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春秋时期的超级大国 春秋时期的超级大国 晋国为何会败亡

导语:本文介绍了春秋时期超级大国晋国为何会沦陷的原因,包括公族的衰落和卿大夫崛起等。最终,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使其彻底灭亡。

春秋时期的超级大国,晋国为什么会沦陷?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

春秋,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 ”春秋时期”。春秋时代诸侯常年相互战伐,先后出现了五位霸主,号称春秋五霸。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主要由齐国、楚国、晋国、秦国几个强国坐庄。 春秋形势图 齐国最早称霸,齐桓公乃毫无争议的春秋第一霸。此后的齐国虽然维持了大国的地位,但再也未能称霸。秦国由于地处西方,东进道路为强晋所阻,秦穆公的霸主昙花一现。真正主导春秋舞台的则是晋国和楚国,而绝大多数时间占据上风的都是晋国。即使在楚庄王时,晋楚之间的4次直接较量中,两国也是各胜2场。可见晋国是春秋时代的第一强国,然而这样的超级大国,最终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亡国了,为何? 一、公族的衰落 1、曲沃代翼 前745年,晋昭侯继位,因叔父助其父亲夺回王位时出力甚多,晋昭侯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史称曲沃桓叔。曲沃的面积比晋国的都城翼还大,对此晋国大夫师服当时就指出:"建立国家应该本大而末小,即君主的力量、地盘应大于臣下,才能够巩固统治地位。" 但晋昭侯分封桓叔的曲沃比晋国都城翼还大,此举本末倒置,养虎遗患,势必会造成国家动荡。 曲沃代晋 后来的事情果如师服所料,分封之时,曲沃桓叔已经58岁了,有经验、有威望、有民心。在其经营下,曲沃的实力不断增长,桓叔的野心也随之水涨船高。曲沃势力不断地向在翼的晋君大宗发起挑战,培植晋国内部反对晋君的势力,蚕食晋侯的领导权,企图夺取晋国政权,取而代之。 经过67年的内斗,曲沃桓叔、曲沃庄伯、曲沃武公三代人,打败了晋昭侯、晋孝侯、晋鄂侯晋哀侯、晋小子侯、晋侯缗六代大宗晋候,终于夺取了王位,曲沃武公由此成为晋武公。 晋武公死后,儿子晋献公即位后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作为小宗夺取了国君,但大宗的那一支还有很多的儿子,即公族。作为宗室贵族,大量公族的存在是对王权的巨大威胁,故晋献公下令屠杀公族,公族几乎消失了。 2、骊姬之乱 晋献公晚年宠信骊姬,骊姬就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于是劝说献公让申生、重耳、夷吾等离开国都,只留下自己的儿子。骊姬进一步陷害太子申生,申生自尽,晋献公的其他儿子见状纷纷逃亡。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到晋成公时以「 ”宦卿之适子而为之田,以为公族”,赵盾又将各家异姓大夫代为公族,即外姓成了新公族,姬姓的力量更加削弱。 二、卿大夫崛起在外流亡达19年之久的晋文公重耳即位后,国内已经无近枝宗室。与此同时,一直追随文公的大臣们到了收获的季节,他们被赐予高官厚禄和大量封地,由此公卿的势力崛起。晋文公、晋襄公时,狐、赵、先、郤、胥等氏颇有权势,以后又有韩、魏、栾、范、智氏等强大宗族。春秋中期以后,十余家卿大夫控制了晋国政局。经过激烈兼并,到春秋晚期只剩下赵、魏、韩、范、智、中行氏六家,称为「 ”六卿”。 晋文公重耳剧照 春秋末期,范氏、中行氏两家被灭,晋国只剩下智、赵、韩、魏四家卿大夫,其中以智氏最强。晋阳之战,韩、魏两家倒戈,韩、赵、魏联军大破智伯军,擒杀智伯瑶。三家尽灭智氏宗族,瓜分其地,晋国公室名存实亡,也为日后「 ”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侯的剩余土地,晋国彻底灭亡!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27756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烟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烟的起源及发展历程下一篇:善待苦难 善待苦难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