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崇祯死后两个月 崇祯死后两个月 此藩王迫不及待登基称帝 却被百姓称为蛤蟆天子

导语:崇祯死后两个月,藩王迫不及待的加冕为帝,却被百姓称为蛤蟆子。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公元1644年,延续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终于走到了历史尽头,崇祯皇帝在宫中大开杀戒后,绝望的跑到万岁山,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17年的执政生涯,也结束了大明王朝近三百年的国运,伴随着大明王朝的覆灭,一个新的政权在北京城墙上竖起了「 ”顺”字大旗。 李自成在北京军民的欢呼雀跃中,以一个胜利者的

崇祯死后两个月,藩王迫不及待的加冕为帝,却被百姓称为蛤蟆子。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

公元1644年,延续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终于走到了历史尽头,崇祯皇帝在宫中大开杀戒后,绝望的跑到万岁山,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17年的执政生涯,也结束了大明王朝近三百年的国运,伴随着大明王朝的覆灭,一个新的政权在北京城墙上竖起了「 ”顺”字大旗。 李自成在北京军民的欢呼雀跃中,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骑马昂首进入了北京城,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就像李自成为自己新政权取的国号一样,如果不出意外,中国历史上将会有一个名叫大顺的王朝,延续百年而终。然而这个意外还是发生了,由于李自成忽视了山海关吴三桂的力量,又因手下大将刘宗敏侮辱吴三桂爱妾陈圆圆,吴三桂一气之下与关外的清军联合攻打李自成,李自成率二十万军队亲征,大败而归,仓皇逃回北京,在武英殿急匆匆登基后,一把火烧了紫禁城,又逃出北京。 北方打成了一锅粥,南方也并不安宁,自崇祯皇帝自缢煤山的消息传到南方后,南方的各路藩王便开始蠢蠢欲动,纷纷称帝、称监国,这段历史时期被历史学家称为「 ”南明”。南明小朝廷风雨飘摇,政权更迭,在清朝官方史书中,只称南明诸王,而不承认其正统地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南明政权的存在对清初政局的发展和历史的变革有着很大的影响。 南明政权中第一位称帝的是福王朱由崧,朱由崧是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明光宗朱常洛之侄,福忠王朱常洵庶长子,生母姚氏。福王在万历年间非常受宠,是南明诸王中非常富庶、地位非常高的一位藩王,崇祯皇帝三月自缢殉国后,明朝遗臣在五月便拥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对于福王府的官员们来说,崇祯的死并非是一件坏事,起码让福王有机会坐上了皇位,况且南京六部班子是现成的,这给弘光政权提供了基础班底,朱由崧似乎也过于乐观的估计了当时的形势,认为即使无法光复京城,也可与清军划江而治,可以仿照南宋的模式,延续百年王朝。 然而,清军根本没有给福王政府喘息的机会,在仅仅即位八个月后,清军便攻破南京,朱由崧逃到芜湖被抓,第二年被清军处死,死时只有四十岁。 对于朱由崧来说,真的是为做皇帝而登上皇位,只是为了享受帝王生活的快感和权力带来的刺激,根本没有恢复疆土的信心和雄心,朱由崧登基后干的第一件事并非修筑工事,操练兵马,抵御清军,而是忙着给自家亲戚和功臣们论功行赏,还将二百多年前的将军、功臣,例如宋国公冯胜、济国公丁德兴、德庆侯廖永忠、长兴侯耿炳文等开国功臣追上谥号,至今很多人也没想明白此举到底意义何在。 弘光政权刚刚建立,就将明末的党争延续到了小朝廷当中,东林党人和其他各党勾心斗角,为权力整日争斗不休,在一年之间竟然连出政权大案,例如:「 ”妖僧”大悲案、太子案、「 ”童妃案”,使得政局动荡,朝政混乱、人心浮动,明朝亡于党争,而党争的出现也意味着弘光小朝廷必定只是历史上的昙花一现,根本无法挽回大明败局。 另外在军事方面,自以为是的弘光小朝廷认为清军在与李自成的角逐中占据优势,因此为讨好清朝,竟然派人赴北与清方谈判,提出「 ”联虏平寇”,借助清军的力量,与清军南北夹击,企图消灭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结果使臣在清军营中备受侮辱,而福王政府的「 ”联虏平寇”政策也让清军看到了这个小朝廷的虚弱和胆怯,在收拾完李自成后,清军便将矛头直指在南京苟延残喘的弘光政权,仅仅一年的时间,小朝廷便灭亡了。 在财政方面,弘光小朝廷内部也是相当的混乱,弘光朝廷虽然是明朝的延续,但是统治区域广大,南方地区属于富庶地区,况且当时清军还未染指,大部分地区也未曾遭到农民军的侵袭,所以弘光政权的建立有着很好的基础和条件,另外,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沦陷,以南方财政养弘光小朝廷按理说是绰绰有余的。 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弘光小朝廷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所有的开销竟然比明朝末年有增无减,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依然存在,弘光朝廷的财政后期竟然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而这其中的大部分财政收入并未用到军队建设、战备防御等方面,而是耗费在了皇帝、官僚的吃喝享乐方面,朱由崧一登大位立即想在生活上同承平时期的皇帝看齐。他下令为自己和太后修建宫殿,为筹备大婚四处购买珠宝。可见南明弘光政权内部的腐败已经无可救药。 在军事方面,虽然有史可法这样的忠臣满腔热血,一心报国,但是毕竟是文人出身,空有热血,军事才能丰富的优秀将领凤毛麟角,导致弘光政权虽然拥兵百万,但是在对清军作战过程中却一败再败,公元1645年正月,清军在打败大顺军后,又紧接着率军南下,想一举消灭弘光政权,由于叛将投敌,致使弘光政权处于被动,而在关键时刻,内部又出现内讧。 左良玉、黄得功等部互相攻击,史可法调停未果,只能亲自上阵督战,在扬州死守多日,无一人前来救援,五月二十五日,清军急攻破城,史可法被俘,不屈就义。刘肇基率残部和百姓继续巷战,直至矢尽人亡。之后南明军队一败再败,后来朱由崧被叛将挟持,交给了清军,弘光政权就这样覆灭了。 弘光政权如能吸取教训,积极备战,必定不至于如此快速覆灭,另外,朱由崧的昏庸无能也让这个王朝毫无希望,当清军在加紧进攻弘光政权时,他却在群臣面前感叹「 ”后宫寥落,旦新春南都无新声”,下令广选美女。由于纵欲无度,还命人替他捉蛤蟆配制春药,南京的百姓叫他「 ”蛤蟆天子”。有这样一位无道昏君,王朝灭亡也自然在情理之中了。 参考文献:《南明史》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建设部办公大楼历史 建设部办公大楼历史下一篇:圣诞节的历史英文简介 圣诞节的历史英文简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