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短史记丨在清代 短史记丨在清代 想做「 ”奴才”不容易

导语:在清朝,做“奴隶”并不容易。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文 | 杨津涛 影视剧中,清代官员向皇帝奏事时,会有不同的自称。 比如,《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纪晓岚、和珅面对乾隆,分别自称「 ”臣”和「 ”奴才”。多数观众看到此类情节,会觉得和珅在谄媚皇帝,自轻自贱;纪晓岚则很在意自己的尊严。 事实上,纪晓岚不是不想当「 ”奴才”,而是他没有资格当。 雍正改「 ”奴才”为「 ”

在清朝,做“奴隶”并不容易。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文 | 杨津涛 影视剧中,清代官员向皇帝奏事时,会有不同的自称。 比如,《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纪晓岚、和珅面对乾隆,分别自称「 ”臣”和「 ”奴才”。多数观众看到此类情节,会觉得和珅在谄媚皇帝,自轻自贱;纪晓岚则很在意自己的尊严。 事实上,纪晓岚不是不想当「 ”奴才”,而是他没有资格当。 雍正改「 ”奴才”为「 ”臣” 汉语中的「 ”奴才”一词,本是两晋时期用于骂人的「 ”胡语”,是「 ”世之鄙人之不肖者”,即被世人鄙视的小人、恶人,是一个绝对的贬义词。 清代学者赵翼在《奴才》一文里举过几个例子,如北魏权臣尔朱荣对人说:「 ”葛荣之徒,本是奴才,乘时作乱。”——造反的葛荣等人,被尔朱荣轻蔑地骂作「 ”奴才”。① 在清代之前,几乎没有人会以「 ”奴才”自称。 清军入关前,有所谓「 ”包衣”,即满洲人的家奴。清代官员自称「 ”奴才”,或许与此有关。 顺治、康熙年间,官员们向皇帝奏事,自称「 ”臣”或「 ”奴才”皆可,尚没有统一规定。 广东巡抚杨宗仁为汉军旗人,他在康熙五十八年的上奏中,谈及「 ”火耗”问题,内有「 ”奴才即遵谕旨,通行禁革……奴才衙门将州县及司道府各节礼尽行革除……”云云,全文自称「 ”奴才”。② 雍正即位后,觉得官员自称混乱,很是不满,在批阅奏折时,屡屡把官员自称的「 ”奴才”改为「 ”臣”。 康熙年间,一直自称「 ”奴才”的杨宗仁,其奏折上「 ”奴才”二字,被雍正亲自划掉,改为「 ”臣”字,并在旁批示:「 ”称臣得体”。 满洲旗人齐苏勒的奏折上,雍正亦有朱批:「 ”向后写臣字得体”。③ 南阳总兵董玉祥奏折上的「 ”奴才”被改为「 ”臣”后,对雍正感激涕零,上表谢恩: 「 ”实圣主优待臣子至意,但臣世代叨蒙豢养洪恩,得侍奴才之列,荣已过分。复蒙圣谕称臣,更深干惕。” 他的意思是说,皇上对待臣子实在太好了,我家世受皇恩,自己能给皇上当一个奴才,就已是无上荣耀。现在皇上允许我自称为「 ”臣”,我只有更加努力,才能报答皇恩。 为了一劳永逸,雍正干脆在他下旨编纂的《钦定八旗通志》中,明确规定: 「 ”凡奏章内称臣、称奴才,俱是臣下之词,不宜两样书写,嗣后着一概书写臣字。特谕。”④ 意即,「 ”臣”和「 ”奴才”都是臣下的意思,不必分作两种写法,以后官员上奏,一律自称为「 ”臣”。 乾隆区分满汉、文武 董玉祥的谢恩奏折显示,在时人眼中,「 ”臣”是比「 ”奴才”更体面的称谓。 不过,官员们并不喜欢使用更体面的「 ”臣”字。他们认为,以「 ”皇帝的奴才”自称,较之以「 ”国家之臣”自居,更能拉近、体现自己和皇帝的亲密关系。 乾隆很明白官僚系统的这种心理。 他一改其父「 ”一刀切”的政策,订立了详细的「 ”官员自称”规则。 首先,乾隆规定,满人官员上奏,公事称「 ”臣”,私事称「 ”奴才”。 他在谕旨中说: 「 ”满洲大臣奏事,称臣、称奴才,字样不一,着嗣后颁行公事奏折,称臣;请安谢恩、寻常奏折,称奴才,以存满洲旧体。”⑤ 乾隆以君臣关系对应国家体制,以主仆关系对应私家情谊。皇帝作为满人,特许同族官员在请安、谢恩时自称「 ”奴才”,乃是刻意昭示「 ”满人一家”。 其次,乾隆要求,武官无论满、汉,在奏折上都要自称「 ”奴才”。 此项规定的起因是,福建提督甘国宝在谢恩时自称「 ”臣”,惹得皇帝大怒。乾隆指出,此「 ”殊不合体式”,因为「 ”向来武职具折例称奴才”,之前已经下旨强调过: 「 ”令内外满汉诸臣,嗣后陈奏公事,均一例称臣,此第就文职而言,并非概及于武臣。”⑥ 乾隆此举有两层用意,一是故意折辱武官,要求他们全部自视为奴才;二是借主仆关系拉拢武官,让他们产生自己比文官更亲近皇帝的错觉。 这两层用意一辱一荣,看似矛盾,实则一体。 自称「 ”奴才”,对官员的个人尊严有损、却有助于拉近他们与皇帝的关系,有助于他们在权力场的生存。武官们掌握着「 ”枪杆子”,乾隆自然更喜欢见到他们以「 ”皇帝的奴才”自居,而非自称「 ”国家之臣”。乾隆要求武官自称奴才,正是以「 ”亲近皇帝”为饵,来引导武官们自我消除「 ”国家之臣”的意识。 最后,乾隆还为满、汉官员联名上奏时的自称做了规定。 在乾隆明确要求文官上奏公事一律称「 ”臣”前,满、汉官员联名奏事,时常会出现分别自称「 ”奴才”和「 ”臣”的情况。 比如,直隶总督西宁、天津镇总兵达翎阿、直隶布政使周元理联名上奏蝗灾事宜,使用的自称是「 ”奴才西宁、奴才达翎阿、臣周元理跪奏”。 乾隆见到奏折后,直指周元理「 ”无礼”。他在朱批中申明,「 ”臣”和「 ”奴才”的词意并无不同,满、汉官员奏报公事,一概是自称为「 ”臣”。 他特别强调: 「 ”并非以奴才之称为卑而近,称臣为尊而远也。” 这句话,是真正的「 ”此地无银三百两”,极为精准地点出了「 ”奴才”和「 ”臣”的区别——前者卑贱,但和皇帝亲近;后者有尊严,而同皇帝疏远。 接下来,乾隆举例说: 「 ”即如满洲大学士在朕前亦自称奴才,而汉人虽丞簿末秩,引见亦皆称臣,岂丞簿汉员因此遂得谓尊于满大学士乎?” 意思是:与皇帝面对面时,贵为大学士的满人可以自称「 ”奴才”;身为末流县丞的汉人也可以自称为「 ”臣”。官员的地位与如何自称无关。 乾隆还声称,他对官员如何自称,其实从不计较,只是在奏折上,还是统一为好。他的要求是,「 ”止当论首衔何人,或满或汉,皆可以一称贯之”,即满、汉官员联名上奏时,所有人的自称都应和领衔者一致。 具体到周元理,乾隆说: 「 ”若谓周元理不屑随西宁同称,有意立异,是视周元理身分太高,谅彼亦不敢萌此念。但此等节目必拘泥若此,又何其不达事理耶?可笑之至。”⑦ 乾隆声称,自己明白,谅他周元理也不敢自恃身份,不肯欲西宁等同称”奴才「 ”。但周元理拘泥与条文,上级已自称「 ”奴才”,自己却还坚持称「 ”臣”,实在是迂腐可笑。 其实,正是因为担心周元理这些汉官不甘心做满人的「 ”奴才”,乾隆才故意做了这番议论,警告他们不要以称「 ”奴才”为耻。 周元理很冤,汉人文官不可自称「 ”奴才”,也是乾隆定下的规矩。如陈垣在《释奴才》一文中所说, 「 ”皇上不欲汉人之称奴才,而以满人迁就汉人也,故满人称奴才,有时可以称臣;汉人称臣,无时可以称奴才。”⑧ 又经过几次同类事件,以上使用「 ”臣”和「 ”奴才”的办法,终成定制。 简单来说就是:汉人文官就任何事上奏时,都要自称「 ”臣”;满人文官上奏公事用「 ”臣”、私事用「 ”奴才”;武官无论满、汉,一律称「 ”奴才”;满、汉官员联名奏事,自称须统一,若是公事,一律称”臣「 ”。 此外,作为满人的核心皇族,如皇帝的儿子、兄弟、长辈等,在任何情况下都只称「 ”臣”;汉人太监也能自称「 ”奴才”。 清末老太监信修明在其回忆录中,说到入宫当了太监,就成为皇帝的奴才。按他的理解,奴才是「 ”皇家眷养”之人,臣是「 ”为国家政治有建树者”,二者的区别很明确: 「 ”只要受皇家眷养者必须自称奴才,如为国家政治有建树者则称臣,如恭忠亲王、醇贤亲王、庆献亲王都是军机大臣,在公可称臣,在私就得称奴才。”⑨ 清末废除「 ”奴才” 乾隆设立的「 ”官员自称”规则,一直实行至清末。 虽说已有定制,但官员为讨好皇帝,仍常常违规使用「 ”奴才”自称。李敖当年写《奴才学发微》,就从档案中发现,不少晚清官员在奏报公事时,不按规矩来,仍然自称「 ”奴才跪奏”。 光绪晚期,为在名义上消除满、汉差异,清廷开始讨论「 ”免去满员称奴才字样,一律称臣”等议题。宣统二年,清廷终于下诏,同意取消「 ”奴才”称谓。 诏书写道: 「 ”君臣为千古定名,我朝满汉文武诸臣,有称臣称奴才之分。因系旧习相沿,以致名称各异。恭读高宗纯皇帝谕旨,奴才即仆,仆即臣,本属一体。嗣后,凡内外满汉诸臣会奏公事,均着一体称臣等因钦此。”⑩ 自此,无论满汉文武,官员一律以「 ”臣”自称。 从有清一代皇帝对「 ”官员自称”的管理来看,其实没有一定之规,全凭皇帝的个人好恶。乾隆时代区分「 ”奴才”与「 ”臣”;宣统时代又革除「 ”奴才”称谓,变来变去,目的都只是为了维护、巩固爱新觉罗的江山。 至于官员,不管皇帝怎么说,大多数都希望抓住一切机会,将自己变成「 ”皇帝的奴才”,让皇帝认可自己「 ”奴才”的身份。 作为汉人文官的纪晓岚,「 ”不幸”生在规则最为严格的乾隆年间,他替皇帝干了一辈子文字审查工作,做了一辈子「 ”禁书能手”,做了太多奴才会做的事,却还是不能自称「 ”奴才”。 ①④⑩ 陈力:《清朝 「 ”奴才” 史论》,《北方文物》2015年第4期。 ②周远廉:《清朝兴亡史 第4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16年,第45页。 ③李敖:《奴才学发微》,《李敖大全集16 中国性命研究》,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年,第268—278页。 ⑤⑥⑦赵增越《清代奏折中的「 ”臣”与「 ”奴才”》,《中国档案》2017年第4期。 ⑧陈垣:《释奴才》,《陈垣史学论着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03—607页。 ⑨信修明:《老太监的回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第72、73页。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慈禧太后风流一级电影 慈禧太后风流一级电影 关于慈禧太后的电影下一篇:新疆喀什地区的香妃墓是假的 新疆喀什地区的香妃墓是假的 实际是在陶然亭的香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