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谁了解张学良的历史、生平事迹 张学良读日本历史

导语:张学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生于张家口,是中国东北抗日战争的领导人之一。他曾在日本留学期间,读过大量的日本历史,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深入了解。张学良的历史和生平事迹备受关注,他在东北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以及与日本合作和背叛的经历都成为研究的重点。

目录导航:

  1. 谁了解张学良的历史、生平事迹
  2. 张学良不战而放弃东北的原因是什么
  3. 在历史上大家怎样评价张学良
  4. 你对历史上的张学良功与过、对与错的总结是什么
  5. 张学良人物评价
  6. 张学良的历史地位
  7. 为什么说张学良改变了历史
谁了解张学良的历史、生平事迹

其实张学良将军做过一件另人难以启齿的事件,就是东北三省被日本侵略者关东军侵占不是蒋嘀过错,而是他本人下嘀不抵抗命令,才导致东北三省被敌人侵占,当时他手中兵力要多于敌人几倍,可就是因为他参与外蒙古事件(他的父亲因参与此事件被日本人炸死),导致腹背受敌,无奈才这样做的,这段事实被隐瞒了,但总结张国良将军的一生,还是功大于过,毕竟他嘀爱国热情还是那么慷慨激安,为祖国嘀统一大业做过不少贡献,所以张国良算是民族英雄!

张学良不战而放弃东北的原因是什么

张学良为何不战而放弃东北

1、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历史课本上有电文,当然有人说是假的,这个你可以考证。

2、前两年打苏联,弄的灰头土脸的,张学良怕了,而且他还以为日本会像苏联一样抢了东西就跑。

3、寄希望于国联,指着欧美列强来撑腰。

4、张学良本身问题,性格偏软弱,不是当一把手的好材料。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

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在历史上大家怎样评价张学良

张学良历史的评价是:张学良是现代爱国主义者的典范,他为祖国和平统一,为东北的建设,为抗日复土的民族解放大业所立下的丰功伟绩,以及那种心地纯洁的爱国主义和举世罕见的牺牲自我精神将永垂青史。

是让中国从内战走向了联合抗日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国人民内部的团结,为中国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你对历史上的张学良功与过、对与错的总结是什么

关于张学良在历史上的评价我的观点是功过相抵,甚至过大于功。

《左传》提出评价一个人的最高标准是“立德、立功、立言”,我们以此标准来回顾一下张学良的一生经历:

首先,从立德的角度,张学良少年得志,风流倜傥,酗酒,并染上了吸大烟的毛病。立德方面,张学良应该称不上榜样。

其次,从立功的角度,张学良曾经讲过:“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历数张学良生命中的几件大事:

一是东北易帜,挫败了日本企图策动东北独立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个没什么争议。

二是“九一八事变”,命令东北军不抵抗,很短时间内丢失了东三省。关于当时是谁命令东北军不抵抗的,之前一直说是蒋介石的命令,但在1990年,张学良在与历史学家唐德刚的谈话中,对此作出回应说: 关于 “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我要郑重地声明……那个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说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的,绝对不是的。误判形势,不放一枪,将100多万国土拱手相让,使三千万东北同胞成为亡国奴,这个过太大了。然而,我们之前只知道张学良是民族英雄,对这个事情并不知道。

三是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这个也没有太大争议,张学良是千古功臣。西安事变促成结束了国共内战,达成了全民族统一抗战。

最后,从立言的角度,张学良晚年做了“口述历史”,为后世了解那段历史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刘大年:评价张汉卿先生有三个基本原则:第一,我们是把中华民族的利益得失放在第一位,还是把国民党、共产党的利益得失放在第一位?第二,推动蒋中正参加抗日战争,是抬高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还是贬低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第三,“西安兵谏”,是只有张、杨能够起这种作用,或者还有别人能起这种作用?“西安兵谏”是个人或少数人的行为,还是代表了全民族的意愿?根据以上三条原则去衡量,我们讲历史的人,只要不是负鼓盲翁,就很容易对张学良的是非功过做出判断。学术讨论可以各说各的,但像张汉卿这样的人物,千秋青史自有定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要从民族大义去考虑问题,一切以民族大义为重。

刘大年:

刘大年,历史学家。1936年肄业于长沙湖南国学专修学校。1938年8月间到陕北抗日军政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抗日军政大学第五期毕业。抗大毕业后他被分配在冀西和冀南抗日根据地工作。以后长期生活、斗争在河北平原和太行山上。1939年起,先后任冀西专区行政干部学校教导主任、冀南行政主任公署、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冀南行署宣传科长、教育科长,冀南抗战学院、政治学校教员,北方大学工学院副主任,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历史研究室副主任等职。

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编译局副局长、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学良将军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位风云人物,评价也是毁誉参半,但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讲:张学良的功大于过,他是一位有良心、有爱国报国之心的军人,是“千古功巨”。

先说说他的过。张学良在其父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成为新的“东北王”,人称少帅,统领东北30万大军。但在九一八事变中,面对日军入侵,炮轰北大营,他率领的东北军一枪未放,丢失了东北,使东北三省沦陷长达14年之久,人民饱受日军欺凌、压迫和统治,因此他也背负“不抵抗将军”的骂名。当然,现在也有人说“不抵抗”的命令是蒋介石下达的,张学良是替蒋“背黑锅”。不管怎么说,丢失东北是事实,何况还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呢?

再说说他的功。他的东北易帜,促使中国从形式上走向了统一。为此,蒋介石很感激他,又是结拜兄弟,又是任命他为陆、海、空军副司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当然他最辉煌的就是发动了“西安事变”。张学良的思想有一个转变的过程。一开始,他是坚决剿共的,但在与红军打了几仗后,损兵折将,他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开始怀疑,为什么红军屡剿不灭,反而越剿越多,越来越壮大?后来他找到杜重远,阅读了共产党的《八一宣言》,他的思想开始转变,杜重远又推荐共产党人刘鼎为他的私人秘书。后来在多方的努力下,周恩来在延安和他进行了秘密会见,双方交换了意见和对时局的看法,他对共产党、红军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在后来的谈话中曾说:周恩来是一个伟人。

1936年12月,蒋介石来西安督战,在屡次进谏无效后,他与杨虎城实行了“兵谏”,扣压了蒋介石,后来在周恩来、博古、叶剑英与南京蒋介石的代表宋美龄、宋子文和张、杨两位将军的共同协商下,达成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没有西安事变,就没有国共第二次合作,也就不可能实现国共携手、共同抗战,从这一点上讲,张、杨两将军是中华民族约千古功臣,永载史册。

张学良人物评价

政治上他在西安事变中发挥重要作用,促成了国共合作的基础,是对中华民族有功的大功臣。

2、军事上他在父亲张作霖死后,东北易帜,维护了国家形式上的统一,避免了日本趁虚而入。

3、在民族大义上,他在和红军的对抗中,采取明打暗和的态度,是共产党的朋友。

扩展资料:

1、在政治上,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在军事上,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张学良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开始统治东北。张作霖被炸死后一星期,以“东北易帜”的果断行动,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维持了中国领土完整。

3、在民族大义上,张学良不与红军为敌,积极与红军进行合作,1936年6月末,在中共北方局领导下,东北军内的地下党员成立了东北军内工作委员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指引下,东北军内和西北地区的地下党组织互相配合,不断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

张学良是现代爱国主义者的典范,他为祖国和平统一,为东北的建设,为抗日复土的民族解放大业所立下的丰功伟绩,以及那种心地纯洁的爱国主义和举世罕见的牺牲自我精神将永垂青史。

是让中国从内战走向了联合抗日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国人民内部的团结,为中国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学良的历史地位

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可以称之为东北王。张学良也就是个类似于古代割据藩镇的王爷世子般的人物,张学良手握二十几万东北精锐部队,却被日本关东军区区几千人打的不敢还手,真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而他唯一做的贡献就是逼蒋抗日,搞了个西安事变。算是侧面帮助了红军。最后他的结局被蒋介石囚禁了一生。

张学良曾是东北王。抗战时期反对内战,呼吁团结抗日,并身体力行发动“西安事变”,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生活上亦专情亦风流,与发妻于凤至伉俪情深,与赵四小姐缠绵悱恻。后被蒋介石囚禁于台湾,晚年病逝于美国檀香山。究其历史地位,可用一句话概括:张学良先生是有民族大义的民族英雄。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将军不顾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和压迫,毅然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的领导。这样,南京国民政府就在形式上完成了对全中国的统一。张学良将军的行为使中国免以战乱和分裂,对中国及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件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事情。

为什么说张学良改变了历史

东北易帜标志着中国至清朝覆灭后再次回归一统,南京国民政府完成“形式统一”,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对于国家完成形式上的统一,张学良功不可没。

当时东北奉系军队有数十万之众,经济粮食也能自给自足,东北还有日本关东军驻扎,而国民政府各大掌权人物,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白崇禧已渐生矛盾,并且日本内阁一直干涉东北内政希望东北独立,所以当时东北完全可以独立的,国民政府的北伐军也无法威胁到东北政权。如果没有张学良顶着日本的压力和东北军内部(杨宇霆派系主张独立)独立意志,力主统一,并完成改旗换帜,也许当时东北就独立了,国家一统进程将大大延后。

从这一点看张学良无愧于爱国将领之名,为国家的统一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59019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母亲节起源于哪个国家 母亲节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吗下一篇:古希腊非公民是否等同于奴隶身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