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战国赵括真能“纸上谈兵”吗?“纸上谈兵”说的到底是谁?

导语:战国时期赵灿阔真的纸上谈兵吗?你在纸上谈论谁?以下小系列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成语“纸上谈兵”及其背后的典故影响非常深远。每次说到,都会把矛头指向战国时期的赵括。但问题来了。纸在中国历史上直到汉朝才出现,比赵括生活的时代晚了一两百年。赵括穿越

战国时期赵灿阔真的纸上谈兵吗?你在纸上谈论谁?以下小系列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成语“纸上谈兵”及其背后的典故影响非常深远。每次说到,都会把矛头指向战国时期的赵括。但问题来了。纸在中国历史上直到汉朝才出现,比赵括生活的时代晚了一两百年。赵括穿越了吗?

其实有两个历史错误。第一,我们很容易把蔡伦改良造纸术看成是纸的发明;第二,一开始纸上谈兵并没有具体指赵括。

在我们现代的意义上,“纸”是指一张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很容易书写。东汉《蔡伦》中改进的造纸术,一般都是这样做的纸,基本上是现代纸的前身。

蔡伦之前,其实是有纸的。西汉纸在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上面画着一张地图。这张纸是用纸浆制成的。

所以我们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而不是发明了造纸术。

古埃及有一种suō straw纸,但本质上这个所谓的纸和中国早期使用的竹简是一个意思。它其实不是纸,只是一种书写载体。

当然,无论是东汉、西汉还是古埃及,都离赵括生活的战国时代太远了,纸与赵括无关。

赵括

长平之战后,赵括的名声一落千丈,他创造的成语也确实不少,如《史记·廉颇、蔺相如传》中说:

“如果国王用他的名字来包围他,他就会竖起耳朵。使徒可以看他父亲的传记,他不知道如何改变。”

胶柱鼓声是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坚持城市规则,不知道如何灵活。有贬义,和刻舟求剑之类的成语差不多。熟悉长平之战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灵活变通,坚守城市规则,是对赵括最好的描述。

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这个词是后人提炼出来的成语,用来比喻空谈理论,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与赵括按照兵法一步一步指挥作战有一定联系,但绝不是赵括特有的。

为什么纸上谈兵和赵括有关系?后来,一些不负责任的书商在谈到长平之战时,把这个成语绝对肯定地放在赵括身上,不管这个词是否合适,但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会误导很多人。

如果孩子读了《纸上的赵括》,那就问父母:“纸不是东汉发明的吗?”大多数父母都被认为是愚蠢的。然后在网上感叹作业太难做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戴松元 戴松元个人资料简历照片 博士生导师戴松元教授系华北电力大学学院院长下一篇:地洞 湖南少女被囚地洞 背后真相简直太吓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