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毛泽东带领的中央纵队靠什么突破胡宗南20万人围堵 毛泽东带领的中央纵队靠什么突破胡宗南20万人围堵

导语:罗青长是一位在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他曾经打入胡宗南部,并以情报搜集、整理和传递为关键时刻的中共党中央保驾护航。罗青长的隐蔽战线工作始于西安,他在“地下”潜伏了3年。

为什么毛泽东带领中央纵队突破胡宗南20万人的围堵?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

核心提示:当时胡宗南的部队有20万人,而毛泽东带领的中央纵队只有800人,面临着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围堵和追击,最终化险为夷,其中情报部门的贡献功不可没。毛泽东和周恩来曾说过,“我们在陕北,胡宗南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罗青长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佚名,原题:隐蔽战线传奇人物罗青长:曾打入胡宗南部 他16岁参加红军、20岁参加秘密情报工作,徐向前元帅曾经评价他,“是我党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他就是罗青长。从上世纪70年代起,他主管中央调查部工作,随后担任部长,成为共和国情报部门的首脑。 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调查部党委书记、部长罗青长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4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罗青长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红小鬼”三过雪山草地 罗青长1918年出生于四川省苍溪县,1931年至1934年在家乡苍溪县中学学习时,便从事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 1934年8月,红四方面军八十九师来到四川苍溪,16岁的罗青长等23名小伙伴一起加入红军的行列。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在苍溪打响了强渡嘉陵江作战的第一枪,罗青长告别故里,跟随队伍开始长征。 60年后,在1996年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时,78岁高龄的罗青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回忆当年长征的经历。 长途跋涉使年轻的罗青长疲惫不堪,有时走着走着就睡着了。一次在草地暂时休息后,他迷迷糊糊地跟着部队出发了,走到半路才发觉枪丢了,吓出了一身冷汗。正要回身去找,忽然看见干部大队指导员傅崇碧帮他扛着枪,他严肃而又和蔼地对罗青长说:“你这个当兵的,怎么敢把家伙丢了?” “当时,我又羞愧又感激,这件事让我终生难忘。”罗青长在回忆文章中写道。由于张国焘的错误路线,红四方面军三次过雪山草地,每一次都有一些红军战士长眠在那里。有一个小战士,生性活泼,平时总爱张着嘴乐,大家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叉口”。过草地时,由于饥寒交迫,他倒下了。临牺牲前,他拉着罗青长的手说:“罗青长,我不行了,你们去把红旗插遍全中国吧!” 几十年来,这句话始终萦绕在罗青长的耳边,一直在激励着他,鞭策着他。 隐蔽战线上的元老级人物 罗青长的“地下”工作始于西安。1938年底,罗青长被派往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次年,罗青长打入胡宗南部,在被国民党称为“大特务头子”的吴德峰领导下,从事西安地下情报系统的情报搜集、整理和传递,为关键时刻我党掌握胡宗南部队动向,保卫党中央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罗青长在“随时都要经受生死考验”的“地下”潜伏了3年。罗青长曾对儿子罗援提到,有次由于形势所迫,罗青长需将一个装有中共西安地下情报组织绝密文件的保险箱送到城内的八路军办事处,没想到风云骤变,西安“三步一哨,五步一岗,盘查甚严”。在进退维谷的情况下,他决定冒死闯关,带着保险箱乘坐黄包车最终安全抵达。胡宗南部中尉军官这套军装则成了他的“护身符”,沿途的哨卡并没有过多地阻拦和盘查,他一步步接近了目的地。在经过八路军办事处门口的时候,罗青长一个箭步跳下来,拎着保密箱就跑了进去,终于化险为夷。后来,这个保密箱作为历史见证,由罗青长捐赠给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展览馆。 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28575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世界上最小的狗是“吉娃娃” 世界上最小的狗是“吉娃娃”下一篇:间谍是怎样藏匿情报的 原来《国产凌凌漆》诚不欺我 间谍是怎样藏匿情报的 原来《国产凌凌漆》诚不欺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