的云层,否则盟军的舰船和飞机的出动都变得困难,艾森豪威尔对此解释的很清楚:“我们的行动只有在取得空中优势的情况下才能成功”。根据这样的适宜气候原则,整个1944年6月份符合条件的只有两组日期,即6月5日到7日和6月17日到20日,最终盟军选择的是前一组的5日,因为越拖下去,聚集在英国南部待命的几百万军队越麻烦。

然而在6月2日的盟军总部气象分析会上,气象主管斯塔克上校却带来一个悲催的消息:在西北方向的冰岛上空有一个“讨厌”的低气压,如果这个低气压南下的话,将在两至三天后到达英吉利海峡上空,届时必将阴云密布和狂风大作。从艾森豪威尔以下,全体盟军高级将领都非常沮丧,深知登陆时间必须推迟。

1944年6月4日上午,艾森豪威尔再次询问斯塔克上校关于天气的情况,后者严肃地回答低气压确实已经南下:“天气不怎么样,云低、风大、浪高,空中支援有困难,海军炮火也将失效,这对登陆是极其危险的”!艾森豪威尔只好命令已经登船的部队推迟出发,整个盟军高层也是一片唉声叹气。

第二天凌晨4点,在海峡对岸德军的“B集团军群”司令部里,隆美尔已经起床,并且看到了当天的军情报告,这份报告指出,由于天气恶劣 ,盟军不会在近期发动进攻。与此同时,德国西线海军总司令克拉克上将也汇报说,由于天气太坏,瑟堡等港口的海军巡逻舰船甚至不能出航,以此反推盟军方面,他认定“目前不会马上有大规模登陆”。

而德国空军也上报了同样的消息:由于天气恶劣,空军无法出动飞机对英国南部各港口进行侦察,根据天气判断从现在开始两周内不会有大规模行动。也就是说,德国陆海空三军情报部门都认为,6月5日以后的一段时期将不适合发动两栖登陆,于是隆美尔大为放心,于凌晨5点驱车驶向自己的家乡,同行的居然还有司令部作战处长坦贝尔霍夫上校,这厮是例行休假。

就在隆美尔起床的凌晨4点钟,斯塔克上校浑身滴着雨水冲进了艾森豪威尔的办公室,一字一句地报告说:“暴风雨天气很快就会过去,明天一早天气会放晴,但只会持续大约36个小时,再以后就难说了”!艾森豪威尔大喜,立即通知所有高级将领开会。然而遗憾的是,德军气象部门却未能监测到6月5日——6日这一期间,会有短暂的天气好转。

所以此时在法国西北部的海岸线上,“大西洋壁垒”里的所有德军戒备都比较松懈,不仅隆美尔不在自己的司令部里,各级军长师长也大部外出,造成的恶果是次日凌晨当发现盟军登陆时,很多军事主官不在岗位,甚至包括诺曼底地区最重要的第21装甲师师长在内。因此在战役打响后,许多德军部队无法做出迅速而有效的反应,总司令隆美尔以下的指挥官,都被天气预报给坑杀了。

艾森豪威尔当然也很纠结,因为只有一天半的天气晴好时间,仅能保障首批部队成功登陆,而没有时间让后续部队连贯地顺利上岸,这必然使第一波抢滩美英部队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风险还是蛮大的,但是继续延期后果更为严重。他照例征求了一遍在座所有高级将领的意见,基本都主张不再推迟,但是最后的决心仍然得由他这个“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来下,因为决定着百万人的生死和整个二战的进程。

艾森豪威尔思考良久,终于做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用右手握拳击向左掌心:“OK,让我们动手吧”,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就这样开始了!

天气一直是影响战争的重要因素,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有很多因为天气而改变胜负的战争。在我国三国时期,曹魏的大将曹真为了反击诸葛亮北伐,带领大军从子午谷进军,想要一劳永逸的灭亡蜀汉。诸葛亮在汉中部署了重兵,准备迎接曹魏的大举进攻。然而在曹真的主力部队进入子午谷后,子午谷中连续下了数日大雨,大雨冲毁了道路,曹真走了一个月都没有走出子午谷,只能从被迫撤军离开。

历史上曹真曾经数次击败蜀汉的进攻,假如曹真的军队平安到达汉中,那么蜀汉很可能会提前灭亡。在太平天国起义时期,翼王石达开带领大军从广西出发,想要趁夜跨过大渡河夺取四川。然而在石达开的部队到达大渡河附近的时候,大渡河附近突然下起大雨,大渡河的水位暴涨,无法乘船渡河。石达开的部队进退两难,遭到了清军的包围,最终石达开为了保全部属向清军投降,随即遭到了清军的杀害。

石达开在太平天国里面的地位非常高,深受百姓们的爱戴,如果他能够成功到达四川,那么太平天国运动的结局可能会有所改变。在国外战争史上,也有一些因为天气变化,而影响到战争结局的战争。在拿破仑称霸欧洲之后,沙俄帝国还非常的强大,为了彻底解决沙俄的威胁,拿破仑带领了57万大军远征俄国。

在战争的初期,拿破仑大军轻易地击败了沙俄的守军,占领了沙俄的首都莫斯科。然而沙皇采用了坚壁清野的战术,让法国军队无法得到足够的给养。在俄罗斯进入冬季之后,天气变得异常的寒冷,法国军队又没有足够的过冬衣服,很多法军将士都被活活冻死。当拿破仑带领军队退出俄国的时候,法国军队只剩下不到3万人。因为远征俄国的失败,拿破仑的势力大大削弱,最终被反法同盟赶下了台。

天气可以分为大范围的气候变化和小范围的天气变化。

郑成功的鹿儿门之战,诺曼底之战都可以算是小范围气候,影响战争结果。

大的气候变化,明末小冰河期,让整个明朝饥荒不断,内忧外患并期,输掉了整个国家。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57259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伊朗的政体是什么 伊朗政权发展历史下一篇:故乡有那些别称 古代不能离开家乡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