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日本战国时的城有多大 故宫日本历史

导语:日本战国时的城有多大 故宫日本历史

目录导航:

  1. 日本战国时的城有多大
  2. 卢沟桥故宫是啥
  3. 北京故宫的历史发展是什么样的
  4. 故宫万福楼历史
  5. 为什么说世界上最大的皇陵是日本仁德天皇陵
  6. 故宫的记忆是谁写的
日本战国时的城有多大

古代日本的城并不大,主要是由天守、小天守和城下町构成。

不知您的意思是此三样儿加在一起呢,还是只是算天守小天守面积?由于大名所在的天守不光是为居住,还是军事化的建筑,因此一般情况下,城指的就是天守。如果只说天守部分的话,你可以参见故宫的建筑面积,日本战国时代最大的安土城、大阪城,都要小于故宫。若要加上围墙估算的话,举个例子,大阪城城外围墙总长12公里。以城为方形计算,那么整个占地面积为9平方公里。当然,其中不少部分还是空地和卫士驻地以及操练地。

卢沟桥故宫是啥

卢沟桥位于北京丰台区宛平城西,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桥上共有石狮485个,形态各异,桥西端有两只石制大象,造型生动。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它被形容为一座巨丽的石桥,后来外国人都称它为"马可波罗桥" 。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古老的石造联拱桥。1189年6月,卢沟桥始建;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1937年7月7日日本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史称“卢沟桥事变”。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北京故宫于1406年开始建设,到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

北京故宫的历史发展是什么样的

北京故宫的历史
1406年(永乐四年),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
1420年(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1441年(正统六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
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复建工程直至1627年(天启七年)方完工。
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李自成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熏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同年清顺治帝从沈阳迁都至北京。此后历时14年,将中路建筑基本修复。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工。
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后六十年间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增建和改建。

1813年(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起义军攻打紫禁城。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八国联军在紫禁城阅兵。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帝退位。但按照与中华民国签订的优抚条件,仍然居住于紫禁城内。1923年,建福宫发生火灾。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清帝爱新觉罗·溥仪。1925年,在原紫禁城的基础上建立故宫博物院。1933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以躲避日本侵略。1948年,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部分运往台湾。1949年1月,北平(即北京)稳定后,故宫博物院恢复开放。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2年,北京故宫开始进行为期19年的大修。

故宫万福楼历史

万福楼有叫万佛楼,与阐福寺毗邻的是极乐世界建筑群和万佛楼建筑群。这两组建筑群均建成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是乾隆皇帝为庆贺母亲八十寿辰所建。万佛楼顾名思义,因里面供奉万尊佛像而得名,乾隆皇帝在万佛楼成瞻礼诗中标注:建楼万佛,以纪庆典。内外王公、大臣亦有请铸佛像为祝者,统以万计,并奉楼中,因以万佛名楼。

万佛楼高27米,三层七开间,每层楼内均有数千佛龛,里面供奉大小不一的佛像。据《万佛楼极乐世界陈设档》记载,“实有佛像一万二百九十八尊”。1900年庚子国难期间,万佛楼被日军占领,成书于民国初年的《三海见闻志》记载万佛楼内佛像被“日本军运回本国,无一余者”。进入民国后,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万佛楼逐趋于衰败

为什么说世界上最大的皇陵是日本仁德天皇陵

如今世界上被公认的3大古坟墓群,分别是埃及的胡夫金字塔、中国的秦始皇陵,再就是日本仁德天皇陵。其中的仁德天皇陵被认为是最大的,至少地表看起来是这样的,它的形状前面是长方形,后部圆形,后面直径为250米,前面长方形位置宽307米,高达到34米,外绕三圈水道,沿着陵走一圈有2.8公里,总占地46.4平方公里。

▲ 仁德天皇陵墓鸟瞰图

那仁德天皇何许人也?为什么陵墓会修这么大呢?

简单的说,仁德天皇可以说在日本的影响力相当于中国的秦始皇。

秦始皇重新统一了中国,而仁德天皇所在的大和政权则统一了日本,他的影响力最大的表现就是现在的日本人都称自己是大和民族。

▲ 仁德天皇画像

仁德天皇就是大和政权第十六代天皇,他所统治的时候就是大和政权的鼎盛时期。这也许就是他能够在日本这么小一个国家修这么大一座陵墓的原因。

而且,在他的时代,也是日本称的古坟时代,人们流行为死者修建巨大的坟墓,从这点看,仁德天皇是潮流的弄潮儿,因为他修得最大。

在仁德天皇的时候,日本还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他坟墓中的文物对日本的历史有着巨大的价值,但日本到现在也没有发掘它。不是他们甘愿看着宝山空兴叹,实在是有很多的困难。

首先是困扰考古界的统一问题——文物的保护。很多文物,在地下封闭了上千年,挖出来接触了氧气,瞬间就会氧化变成飞灰。

比如我们中国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挖出来的时候兵马俑都是彩色的,一个个光彩夺目、震撼无比。可是一到空气中,兵马俑表面的彩色颜料就迅速氧化,变成灰色了,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文物挖出来容易 创造一个和坟墓一样的环境不容易。而且,有些文物就是见光死,不能有一丝马虎。

然后是这座最大的陵墓是有后人的,要知道日本现在都有天皇,和仁德天皇是有血缘关系的,你要挖人家祖坟,要看人家答不答应。

最后,天皇在日本,是神一样的存在,不容亵渎,仁德天皇,包括现在日本所有天皇的陵墓都不容许参观,所以,即使是为了学术研究,日本估计也很少会考虑发掘它。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好,至少,死者可以得到安宁,关于历史,它愿意睡就让它睡着吧。活着的人们,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创造自己的历史吗。

众所周知,皇陵是古代封建帝国君主的专属墓地。之所以说它是帝王的专属墓地,不仅是因为其皇陵的规模宏大,其所包含的意义也是非常之重要的,因为皇陵的选址和建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的龙脉。当然了,这些说法不过只是古代封建社会的说法而已,并不准确,毕竟国家是否兴盛最大程度取决于君主是否贤明。

但总的来说,皇陵所代表的还是一种皇家的威严,这也是作为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而已。修皇陵这种事,绝不仅仅只有中国古代才有,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普遍存在,比如我们的邻国日本就有这样一座建制恢弘的皇陵——仁德天皇陵!

仁德天皇陵

仁德天皇陵简介

仁德天皇陵,全称为“百舌鸟耳原中陵”,位于今天日本堺市大仙町。虽然其名字是叫“仁德天皇陵”,但是陵墓里面的墓主人的实际身份不明,日本只是在传统上将其比附为仁德天皇而已。

仁德天皇的陵墓为“前方后圆”的古坟建制。陵墓全长约有486米,后圆部直径约为249米,高度为35米,前方部分宽度约为305米,高度约为33米,由三层建成。是日本最大的陵寝,同时也是全世界迄今为止最大前方后圆坟。

陵墓总占地面积一共有48万平方米,其规模比我国的秦始皇陵还要大。但问题是,这位“仁德天皇”究竟是谁呢?

仁德天皇陵

仁德天皇

“仁德天皇”别名为大鹪鹩尊,大雀命,生卒年不详,是应神大王的王子,同时也是大和政权的第十六代天皇。在位时间约为公元4世纪后期到5世纪前期,这一期间正是我国古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同时也是“大和朝廷”统一国家的鼎盛时期。

据史料记载,“大和政权”兴起于公元三世纪中叶以后的大和(即今天的日本奈良县)。在三世纪初的时候,日本岛上已经有许多小国,但其都各自为政,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邪马台国”。等到邪马台国衰落之后,大和国趁势而起,顿时成为当时日本岛上实力最强的国家。到了公元五世纪的时候,大和国基本统一了日本列岛。

但是,大和国只是各地臣氏族贵族的联合政权,而天皇只是世袭的君主而已,并没有绝对的权力,只是氏族贵族的共主而已。就权利归属来说,大和国的天皇和我国古代各朝代的帝王相比,还是要逊色不少的,毕竟我国古代的很多皇帝都是十足的“独裁君主”,国家大权基本都掌握在自己一人手中。

古坟时代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大和时期创造出来的文明已然成为了日本文化的源头,比如现在的日本人都骄傲地称自己为“大和民族”。就好像我们称自己为“中华民族”、“华夏民族”一样。

在大和政权统治时期,日本的天皇贵族以及一些世家大族,大都以为自己建造高大的坟墓为荣。而这种叫做“古坟”的建制宏大的坟墓首先是在畿内出现,然后逐渐传到全国。所以在日本的历史上也将公元三世纪后半叶到公元七世纪称之为“古坟时代”。当然了,这也是日本继绳文式文化、弥生式文化之后的又一个文化阶段。

跟朝代的演变一样,古坟也经历了前中后三个时期。而“仁德天皇陵”的建造便是处于大和政权的兴盛统治时期。

仁德天皇陵建造

2018年10月15日,日本宫内厅宣布,将对仁德天皇陵实行挖掘和调查工作。根据专家推测,修建这座皇陵光是运土就需要能承载5吨重的卡车562300辆,一年就需要至少60万人工,并得历时十五年零八个月才能建成。

我国最大的秦始皇陵,其占地有56平方千米,一度被人们称为是世界上最大的皇陵,但事实上,日本的仁德天皇陵要比秦始皇陵还要大。

此外,根据日本史料记载,仁德天皇在下葬的时候,其皇陵中所陪葬的金银玉器数不胜数。在1872年的时候,坟丘的方形部分崩坏,还露出了横穴式的石室,里面有石棺,棺外面还有鎏金铜甲胄、刀、玻璃器等;

秦始皇陵

陵墓无一人敢动

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皇陵来说,仁德天皇陵千百年来无一人敢动。即便是在公元15世纪的日本战国时代,缺粮少饷的藩主首领也不敢轻易打它的主意。当然了,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日本人对天皇的敬重,将其看作是神灵一般的存在,因此没有人敢对天皇有丝毫的不敬。

就陵墓保护这一点来说,我国古代的皇帝陵寝大部分已经受到过盗墓贼的光临了。在三国时期,曹操为了能够得到足够的军饷,甚至还专门组建了负责盗墓的官职——摸金校尉。所以日本的仁德天皇陵保存得如此的完整还是比较让人敬佩的。

小结

值得一提的是,当游客前去此地游玩的时候,还必须得时刻保持虔诚的心,在游览的时候不能嬉闹与拍照,甚至连大声说话都是被禁止的。如果一旦有游客违反其中条例,那么就立刻会被工作人员驱逐出去。

所以由此可见,日本人对自己民族历史的尊重和敬仰程度之深,而笔者认为,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参考文献:《日本史》、《宋书·倭国传》;

世界上有三座最大的皇帝陵,分别是秦始皇陵、胡夫金字塔、仁德天皇陵,这三座都标榜自己最大,结果无可厚非,不过是根据不同角度比较罢了,秦始皇陵是面积最大的,除了坟墓外,还有宫殿群、陪葬坑等,整个陵区占地56平方公里,海了去了,所以秦始皇陵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帝陵。

仁德天皇陵鸟瞰图。

胡夫金字塔是最高的帝陵,距今4600多年,当年建成时147米,现在也有136米,咱们中国3000年后的北魏永宁寺塔才达到这个高度,所以胡夫金字塔是世界上最高的帝陵。

仁德天皇陵入口。

最后要说到仁德天皇陵,占地没秦始皇陵大,也没胡夫金字塔高,它靠什么,它靠坟堆,也称为“宝顶”,秦始皇的坟25万平方米,胡夫的坟才5万平方米和,而仁德天皇的却有46万平方米,所以准确的说,仁德天皇陵的坟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只能从一方面说它大,但不能直接说它最大。

仁德天皇陵水道。

仁德天皇是日本第16代天皇,生卒313年-399年,他在位时国都在大和地区,并收编了一些周围部落,发展农业,与东晋外交,于是进入了所谓的“盛世”,所以这个时代被称为“大和时代”,又因这个时代从仁德天皇开始,喜欢修建天圆地方的坟莹,也称为“古坟时代”,以后的日本人都喜欢称自书是大和民族,也源于此。

仁德天皇陵复原图。

中国古人死后埋入地下,都会在上起一个坟堆,这个土坟堆就好比死者的房子,身份越尊贵的坟堆越大,像秦始皇的就是超大型的坟堆,像一座小山。日本人从汉开始学中国先进文化,墓葬也实行土坟堆,但也有自己的想法,觉得死后葬地要讲究“水土相宜”、“天圆地方”,于是在坟墓的四周挖沟灌水,这叫水土相宜,坟堆修成又圆又方的形状,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皇又代表是天,葬在圆的坟堆,方是是放陪葬的,这就是日本大和时代的坟制,仁德天皇陵又是其中最大的。

世界上最大的皇陵应该是秦始皇陵,当然,日本仁德天皇陵也很大,但还算不上世界最大,只能说是世界最大的“前方后圆”皇陵。不过这种造型的皇陵本来就是日本大和时代特有的,造大造小也是他们第一了,没人和他们争。

简述日本仁德天皇陵

这座皇陵位于日本堺市大仙町,当地人称为“大仙古坟”。实际上这座陵墓的主人还是一个谜,只是日本宫内厅将它指定为仁德天皇的皇陵,大家也就认为里面埋的是仁德天皇,也不可能去证实了,因为日本所有的皇陵都属于皇室财产(实际属于国家,只是让皇室拥有),都归日本宫内厅管理,已经被禁止考古挖掘。

如果不挖掘,如何确定这些皇陵的是属于哪位天皇呢?在日本现有的天皇陵里,有些是在江户时代和明治时代就经过当时的人指定,那时候指定的天皇陵准确性比较高,到了现代,日本宫内厅再次对所有天皇陵进行身份指定,这时候指定的准确性就低了很多,特别是公元7世纪以前的皇陵,大多数都是墓主人不明。

仁德天皇是公元4世纪至5世纪这段时间的历史人物,那段时间相当于中国的东晋时期。那个时期的日本被称为大和时代,也是现在日本文化的源头,所以日本经称自己是“大和民族”也就是这个原因。

现在我们看到的仁德天皇陵都长满了树木,周围还有一圈水,但最初陵墓不是这个模样,刚建成时的仁德天皇墓如下图:

大家可以看到,这种前方后圆的造型非常明显,圆形封土下面就存放着天皇的棺椁。我第一眼看到这种陵墓时想到的是啤酒瓶的启子,后来再看又很像“晴天娃娃”的造型,不知两者之间是否有某种关联?

日本的天皇陵墓其实有很多,只是有些被盗墓贼破坏,也有些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袭而消失,还有一些则被后人开发成了住宅。仁德天皇陵在1872年受到过自然灾害被破坏,导致坟丘的方形部分崩坏,并且露出了里面的石室,考古人员发现了棺外的鎏金铜甲胄、刀、玻璃器等等。

如今仁德天皇陵能够保存下来,一方面是日本宫内厅的禁令,另一方面也与陵墓的造型有关。这种前方后圆墓在日本还有不少,我们会发现这些墓周围都会有一圈水,就像古代的护城河一样起到保护作用。不过这种“护墓河”并不是最初的设计,最开始墓周围是没有水的,日本神户市有一座五色塚古坟保留着这种墓的原始状态,如下图:

我们可以看到墓的周围并没有河水,因此那些被河水包围的“前方后圆”墓是由于造型的原因,导致周围低洼处有积水,反而给古墓起到了保护作用。

仁德天皇陵与秦始皇陵

有人认为仁德天皇陵的面积有46.4万平方米,而秦始皇陵才25万平方米,所以仁德天皇陵比秦始皇陵要大。这样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我们不能拿整个仁德天皇陵面积与秦始皇地宫封地面积来相比较,因为在这46.4万平方米的仁德天皇陵内还包含了各种陪葬墓室,用来存放陪葬品。

秦始皇陵的面积也非常大,不能只算地宫的封土面积,要是将整个秦始皇陵的面积都加进去,达到56.25 平方公里,相当于七十八座故宫!如果再加上兵马俑坑、附近的各种陪葬坑,那么面积将会更大。

结语

我们国家的历史资料中,关于日本大和时代的资料较少,那一时期大和国统一了日本列岛势力,建立了大和政权。这个时代在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以这一时期对日本也是非常重要。

世界上最大的坟墓确实是在日本,但是墓主人是不是仁德天皇还存在着争议。这座陵墓比秦始皇陵、埃及金字塔要大的多。目前已经申遗成功了。

它的形状为前方后圆,坟丘长486米,有3层,封土堆的周围有3道陵河,占地面积达47万平方米。(秦始皇陵主体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外城墙为2185米,宽976米,面积达213万平方米)

所以,比的是坟丘,也就是封土堆的长度,而不是整个陵园的面积。我觉得这样比大小是不是有点不合理。

日本3大天皇陵的坟丘长度

这座墓处于“百舌鸟・古市古坟群”,其中“百舌鸟古坟群”有44座古坟,“古市古坟群”有45座古坟,是日本最大的古坟群,位于大阪,坟墓的修建时间集中在5世纪前后,相当于中国“宋”与“北魏”对立的那个时期。

在“百舌鸟・古市古坟群”出土的文物

而这座墓的墓主人据考证是日本的仁德天皇,即《宋书·倭国传》中的【倭王赞(或弥)】。修建这座陵墓时,据说单日最高的修陵人达到2000人,共计动员680.7万人,耗时15年8个月才能建成。

不过,对于这座墓的墓主人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不单是这座墓,日本很多天皇的身世都是个迷。日本第一位天皇为神武天皇,他于公元前660年即位,传说是“天照大神”的后裔。但对于这位天皇的身份,并没有实际的文物来支撑,直到第十代天皇——崇神天皇,其身份才有实际文物支持。而仁德天皇是日本的第16位天皇。

发现的天皇陵还挺多的,但大多呈不公开的状态,这就没办法确认墓主人身份了。日本现在也是有皇室的,若要进入天皇陵考古,得经过他们的同意。所以,即使是开放的陵墓,在参观的过程也不能大声讲话,否则会被视为是对墓主人的不尊重。

我是阿斗,文物考古聊历史,点个赞吧

从地面上的人的角度来看,世界上最大的坟墓之一似乎是一个巨大的,自然的喘息之所,坐落在日本酒井市繁华的市中心。然而,从上面看去,这片巨大的森林变成了一个绿色的锁眼,周围有三条门廊形状的护城河。这是日本的大仙洞,一个被神秘笼罩的古墓冢,规模巨大。

就像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来纪念已故的皇室一样,日本人把他们的皇帝和其他著名人物埋葬在被称为科芬或图穆利的巨石结构中。在公元3世纪早期到7世纪早期,在日本的科芬时期,估计在整个日本群岛建造了20万座钥匙孔形状的陵墓。

据信,日本皇陵至少有16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大的墓室和三大陵墓之一,与中国的秦始皇陵墓和埃及的胡夫大金字塔并列。尽管整个护城河环绕的建筑群占地110英亩,但皇陵本身的尺寸却令人印象深刻,长1600英尺,宽980英尺。它是一个小图穆利的集群的一部分,被称为“莫祖·科芬根”,目前正在考虑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然而,与其他历史奇观不同的是,你不能真正参观这个古代世界的奇观。事实上,从19世纪末开始,这里就明确禁止游客、考古学家甚至皇室成员进入。据报道,自从1872年台风破坏了锁孔形状的下部以来,没有人越过内护城河到过这个岛。日本皇室家庭管理局在日本全国范围内管理着大仙阁和其他类似的建筑,它禁止人与人接触,理由是圣地应保持“安宁和尊严”。因此,该机构一直满足于让陵墓恢复自然状态,地面覆盖着茂密的原生树木,周围的护城河为鱼类和水鸟提供了庇护所。如今,有兴趣参观该遗址的游客只能从穿过第二条护城河的平台上,或者沿着陵墓外围堤坝的近两英里的小路行走。

由于通往这里的通道十分严格,目前还不清楚究竟是谁被埋在这座被认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坟墓的林冠下。该机构官员认为,该遗址是为5世纪初的天皇任天堂而建的,不过从未证实他的遗体或其他皇室成员是否葬在岛上。尽管过去几十年来一直有人呼吁允许不受限制地进入这些肠胃进行研究,但都遭到拒绝。

仁德天皇陵不仅是日本现存最大的帝王陵寝,还是全世界最大的前方后圆坟,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从空中看仁德天皇陵规模非常宏大,造型也颇为奇特,一般认为这座皇陵的墓主人是日本第十六代天皇仁德天皇。

仁德天皇陵的正式名称叫百舌鸟耳原中陵,位于日本大阪府堺市大仙町。从空中看仁德天皇陵造型非常之独特,很像一把自行车锁模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前方后圆坟,仁德天皇陵规模恢弘,总面积达到了惊人的464000平方米。仁德天皇陵分为内外三个部分,最中心的皇陵核心部分被一大片水道所包围,整个陵区占地东西长660米,南北宽850米,沿着陵外的道路走一圈要2.8公里。

作为对比,我们中国最大的皇陵秦始皇陵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高76米的规模显然要逊色仁德天皇陵不少。

根据估算要建造如此巨大规模的前方后圆坟,其所要动用的人力物力是惊人的,光是运土就需要载重量五吨的卡车五十六万二千三百辆。按照一天动员2000人的标准,一个月二十五天计算,一年就是六十万人工,至少需要十五年零八个月才能建成。可见这座巨大皇陵的耗时之长,所动用的人力物力在全世界都是极为罕见的。

根据日本考古界的考证仁德天皇陵应建于公元五世纪,但由于墓主身份在日本史书未见记载难以定论。加上陵墓的规模如此之大,墓主人非富即贵,而公元五世纪正是日本大和朝廷统一国家的鼎盛时期,由此推断该墓主人为日本历史上极为有名的第十六代天皇仁德天皇。当然,由于日本至今还未对该墓进行大规模发掘,针对墓主人是否为仁德天皇,还需要考古考证。

仁德天皇大约在公元4 世纪后期至5 世纪前期在位,在位期间,作为大和国君主的仁德天皇通过武力征服,于公元五世纪初期基本统一了日本列岛,结束了持续了数百年的分裂,使得大和王朝进入了统一国家的鼎盛时期。大和时期创造的文明被认为是日本文化的源头,因此日本人从古自今都骄傲哦的称自己为“大和民族”,就如我们中国人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华夏民族”一样。

作为日本历史上的一个统一王朝,大和王朝在仁德天皇时期达到了鼎盛,而这一时期,中日之间已经有了官方上的往来,《宋书.倭国传》就有义熙九年(413年)“倭王赞”派使者向晋安帝“万里修贡”的记载。因此可见大和时期的坟墓构造和规模,很大可能是受到了中原陵墓的影响,加上大和时期的日本国力鼎盛,天皇和皇室成员及贵族豪门都追求无限的奢华,普遍以为自己建造高大的坟墓为荣,由此形成了风靡日本全国的叫做“古坟”的巨大坟墓在同时期不断出现,这种建造坟墓的习惯一直持续到了公元七世纪,日本史学界将这段历史时期称为“古坟时代”。

(历史上中国的秦始皇陵规模要远远大于仁德天皇陵)

仁德天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前方后圆坟,但如果就此认定为其是世界上最大的皇陵显然有些牵强。中国的秦始皇陵根据史书记载,其面积更是达到了56.25平方公里,规模还要略大于仁德天皇陵,只不过随着历朝历代的盗挖破坏,秦始皇陵的规模已大不如前,更何况秦始皇陵的面积仅仅计算了封土区的面积,并没有计算兵马俑和其他陪葬坑的面积,如果把这些全部计入秦始皇陵,其面积更是超过了100万平方米,显然要比仁德天皇陵大的多。

关于这个说法吐槽机除了笑笑,也只能表示在日本考古真的不算一件很严谨的事儿,在大阪堺市大仙町那座古坟确实在2019年7月6日申遗成功了,但世界最大的皇陵云云都是他们在那自嗨扯淡的,谁信谁傻X。

先说说仁德天皇

日本天皇万世一系的说法深入人心,其实严格考据起来根本没啥信史可言,记载早期天皇事迹的《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之类的文献,我类比成《山海经》可能略显刻薄,但顶天那没超过《三国演义》的范畴,可信度历来存疑。

关于仁德天皇的记载你们类比成咱们这边尧舜禹时代就行了,他是第16代天皇,一本书写他活了83岁,另一本写活了110岁,然后他的年号用了87年,而他又是28岁登基的。吐槽机只能归咎于古代日本人算术不好,没有更合理的解释。

这位天皇在位时间比较长,所以做的事儿比较多,记载中还是一位贤君。据说他登基第四年在饭点爬到山上开阔心胸,看到山下大部分百姓家里没有升起炊烟,于是仁德感慨百姓的日子过得太苦,下山后免了十年的税。

在位期间他兴建水利,建造宫廷,还积极与周边国家互动。日本的史学家以此为根据,拿着《三国志》和《宋书》证明仁德天皇确实存在,咱们这边也记载天皇跟你们有过互动,所以仁德天皇活跃于公元5世纪前后。

然而从三国的吴国到南北朝的宋国跨度也太大了点吧?到底哪个是他本人啊?反正我是没法考据了,谁有本事谁上吧。更他喵搞笑的是在当地文献里记载她登基第12年高丽向日本朝贡,第58年刘宋向日本朝贡,砍死一打皇帝的刘裕成了卖国贼。

再说说那个大坟

其实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那是仁德天皇的陵墓,它正式的名字应该叫大仙陵古坟,仁德天皇陵这个名字其实是某阶段的民间俗称,理由是只有仁德天皇有足够的在位时间修这玩意。从考古角度讲这不是证据,甚至无法证明陵墓的准确年代。

《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记载仁德天皇被葬在百舌鸟野陵,一直到平安时代日本人都认为那就是仁德天皇墓,丰臣秀吉还经常去那边打猎。到了1872年因为部分地方崩塌,日本人才开始整理这个大坟,一直折腾到了现代。

这个古墓中陆续出土了不少文物,包括石棺碎片、盔甲之类的,但是有一样东西让我没法支持古墓是5世纪左右的说法,一件很精致的玻璃容器。我们知道东亚点玻璃这个科技树比较晚,那玩意出现在5世纪有点违和。当然,吐槽机也不能保证人家没开发出玻璃,毕竟烧玻璃不算太难。

有点玩赖的世界第一大皇陵

扯淡这个之前咱们先得咬点字眼儿,日本人所谓的世界第一大并不是面积最大,而是体积最大。论起面积没人干得过封山为陵的秦始皇,你看看兵马俑距始皇陵多远就晓得了,那是人家的陪葬坑。

但是论体积还是得继续细说,所谓体积除了长宽还得包括高度,那么以地上部分论的话始皇陵在300立方米以上,吉萨金字塔是260万立方米,这个大仙陵其实也不过164万立方米,它是个弟弟。

于是日本人又把地下面积加了进去,这事儿的玩赖在于金字塔地下面积不大,始皇陵又没人知道地下面积多大。可就算这样大仙陵依然只有210万立方米,它还是个弟弟,无奈的日本人只好把下面8米的淤泥层也算了进来,得出古坟高47.8米的结论,体积总算超过了300万立方。

总结起来吧,日本大阪那个古坟没有想象中的大,所谓世界最大皇陵的说法在吐槽机看来很牵强,不过人家愿意关起门来自嗨我也没啥意见,扯淡完毕。

世界最大的皇陵有三个:

一是中国的秦皇陵,二是埃及金字塔皇陵,三是日本仁德天皇陵。因为日本仁德天皇陵占地面积最大,所以它为首。

故宫的记忆是谁写的

神思者

“《故宫的记忆》是1997年7月24日发行的,由日本的二人组合神思者(S.E.N.S.)制作的音乐作品,《故宫的记忆》是为《故宫三部曲》创作的主题音乐。“神思者”是一支在1984年由Akihiko Fukaura(深浦昭彦)和Yukari Katsuki(胜木由佳里)两人所组成的电子键盘乐团。

神思者。

在《故宫》千年文化的熏陶下,终于创造出这部永远经典的大乐章,这是三部曲中的首部力作。

《故宫三部曲》是神思者为NHK电视台纪录片《故宫》所作的配乐,其配乐精湛若斯,音乐符跌宕,随着历史叙述的起伏不断变换着节奏,低沉的打击乐仿佛敲响了大明永乐朝的大钟,故宫琉璃瓦覆盖下的庄严大殿代表着他们心中思慕的文明国度的瑰丽与辉煌。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57409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500年中国处在什么时代 公元前一万年到西周时间轴下一篇:世界上有怪盗基德吗 日本历史怪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