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1977年恢复高考的决定是怎样出台的 1977年恢复高考的决定是怎样出台的

导语:1977年恢复高考的决定是怎么出来的?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1977年6月29日,教育部在山西省太原市组织召开了“全国高校招生工作座谈会”。8月4日,教育部形成座谈会书面报告,上报国务院。报告附有1977年招生意见。据权威史料记载,关于“招生办法”,《意见》保持了“自愿报名、基层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审查”,即“聪明招聘十六字方针”,这是“文革”时期的产物。197

1977年恢复高考的决定是怎么出来的?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1977年6月29日,教育部在山西省太原市组织召开了“全国高校招生工作座谈会”。8月4日,教育部形成座谈会书面报告,上报国务院。报告附有1977年招生意见。据权威史料记载,关于“招生办法”,《意见》保持了“自愿报名、基层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审查”,即“聪明招聘十六字方针”,这是“文革”时期的产物。

1977年恢复高考,给考生一个公平的上大学的机会。

在教育部提交报告的同时,由邓小平提议并主持的全国科学和教育研讨会已进入第三天。一些代表在发言中指出,如果继续保持“16字政策”,招生质量将得不到保证。邓小平非常重视该代表直言不讳的性格。在雪谷冰封了近10年的中国高考招生,出现了大转机。8月13日,根据他的指示精神,教育部再次在北京召开高校招生工作会议。

抛开尘封已久的历史记忆,今年新中国教育史上出现了两大奇迹:截至9月25日底,再次召开的高校招生工作会议持续了44天;高考制度恢复,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一次冬季高考。

这一年,570万人把命运绑在了一纸高考试卷上。一个通过公平竞争改变自己命运的时代打破了坚冰。

推翻“十六字方针”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为国务院副总理,主要负责科教工作。

在邓小平看来,科教工作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而高校的招生与高等教育和普通教育、教育与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息息相关,因此这项工作也成为他回归工作后教育整顿的“突破口”。

如前所述,由邓小平提议并主持的全国科教研讨会于8月2日在京召开。会前,他邀请了中科院和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5名代表参加会议。武汉大学化学副教授查全兴是当时的代表之一。

8月5日上午,查全兴在会上发言。

查全性

他说:“高校招生是培养人才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就像筛选农业良种一样。武汉大学五年招生,按照“十六字”政策招生的工农兵文化基础差别很大,质量没有保证。所谓的“16字”政策是骗人的。其实就是四个字,“领导批”,有的是白批,有的甚至不走过场。包括大学老师在内的广大群众对“16字”政策非常不满,有的人愤怒地说:“有个好爸爸总比学好数学物理好。“所以“16字”政策不会被推倒,招生质量不会得到保证,“走后门”的不正之风不会被遏制,“读书无用论”的社会风气不会被扭转。”

他的演讲很成功,不仅吸引了所有代表,也引起了邓小平的极大关注。他说:“必须推翻‘16字’政策,今年开始恢复统一高考。”

旁边的教育部长提醒邓小平:“今年恢复高考已经太晚了,招生工作会议已经召开了。”邓小平说:“如果你今年改变了,你不能再等了。再开个招生会就行了。”

这样,“16字政策”这个阻碍高等教育从混乱中恢复秩序的路障就被清除了。

僵局和崩溃

大学招生会议于1977年8月13日在北京召开。但是因为很多人在恢复高考的时候还在担心一个历史遗留的问题,会议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

原来,在一九七一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四人帮”炮制了所谓“两个估计”,即“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在科学技术教育战线上实行的“修正主义路线”。大多数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他们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两个估计”密谋后,被“四人帮”塞进了《全教会会议纪要》,以中央红头文件的形式发给全党全国,成为今后科技教育知识分子要压的两座大山。

僵局是由人民日报记者穆洋打破的。

9月3日,穆阳以“情况汇编”的形式向中央报告了“两个估计”的背景。这份材料很快被邓小平批准。他还打电话给教育部领导谈这个材料,提出完全否定“两个估计”,立即恢复高考。

邓小平(1904-1997)

9月19日,邓小平再次致电教育部主要负责人谈话,批评教育部领导动作迟缓,并再次明确否认“两个估计”。而这次谈话也成为了招生工作会议的重要分水岭。之后,整个会议气氛发生了变化,局面迅速扭转。9月25日,44天的会议结束。

10月5日,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教育部新制定的关于高校招生的意见获得通过。

新的意见很明确:凡是符合条件的工人、农民、知识青年下乡回乡、复员军人、干部、应届毕业生,都可以报考。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的学生人数占招生总数的20%到30%。考生应具有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招生方式为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当地初选、学校录取。录取原则是对德、智、体的综合衡量。恢复由省命题的统考。入学考试在冬天进行,新生在春天入学。

“有老教材吗?”

其实恢复高考的消息是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第一个能撼动全中国人的“大事件”。虽然当时整个国家的身体还处于恢复状态,但这个消息就像一根事先解冻的血管,记忆中的血液已经不由自主地在高粱地、橡胶林、稻田、军营、作坊里涌动,给了无数在文化黑暗中挣扎的年轻人,尤其是农村的年轻人巨大的能量。

当时的中学课本在城乡都被一个空抢购一空,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借书抄书的都有了,求知成了家常便饭。有一段时间,“有旧教材吗?”熟人见面打招呼成了一种共同的语言,仿佛一夜之间,尘封了十几年的旧课本就像变魔术一样出现了。

那些曾经地位很低,甚至被称为“狗娘养的”的年轻知识分子,有一种命运即将改变的预感。事实上,邓小平亲自修改的高考政治考试条件几乎使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尽管如此,这还是引起了当时中国社会一些人的严重不满。这个群体认为“富人反坏人反右派”的孩子可以报名参加高考,这种事十几年都没有发生过,让这些“坏分子”获得足够的社会地位,那么贫穷中农的孩子呢?中国到底会不会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这些声音反映在中央政府中,邓小平坚决抵制。他说,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平等,首先要实现知识面前的平等和教育权利上的平等。所以,坚持原来的方针政策。

“一颗红心,两只手准备好”

1977年高考在冬季进行,11月28日开始,12月25日结束。入学考试由各省单独设置。分两大类:便士和理科,文科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和地理;理科专业包括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每科满分100分。据统计,当时有1200多万人想报考,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3、14岁,年龄最大的有36、17岁。

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各行业有志青年积极复习备考。

然而,对于大多数申请人来说,在辍学十年后,他们的手过早地被镰刀和工厂机器磨出老茧。对于书本、知识、试卷来说,显然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最重要的是,知识越多,想法越可耻,短时间内很难摆脱。于是,在1200多万人中,终于有570万人进了考场。

考场上方,大部分考生都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对他们来说,“当我被录取时,我感谢邓小平,我的命运已经改变了;考不上,批判四人帮,一切就恢复正常。”最终今年高考27.297万,录取比例29: 1。

1978年春天,“成为第一”的幸运儿走进大学校园,发现同学之间的年龄差距如此之大,这是中国教育史上“1977级学生”特有的现象。

就“1977学生”而言,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已经工作或去农村并返回城市几年的较老的群体。生活的磨砺让他们变得更加成熟,对困难更加包容,他们很难重拾书本,获得改变命运的第二次机会。他们决心用“重拾逝去的青春”的豪情,眼巴巴地吸收知识的雨露,积蓄力量高飞报国。

所以1978年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览室、语言实验室经常人满为患,晚上很难找到自习的座位...

文中参考文献:《高考年轮——恢复高考30年的民间观察》,《中国高考报告》,《一位大学校长的自白》,《教育战线推翻“四人帮”前后》

复读高考40年:高考录取率提高了16倍!

《恢复高考第一人》查全兴:那一年我只说了几句真话

1966年毛泽东废除高考制度的历史真相

从1951年到1999年,历届全国统一高考作文试题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斩妖除魔 哮天犬的来历,哮天犬在天上是什么神下一篇:哪里收购古钱币 收大量古币是否属于违法?具有收藏价值的古钱币盘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