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十次打击之说源自斯大林 十次打击之说源自斯大林 红军重拳连击解放全部国土

导语:本文介绍了斯大林提出的“十次打击”理论,即苏军在苏德战线的十个方向先后实施的一系列战略性进攻战役,如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进攻战役、白俄罗斯进攻战役等,详细描述了苏军的进攻策略和战术特点。

“十击”理论源于斯大林,以下文字材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所谓「 ”十次打击”,也称为「 ”十次突击”,是以往对1944年苏德战场上苏军战略总攻的一种概括性说法,具体指苏军在苏德战线的十个方向先后实施的一系列战略性进攻战役: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进攻战役;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进攻战役;敖德萨-克里米亚战役;维堡-彼得罗托沃兹克战役;白俄罗斯进攻战役;利沃夫-桑多梅日进攻战役;雅西-基什尼奥夫进攻战役;波罗的海沿岸进攻战役;以布达佩斯战役为中心的若干战役;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战役。 ■ 1943年8月到1944年12月苏德战场的战线变化,苏军通过一系列战略反攻解放了大部分沦陷国土。 经过上述战役,苏军解放了几乎全部沦陷国土,将战线推进到国境之外,苏德战线由4450公里缩短到2250公里,沉重打击了东线德军部队及其仆从国军队。根据统计,在1944年大反攻中,德军损失160万人,坦克和自行火炮6700辆、火炮和迫击炮2.8万门,飞机1.2万架;同时,德国的仆从国如芬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纷纷退出战争,轴心国集团彻底瓦解,东欧各被占领国家得到解放。 ■ 表现苏德战场上两军激烈厮杀的全景油画。 苏军在1944年实施的一系列战略反攻因为作战地域和作战对象的不同而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但就总体而言上述战役都是苏军掌握进攻主动权,以宏大的攻势摧毁德军的防御,作战规模大、进攻正面宽,推进纵深大,而最令人深刻的特点是集中超过当面德军部队的兵力兵器,以优势的兵力火力从多处突破德军坚固设防阵地,之后以坦克集团军为核心的快速兵团由突破口向德军兵力空虚的纵深后方推进,在挫败德军机动反击的同时,完成对德军重兵集团的合围、解放重要城市和交通枢纽,导致德军战线的全面崩溃。换而言之,1944年战略进攻是苏军「 ”大纵深作战理论”的完美体现,其中最为典型的是1944年6月到8月的白俄罗斯战役。 白俄罗斯战役中苏军的进攻形势图,密密麻麻的进攻箭头展示出苏军攻势的猛烈宏大。 在白罗斯战役中,苏军集中4个方面军,140万人,5200辆坦克,3.1万门火炮、5000架飞机,向盘踞白俄罗斯的德军发起进攻,以中央集团军群为核心的德军拥有120万人,9500门火炮、900辆坦克、1350架飞机,在兵力兵器对比上处于劣势,同时严重缺乏机动预备队,加之希特勒严令死守,寸土不让,更增加了德军防御难度。 ■ 表现苏军向德军发起猛烈攻击的画作。 在战役第一阶段,苏军在六个地段同时突破了德军防御,在10天内推进225~280公里,合围并歼灭了大批德军,解放了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在战役第二阶段,苏军继续向西推进,围歼残敌,击溃德军援兵,解放了白俄罗斯全部国土,并将战线推进到波兰境内。在白俄罗斯战役中,苏军最远推进距离达400公里,进攻正面扩展至1000公里,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彻底崩溃,至少17个师被全歼,50个师损失过半。通过白俄罗斯战役的胜利,苏军达成了解放白俄罗斯的战略目标,粉碎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为此后向波兰、东普鲁士发起攻势创造了有利条件,也积极配合了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的登陆作战。 ■ 在白俄罗斯战役中被俘的大批德军官兵被拉到莫斯科游街示众。 值得注意的是,「 ”十次打击”的提法是斯大林在1944年11月纪念十月革命27周年的讲话中首次提出的,此后被苏联史学界所沿用,但在斯大林去世后,这一提法被认为带有「 ”个人崇拜”色彩,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苏联相关着作就不再使用这一说法,同时对某些战略进攻战役的概括表述也有所变化。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27219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性格软弱的安庆绪 性格软弱的安庆绪 为什么突然有勇气 杀死了老爸安禄山下一篇: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 二十四节气指什么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 二十四节气指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