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捻军起义 捻军起义简介 捻军起义是在什么样的背景的发生的

导语:19世纪中叶,淮北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捻军起义,捻军是由分散零散的斗争逐渐走向团结,成为北方反清武装的主力。其年军组织系统采用五旗军制的形式,初步统一了捻军。起义口号为“救救我于李,消灭强奸,镇压暴力,减少民愤”。

19世纪中叶,淮北广大土地上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革命——捻军起义。捻来自于捻绳的意思,就是将几股合并成一股,联合起来才有力量。

起义背景

早在清朝嘉庆年间,中国北方就有娘子活动。1852年,安徽淮北地区的杨过、蒙城、博县遭受严重旱灾,进入龙卷风的农民逐渐增多。19世纪初,皖北和河南、山东、江苏等省部分地区的农民秘密组织“扭党”,反抗封建压迫,寻求生存出路。

1851年至1868年,在黄河、淮河流域爆发,农民起义军的反清战争由扭党转化而来。在皖、豫、鲁、苏、鄂四省交界地区,形成了十几支相对独立的队伍,由分散零星的斗争逐渐走向团结。

年军组织系统

1855年7、8月,建都于银沟时代,陪都设在鹿河集。张乐星拿着黄旗,担任黄旗负责人;苏天富、龚德淑、韩创建、侯世伟分别是黑白蓝红旗的负责人。将军旗下有一面“大旗”,是捻军的基本单位。大旗有大旗头,叫“行主”,大旗下有“小旗”,是最基本的组织。这种五旗军制的组织形式,初步统一了处于分散状态的捻军。从此,这支部队成为北方反清武装的主力。

张乐行在安徽亳州志和集召集各路捻军领导人入团,选举张乐为该行为的领导者,称他为“达汗·王铭”,宣布信条,制定行军条例,并设立黄、白、红、黑、蓝五色旗帜,各有一个将军旗头。

张乐星领黄旗,也是黄旗之首

苏天福领着黑旗,黑旗的首领

龚德淑领着白旗,白旗的头

韩启枫领着蓝旗,蓝旗当头

侯世伟领着红旗

起义口号:救救我于李,消灭强奸,镇压暴力,减少民愤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30335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安史之乱后的唐朝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实力如何 是什么导致这次安史之乱的下一篇:石家庄黑社会老大 征服刘华强原型是谁,石家庄的黑老大张宝林

文章评论