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英国不参加两次世界大战 能否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 英国不参加两次世界大战 能否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

导语:英国不参加两次世界大战能保持世界霸主地位吗?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因为加入两次世界大战而消耗了太多国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整个帝国及海外的殖民地就开始衰退进程。在这个基础上,丘吉尔力主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将老本也赔了进去。那么,如果英国不参加两次世界大战,能否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20世纪初的英帝国版图英国不参加两次世界大战,那么就等于是将世界

英国不参加两次世界大战能保持世界霸主地位吗?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因为加入两次世界大战而消耗了太多国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整个帝国及海外的殖民地就开始衰退进程。在这个基础上,丘吉尔力主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将老本也赔了进去。那么,如果英国不参加两次世界大战,能否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20世纪初的英帝国版图英国不参加两次世界大战,那么就等于是将世界头号强国的位置拱手让出。因为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对手,无一例外不是要打破当时的世界旧秩序和格局。如果英国不加入战争,就不可能维护原有己的世界秩序,等同于不战自溃。 英帝国能成为当时的世界口号强国,不仅仅是因为世界第一的海军和大量的海外殖民地与自治领体系。更是因为当时的世界,在技术、制度和金融等方面的现代化领域,都是要以英国的经验和发展方向为主要参考。欧洲列强都要大量借鉴,欧洲以外的后发国家就更不可避免了。 没有完整的世界秩序体系 就没有这样强大的超级舰队但随着其他几个列强的飞速壮大,尤其是德国这样的危险新贵诞生,已经让旧的格局与世界秩序变得异常拥挤。这就是世界大战必然爆发的深层次原因。除了本土和几个有很大自主权的自治领外,大量的殖民地和保护国,支撑着英帝国的全球秩序维护能力。其中,印度和地中海是维系这个世界体系的大动脉。一般意义上俗称的大英帝国生命线,就是从本土→直布罗陀海峡→马耳他岛→塞浦路斯→苏伊士运河→亚丁湾→印度次大陆→新加坡。 小小的马耳他就足以控制地中海同时,这条生命线不仅维系着就的世界体系,也阻挡着其他列强的进一步壮大。英国利用这个体系,成功的将好望角与东非大部分地方、马来亚、东北非,也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并可以通过香港、上海和威海卫,影响东亚的局势。任何列强,要在亚非拉地区展开势力范围的扩充,就一定会触碰这些地方的边缘和警报线。 非常不巧,一战前的德国就是其中的典型。第二帝国成功的将原本可与英国展开竞争的法国,推到了英国盟友的位置。旧普鲁士王国的一统德意志,首先就在东欧与西欧交界处,生长了一个足以比肩法国和俄罗斯的硕大政治实体。同时又可以威胁到英国在英吉利海峡对岸设置的防御性小国--比利时。 第二帝国的殖民地体系基本属于捡漏德国同奥地利的联盟,则将这个中欧霸权的辐射范围扩大。他们在海外,专门寻找以前殖民者所不想触碰的地方,钻空子的建立自己的殖民地体系。但因为时间太晚,不仅只能在收益最少的地方投入巨大资源,还不得不面临被体系支离破碎的危险。结果自然是胃口严重不能满足,不断想办法获得新的势力范围。 如果英国人在20世纪初就默认了德国的兴起,那么势必给法国和俄罗斯造成巨大的威胁。反过来,这些国家中只要有一个同德国妥协,就会形成威胁英帝国全球体系的能力。而如果他们当中的某一个被重创了,那么德国也将控制更多地盘,进一步威胁英帝国的优势地位。 一战中的英军征兵海报 形象的表现了英国与海外领地关系一战后,英国虽然受到了重创,但要管理的地方反而更多了。大量来自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殖民地需要接管,不少奥斯曼的中东领地需要委任统治。加上中东的石油被逐步发现,让英帝国已经逐渐离不开当地的资源。所以,维护体系的必要性显是不降反升。 一战后的英帝国 实际上需要管比以前更多的地方到1930年代,德国和日本的同时崛起,让英帝国的国际体系变得岌岌可危。尤其是在1936年的三国轴心协议签订后,英国人更是感到了威胁的临近。很多人天真的觉得,将欧洲放弃给希特勒,可以换来英国对海外控制区的权益。但日益壮大的德国,从根本上需要新的资源、经费和生存空间。三国轴心在表面上是针对苏联的一个同盟,实际上却是为了打破英国在勉强维持的世界体系。 日本帝国的扩张理想是对英帝国现有秩序的直接挑战意大利的扩张计划对英国来说是致命的德国可能对海外殖民地没有天然兴趣,但在地中海的意大利和远东的日本则不然。前者希望重建环地中海的新罗马帝国,这等于是要将英国势力从地中海的生命线上驱逐。日本则希望将欧洲人的势力,从东南亚驱逐。那么英国在远东的各据点,也是朝不保夕。两种都是德国的同盟,德国会为了一个妥协者而放弃自己更可靠的盟友吗? 在前线视察部队的丘吉尔不参加两次世界大战 英帝国可能提前退缩到1959年的状态最后,若是丘吉尔一系的主战派没有上位,而像哈利法克斯这样的妥协派当政。那么英帝国是可以避免暂时的战争,但很快就会面临同日本在东南亚开战的威胁。意大利也会要求德国帮助,在地中海索要马耳他、塞浦路斯,在东非索要索马里等地。加上日本无论战争进程,都可以要求德国帮助自己获得上海、香港甚至是新加坡,那么英国还是要同德国发生冲突。 今天的英国及其海外领地所以,英国要维护自己的体面,就一定会义无反顾的加入战争。否则,就可能在1949年,不经历大规模战乱的情况下, 就变成上图1959年时候的样子。这时候的英国,还有脸面说自己是霸主么?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毛文龙的功绩 历史上如何评价毛文龙 毛文龙的功绩 历史上如何评价毛文龙下一篇:一套盔甲12两 一套盔甲12两 明末正面人物徐光启也吃回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